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胡韶先
匡廬歸路不盈旬,嶺外山川久寄身。
一嘆未忘投筆日,十年長作曳裾人。
篇章每奪詞流氣,甲子唯書酒國春。
生歲同君馀亦似,少來多難老來貧。
匡廬歸路不盈旬,嶺外山川久寄身。
一嘆未忘投筆日,十年長作曳裾人。
篇章每奪詞流氣,甲子唯書酒國春。
生歲同君馀亦似,少來多難老來貧。
從廬山歸來的日子還不到十天,我長久在嶺外的山川間漂泊。還難忘當初投筆從戎的感嘆,十年來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您的文章常常讓那些文人詞客折服,您只在歷書上記錄酒國的春光。我和您年齡相同,情況也相似,年少時歷經(jīng)磨難,老來依舊貧困。
匡廬:指廬山。不盈旬:不到十天。盈,滿。旬,十天。
嶺外:指五嶺以南地區(qū)。寄身:托身,指漂泊。
投筆:用班超投筆從戎的典故,指棄文從武。
曳裾人:指在權(quán)貴門下作食客。曳裾,拖著衣襟。
詞流:詞人、文人之輩。
甲子:指歷書。酒國春:指飲酒作樂的時光。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曾有過漂泊嶺外的經(jīng)歷,可能在回到廬山附近后不久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人生不如意的階段,與友人胡韶先同病相憐,借此詩抒發(fā)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抒發(fā)自身漂泊、懷才不遇的感慨,以及與友人同病相憐的情感。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境遇和情感狀態(tài)。
迥野一帆懸,趁綠蕪漸成,風絮兜滿。疊皺幾湘裙,輕舠快、寒淞貼天堪剪。疾光如水,漲痕應見春深淺。霧檣雨葉知去住,相續(xù)前程錦片。
安流放舸無蹤,更約束鄉(xiāng)心,朋鷗侶燕。斜影斷云明,殘陽外、驚轉(zhuǎn)鬢眉青遍。玄真宅小,照波時送流紅怨。訪仙何地歸無恙,疑似靈槎來遠。
乞食因循答教遲
想能心照未相疑
三年約友共連璧
千里同風那隔絲
鞭筍嫩黃出泥土
槿華寒紫裹藩籬
雨驅(qū)暑去晚明霽
來雁門頭字腳垂
材俊千里駒,
學問五總龜。
前輩為青眼,
多士推白眉。
屬我病作祟,
濁醪不同持。
山林有成約,
捧盤盟此詩。
舊事凄涼不可聽
含紅怨綠影亭亭
琴聲斷續(xù)愁兼恨
杯酒留連醉復醒
新睡起來思舊夢
夜香燒罷掩重扃
綠窗璧月移花影
銀燭秋光冷畫屏
丹心一點在蘭膏,
生得芙蕖并蒂牢。
光采流連欺皎月,
夜臺相與樂衾幬。
柴門風雪印行蹤,竹杖新辭雁宕峰。
中散獨行如野鶴,老聃一見是神龍。
英雄蹭蹬誰青眼,道德希微又赤松。
欲撥紅塵攜手去,匡廬石上話從容。
云溪深處萬松林,
煙起晴天自作塵。
根向九華分結(jié)處,
與君同是墨仙人。
吏治區(qū)區(qū)豈不任,吳中已自富才能。還應占位書名姓,學取藍田崔縣丞。
試盡風波萬里身,到官山水卻宜人。君知晏子恩仍厚,還與從來舊卜鄰。
茅屋依山石徑斜,
卜鄰只是兩三家。
門迎橘柚朝含雨,
院擁桑榆晚帶霞。
耕鑿有方銘屋壁,
干求無策記窗紗。
軒南隙地如分我,
共學東陵老種瓜。
木門城外繞菰蘆
恰系蘭舟即廣途
勃海仙人來贐獻
中條隱士效嵩呼
近光益信訓行是
仰圣咸知胞與吾
斥鹵民風本殷富
甸畿化洽豈殊乎
江陵三千三,
西塞陌中央。
但問相隨否,
何計道里長。
茱萸黃菊遍南州,
曾記虞山載酒游。
樓外微風秋葉冷,
滿天霜露下汀洲。
秋盡霜華入葛巾,
別來節(jié)序幾回新。
青瞳不改長為客,
丹藥行攜未是貧。
蹤跡尚隨三島鶴,
姓名初變五湖人。
羅浮道侶如相問,
黃野疑君即后身。
小小窗軒溪水頭,
石門古路轉(zhuǎn)斜丘。
野林丹碧風初起,
山橘青黃露未收。
鳥下平原飛雨夕,
猿啼孤嶂斷云秋。
讀書臺近招提境,
思見當年隱者流。
華屋沈沈覆綠陰,
柴門靜掩碧苔深。
閒情臥聽南山雨,
清夢驚回午夜砧。
酒熟可招鄰叟醉,
功成不愧古人心。
傳家留得蘭亭墨,
閒向窗前教子臨。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