宮中直宿作
寶殿燭輝煌,
承恩宿未央。
御爐香不燼,
宮漏滴初長。
階砌移花影,
罘罳透月光。
太平無一事,
常愿奉君王。
寶殿燭輝煌,
承恩宿未央。
御爐香不燼,
宮漏滴初長。
階砌移花影,
罘罳透月光。
太平無一事,
常愿奉君王。
華美的宮殿里蠟燭明亮輝煌,蒙受皇恩在未央宮值宿。御爐中的香火尚未燃盡,宮中漏壺的滴水聲開始綿長。臺階上花影緩緩移動,罘罳間透進皎皎月光。太平盛世沒有煩憂之事,我常愿永遠侍奉君王。
未央:未央宮,漢代宮殿名,此處代指皇宮。
罘罳(fú sī):古代宮門外或屋檐下防鳥雀的網,也指屏風類建筑。
宮漏:古代宮中計時的漏壺,以滴水計時刻。
燼:物體燃燒后的剩余物,此處指熄滅。
階砌:臺階。
此詩應為詩人于太平時期在宮中值宿時所作。當時社會安定,詩人受君王恩寵,得以在宮中留宿,故借直宿所見之景,抒發對君王的忠愛與對盛世的贊頌。
全詩圍繞‘宮中直宿’展開,通過細膩的環境描寫與簡潔的情感表露,展現了太平盛世下臣子對君王的赤誠之心,語言質樸而意境幽遠,是宮廷應制詩中含蓄傳情的佳作。
太白山頭月欲低,
鵲棲不穩繞枝飛。
坐來客子渾忘倦,
卻聽松聲聯翠微。
一酌曹溪水,
泠然清客心。
野云飛不定,
江月影長陰。
六葉藏珠缽,
千秋見寶林。
悠然趺坐處,
幽鳥隔花吟。
少慕顏曾管樂非,
胸中海岳夢中飛。
近來不信長安隘,
城曲深藏此布衣。
榕生海甸長官宅,冬葉青青擬松柏。
高干上踰層樓顛,橫枝蓋地一千尺。
連蜷偃蹇筋骨露,磥砢盤郁脂膏積。
赴土藤根蛇尾青,垂空條線龍髯赤。
黃鳥嚶嚶不露身,白駒仡仡無停隙。
種植當年好事人,故遣根柯盤怪石。
磝磝蓊蓊皆有情,相軋相樛共支脈。
崖顛葉底費吟哦,散發披襟閱朝夕。
雨中滅竅蒙云煙,風里搔樖斗戈戟。
不同癡大空滑柔,盡化粗頑得潤澤。
太華青城紛滿眼,木石幽居念疇昔。
此日投荒大海陽,一生剩有煙霞癖。
息陰枕塊發高歌,有酒如澠當醉客。
林園無俗物,滿目是瑯玕。非霧晝常晦,不風夏亦寒。
流塵終日背,歸鳥一枝安。但看青青節,肯隨黃葉殘。
玉城峨峨,白云匝銀河。將子浩歌桂之殿,秋風夜多。
我乘皓鸞,逍遙萬里。下視九州,清虛無際。
露泠泠,仙桂。長橋玉偃桂之殿,清飄飄秋云夜捲。
如此粲者何,其室則邇,其人甚遠。桂枝長,飄飖夜有光、裊裊花前雙鳳皇,色如冰雪聲如簧。
贈子芳華,攬子衣裳。飛飛雙鬟,于桂之間,銀光清泠飄玉山。
桂之殿,其聲珊珊。欲來不來,雙鸞笑復回。東望玉樓,西望瑤臺。
桂之殿,靈花夜開。玉殿無纖塵,洵清且芬。誰是飛瓊,誰是云林,笑語迢迢人不聞。
翠光瑩瑩射金闕,珠幕銀簾凍欲裂,欲往從之歷霜雪。
桂之殿,洵清且漠。玉蟾蜍何在,清泠泠飄飖天際。
將子袪兮云之隈,千秋萬歲兮吾復來。
驢背空懸舊錦囊,到來已是一年強。
花窺簾幕馀春色,鴉點云林易夕陽。
縱有明珠誇亥既,恐無神劍擬干將。
歸歟好買成都酒,喚取當壚典鹔鹴。
攜鐺小住板橋東,詩酒流連笑語通。憶否夜深憑檻坐,一輪明月兩家同。
應門有子樂三余,百尺高梧學士廬。獨坐石邊無底事,興來時課數行書。
久作遼天獨鶴飛,
鏡鸞馀念尚依依。
荒山野水蘇溪路,
愁絕鰥翁挈影歸。
三頭九頭志古皇,
可容穩夢北窗涼。
一百六日寒禁火,
七十二絲悲動商。
李微嗚咽羞作虎,
左慈長跽樂為羊。
也知秋葉如鵑血,
愛此楓林一夜霜。
現在貧居士,前生老比丘。
那能追向詡,只可似黔婁。
白發何時變,青山往日游。
著書還未就,真乃負窮愁。
十年顏汗負山靈,
破曉今來款眾青。
暑樹著云如火齊,
亂峰銜翠入蒼冥。
真成適野憂方大,
一嘆奔車去不停。
端合潔身謀獨往,
夜窗留夢伴巾瓶。
猛龍當年入海初,
婆娑曾否有倉祛?
祇今曠劫重生后,
尚識人間七體書。
客子畏逢秋,
蕭條動遠愁。
生涯余短褐,
心事老孤舟。
對鏡羞窺鬢,
臨風怯倚樓。
無人共歌哭,
腸斷此淹留。
窣堵巃嵷倚碧霄,四山靈氣護仙寮。
云邊袈影開金剎,天外紅光度石橋。
客到鳴鐘群籟應,僧來說偈五花飄。
瓣香一縷心如見,笑對菩提思泬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