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呂二山人中父見訪
客自越中來,滄江訪逸叟。
念別倏經年,新詩得幾首。
嗟君衣上塵,笑我門前柳。
世事多翻覆,各掩談天口。
留君且莫行,床頭有黍酒。
客自越中來,滄江訪逸叟。
念別倏經年,新詩得幾首。
嗟君衣上塵,笑我門前柳。
世事多翻覆,各掩談天口。
留君且莫行,床頭有黍酒。
友人從越中而來,渡過滄江探訪我這個隱逸的老人。想起分別轉眼已過一年,這期間你寫了幾首新詩?感嘆你衣上的征塵,笑看我門前的柳樹。世事多有反復變化,我們都收斂了高談闊論的興致。留下你暫且不要走,我床頭還存著黍米釀的酒。
越中:指今浙江紹興一帶,春秋時為越國故地。
逸叟:隱逸的老人,詩人自指。
倏(shū):忽然,迅速。
黍酒:用黍米(黃米)釀制的酒,古代常見的農家酒。
此詩約作于詩人隱居期間。呂二山人中父(呂中父)從越中遠道來訪,詩人因久別重逢而欣喜,結合自身隱逸生活與對世事的感悟,寫下此詩記錄相聚之樂。
詩中通過友人來訪的日常場景,既展現了隱逸生活的閑適,又暗含對世事變遷的淡泊,語言平淡卻情真意切,是唐代隱逸詩中描寫友人相聚的佳作。
絕頂煙開霽色新,
萬家臺觀密如鱗。
城中楚楚銀袍子,
來讀曾碑有幾人。
露彩發遙林,月華散虛席。花牖一何清,秋衣不知濕。
驚鵲起南枝,寒蛩響東壁。寂寞曠幽懷,超超楚天碧。
青天西北傾,豈天為不平。白日難夜照,豈日為不明。
天日尚如此,圣賢非命輕。夷齊終身臥,孔孟諸國行。
所以沮溺輩,一生事耦耕。
偃蹇復何為,把經倚庭樹。
忽驚山鳥喧,登樓看秋雨。
歸去連昌憶舊游,
長安回望使人愁。
只誇楊氏錦繡谷,
曾上李家花萼樓。
夕照樓臺廿四橋,春痕不共曲塵銷。
柔情似水三分捲,客夢如云一縷搖。
無力任牽風裊裊,有心空阻路迢迢。
陌頭楊柳原同調,甘向人前學折腰。
載酒招提花徑迂,十年舊事感浮屠。
僧歸竹院鐘聲寂,人語禪關客味孤。
燕市春寒啼過雁,江天水闊憶飛鳧。
遙尋游屐重回首,梵語松風逸興殊。
春與園林共晚,
人將蜂蝶俱來。
樽前鳥歌花舞,
歸路星翻漢回。
金井寒生一水池,
讀書窗紙照螢飛。
悲歡窮泰尋常共,
擲破還須匣取歸。
日月燈光未足奇,
若逢肉眼轉迷癡。
恒沙眷屬光無二,
萬億龍天守護持。
三千紅袖總無媒,
蕊亂云盤綠水隈。
金屋有恩誰保得,
故應怕向未央開。
煙草茫茫楚澤秋,
牧童吹笛喚歸牛。
九衢不是風塵少,
一點能來此地不。
數椽茅屋薜蘿深,
臥聽樵歌自遠林。
罷卻琴書間卻釣,
不知何處有機心。
午窗春日影悠悠,
一覺清眠萬事休。
堪笑邯鄲槐里夢,
癡兒到老不回頭。
魯國君臣燕雀娛,
共言嘗膽事全無。
越王自愛看歌舞,
不信西施肯獻吳。
森木蟬初噪,淡煙梅半黃。睡起傍檐隙,墻梢掛斜陽。
魚躍浮萍破處,碎影顛倒垂楊。晚庭誰與追涼。清風散荷香。
望極霞散綺,坐待月侵廊。調冰薦飲,全勝河朔飛觴。
漸參橫斗轉,懷人未寢,別來偏覺今夜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