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絲次劉子迎韻四首 其三
夕照樓臺廿四橋,春痕不共曲塵銷。
柔情似水三分捲,客夢如云一縷搖。
無力任牽風裊裊,有心空阻路迢迢。
陌頭楊柳原同調,甘向人前學折腰。
夕照樓臺廿四橋,春痕不共曲塵銷。
柔情似水三分捲,客夢如云一縷搖。
無力任牽風裊裊,有心空阻路迢迢。
陌頭楊柳原同調,甘向人前學折腰。
夕陽映照在二十四橋上的樓臺,春天的痕跡不會和柳色一同消散。那柔情像水一樣被卷起三分,客居的夢如云朵般一縷搖曳。它無力地任由微風裊裊吹拂,雖有心意卻白白地被漫長的道路阻隔。路邊的楊柳原本和它同調,甘愿在人前學著彎腰。
廿四橋:揚州著名景點。
春痕:春天的痕跡。
曲塵:指柳色,因柳色鵝黃如酒曲之色。
陌頭:路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客居狀態,在揚州二十四橋一帶游覽時,看到眼前的景色,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內心有著對情感的渴望和因現實而產生的無奈。
這首詩以游絲為主題,借景抒情,通過描繪游絲的狀態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其藝術特色在于意象豐富、意境營造出色,在情感表達上細膩動人,展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
故里已應無第宅,異鄉今始見鄰人。疏籬濁酒驚初定,高閣明燈話重陳。階下暗蟲愁往事,枕邊黃葉夢歸身。亂離舊業知誰在,共道飄零淚滿巾。
梓里同朝事圣君,秋山暮色細論文。三生石上曾留句,雙井樓頭好宿云。孳牧萬群來渥馬,屯田千里覆黃馧。月明載酒重扶醉,市口巖邊數馬勤。
薄暮檐牙雨跳珠,兒童指似雪先驅。初聞竹上來能密,旋覺梅梢重欲扶。北地多應三丈許,南州近亦十年無。此間斷縛吳元濟,看踏銀沙入獻俘。
新詞屢改不堪吟,誰省當時苦用心。因寄東山劉子政,定知無語撫清琴。
隱尚貪成癖,幽尋愛歷奇。石門唯嶺帶,蘿室有花披。歌好游仙賦,杯清問竹期。子真君不愧,谷口慰相于。
陽萌知獨復,歲寒見孤潔。蕙菊未開傾竹葉,柴桑有夢繞籃輿。芳草綠邊陋鸚鵡,楊花飛處避河豚。
君不見先生耳鼻有仙骨,自號狂生中有物。金華侍講三十年,兒戲公卿與簪笏。青門抗行謝客兒,健筆連羈王獻之。長安素絹書欲遍,主人愛惜常保持。每嘆二疏不足道,復言四皓常枯槁。去年寢疾彌數旬,神鬼盈庭謀一老。長男泣血求司命,少女顰眉誦《靈寶》。還如簡子復歸來,更與洪崖同壽考。上書北闕言授箓。稅駕東州愿修道。初聞行路猶未信,果達吾君謂之好。山陰舊宅作仙壇,湖上閑田種芝草。鏡湖之水含杳冥,會稽仙洞多精靈。須乘赤鯉游滄海,當以群鵝寫道經。皇恩贈詩四十字,明主賜金三十鎰。供帳傾朝一送歸,雙童駟馬從茲出。回看紫綬若輕塵,遠別青門嗟故人。鴛鷺差池攀羽蓋,虹霓夭矯翊車輪。田田列侍浮丘伯,曾子榮過朱買臣。余高若是有先覺,滅跡歸根從大樸。千載悠悠等令威,十洲漫漫思方朔。歸去來,青牛頓足少遲回。忽然云霧不相見,唯有飄飄香氣來。
幽深殊世界,長望挹仙源。仙在人間是,相逢笑不言。
手把鈿釵侍鏡臺,銷魂人處尺書來。行間小印關心看,摺后余文背面開。迸淚欲揩猶未敢,廋詞捷悟更防猜。長將袖卻從漫滅,每到幽窗展一回。
紫翠臺臨宛削成,春筵遲我此宵情。鰲燈海上連三島,漁篴波間弄一聲。暖入玉壺冰漸解,香生蘭渚酒初傾。倚闌恍挾飛仙輩,暢飲中天對月明。
曾甘嘉慶醉房陵,土果羞將向客稱。酒色春濃聊自媚,醯漿臘釀只人憎。敢于老氏誇宗派,疑與曹公是裔仍。盛夏令人思京國,玉沈冰盌破煩蒸。
空谷幽蘭,東墻秾李。輕淡描寫都成趣。良辰美景奈何天,披圖省識前游地。滄海曾經,危欄莫倚。閒愁最苦重撩起。強持酒淚寄芳樽,春風詞筆深深意。
靈山未是別鄉山,回首吾廬咫尺間。明日出山家漸遠,鄉心從此上愁顏。
衣敝何嘗補,履決何嘗組。勉力糜粥間,艱難事慈姥。叱咤及犬雞,親前敢有怒。深愛在婉容,白頭若孩乳。有婦布襦裾,割烹未為苦。膝前黃口兒,不使分馀脯。
世為滄海客,安有野鷗嗔。開戶來新月,留花答暮春。青山歌送鳥,白眼醉看人。此外生涯事,君其問水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