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光明
日月燈光未足奇,
若逢肉眼轉迷癡。
恒沙眷屬光無二,
萬億龍天守護持。
日月燈光未足奇,
若逢肉眼轉迷癡。
恒沙眷屬光無二,
萬億龍天守護持。
太陽、月亮和燈光的光亮并不值得稱奇,如果遇到凡夫俗眼反而會讓人更加迷惑癡妄。如恒河沙數般眾多的眷屬所散發的光明并無二致,還有萬億的龍天護法守護扶持著。
恒沙:佛教用語,指像恒河中的沙子一樣多,形容數量極多。
眷屬:這里指與修行者相關的人或護法等。
龍天:指天龍八部中的龍眾和天眾,是佛教的護法神。
由于缺乏更多背景信息,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佛教修行氛圍濃厚的環境中。詩人或許在修行過程中有所感悟,認識到世俗的光明不足為奇,而佛道修行中的光明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于是寫下此詩來表達這種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宣揚佛道修行中的光明和護持力量。其特點是通過對比和夸張手法突出佛道光明的殊勝,語言簡潔易懂。在佛教文學中,這類詩有助于傳播佛理,引導人們對佛道修行的思考。
投紱歸來臥赤城,家山無處不經行。寒巖解榻夢應好,絕壁題詩語太清。陳跡一朝成寂寞,靈臺千古自虛明。傳來舊業荒蕪盡,慚愧秋原宿草生。
馀年知有幾,時過如激箭。況乃世味惡,酸辛幾嘗遍。朝來忽覽鏡,坐嘆華發變。故人尚青眼,危論排月旦。慰我出新詩,驪珠有馀燦。國步何多艱,戎虜尚傳箭。萬里眇寰海,澒洞風塵遍。其間蟣虱臣,亦作豺狼變。中興賴明主,掃除在一旦。憑君深夜望,已失妖星燦。扁舟連夜發,歸興急如箭。喪亂男女悲,一息萬慮遍。人生豈匏系,事業有豹變。圣主纂洪業,廟堂用伊旦。拔茅到公等,王道何其燦。
哀哀我民,愚圣狎主。余之弗庇,忍以貽虜。率西水滸,至于岐下。伐材中林,陶瓦堲土。民未休舍,余敢寧處。顧視周原,厥田膴膴。是穮是蓘,以待來者。
玉梅幾歲隔樊墻,剖破籓籬兩雁行。青眼相看到頭白,洞中無客自吹香。
刀筆驚行部,干旄廢掩關。公才解雷雨,吾象遁天山。暗壑歌留響,叢花酒破顏。忽聞棲鳥磔,初見火城還。
漫將煙柳繪心圖,醒醉公門臥帝都。偶感時聞言立命,閑聽海客唾生珠。荒唐已自風牛馬,殺伐由他魏蜀吳。最是玲瓏天上月,樓高不掩一輪孤。
婉婉游龍,載游載東。靡靡行云,并躍齊蹤。無類不感,有來斯雍。之子云邁,嗟我莫從。歲云暮止,述職戒行。崇蘭罷秀,孤松獨貞。悲風宵遠,乘雁晨征。撫物遐想,念別書情。方軌叔茂,追清彥輔。柔亦不茹,剛亦不吐。
沙際春歸,綠窗猶唱留春住。問春何處。花落鶯無語。渺渺吟懷,漠漠煙中樹。西樓暮。一簾疏雨。夢里尋春去。
暮發金陵浦,前瞻采石磯。渺渺江潮上,娟娟江月輝。昔離忻乍合,明發念將違。嘉卉豈乏觀,三春艷芳菲。不如柏與松,凌云起百圍。君子堅貞操,敬哉慎其微。
諸父高風我所師,名齊驃騎幾人知。忠良子姓難無忝,少小英雄易有時。水愛苧蘿能雪恥,山憐芝石解銜悲。蘭亭往日同修禊,觴詠而今更有誰。
大宛神駒世所稀,獨有此馬稱權奇。方瞳棱棱開紫電,修尾颯颯搖青絲。聞道驊騮乃其亞,未覺千金滿高價。長鳴已自空冀北,駿足寧終淹櫪下。每見常隨繡衣使,白玉玲瓏壓雙轡。有時朝退鳳樓西,道上行人遠驚避。逸態雄姿不可攀,朝并暮越須臾間。會見巡歷周九域,還隨騏驥入天閑。
留滯江東客,何來宿北城。高齋堪伏枕,濁酒且逃名。竹徑分秋色,松濤雜梵聲。風流非二仲,誰過蔣元卿。
忽忽去故園,遙遙適楚甸。夕汛盡沿洄,朝浮驚陵亂。豈不憚脩阻,言子在山縣。弭棹向吳越,登臺望廬巘。蒼茫空翠掩,浩渺云濤限。無由辰芳訊,何況覿顏面。與子為兄弟,蘭心金可斷。一從羽翼乖,屢經流序換。子多鄉土夢,我懷歧路嘆。素衣定自化,玄發寧無變。昨暝異前夕,明曙非今旦。感彼歸來歌,遙憐鳥飛倦。
泉亭花鳥預相催,老眼看船更幾回。斗水冷清涵日月,白龍變化有風雷。游人到處添詩話,勝事逢誰笑口開。我本愛山山愛我,不辭重掃白云堆。
楊園之鶻,集于叢棘。嗟爾百鳥,胡不深自匿。君子有行,回車自北。豈不爾援,畏彼讒慝。楊園之鸮,集于棘叢。嗟爾百鳥,胡不深自容。君子有行,言歸于東。豈不爾留,讒言詾詾。出宿于郊,飲餞于衢。前有樽酒,傍有驪駒。送車二輛,徐徐于于。載歌載疊,靡笙靡竽。班荊道側,過者踟躕。送子于河,別子維棘。畏彼讒慝,為鬼為蜮。載色載笑,爾親爾昵。讒言或或,聽言墨墨。贈言戛戛,送車軋軋。念我攜手,于焉永隔。子歸東吳,庶幾善息。東吳何有,有園有廬,有圖有書。野有桑麻,澤有沮洳。水事檣楫,陸事巾車。君子至止,胡以不樂胥。東吳何有,有陵有阿,有陂有沱。修竹長林,白芷青莎。紫筍包橘,菱芡芰荷。漿酒鲙炙,其樂孔多。君子至止,胡以不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