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杪梁凈友過訪鏡園忽易黃姓將入羅浮
秋盡霜華入葛巾,
別來節序幾回新。
青瞳不改長為客,
丹藥行攜未是貧。
蹤跡尚隨三島鶴,
姓名初變五湖人。
羅浮道侶如相問,
黃野疑君即后身。
秋盡霜華入葛巾,
別來節序幾回新。
青瞳不改長為客,
丹藥行攜未是貧。
蹤跡尚隨三島鶴,
姓名初變五湖人。
羅浮道侶如相問,
黃野疑君即后身。
秋末的霜色染入葛布頭巾,分別后季節更替已有幾回新。你青色的瞳孔未變,依舊長期客居他鄉;隨身攜帶著丹藥,這樣并不算貧窮。行蹤仍追隨海上三島的仙鶴,姓名剛改為五湖隱者之號。若羅浮山的道友相問,就說黃野大概便是你的前身。
秋杪(miǎo):秋末,杪指末尾。
葛巾:葛布制成的頭巾,多為隱士所戴。
節序:季節更替的順序。
青瞳:指眼神清澈,或暗指仙人特征。
三島:傳說中的海上三仙島(蓬萊、方丈、瀛洲)。
五湖人:指隱者,范蠡助越滅吳后曾泛舟五湖,后以代指隱士。
羅浮:廣東名山,道教圣地,相傳為葛洪修道處。
后身:佛教指轉世之身,此處指相似之人。
此詩約作于友人梁凈友秋末來訪鏡園時。梁氏突然改姓黃,擬入羅浮山修道。詩人借此詩記錄這一事件,反映了當時文人中隱逸修道的風氣,亦可見二人交游之誼。
詩以秋末訪別為引,通過“改姓名”“入羅浮”等事件,刻畫友人求道隱者的形象,表達理解與祝福。用仙島、丹藥等意象凸顯隱逸主題,語言含蓄,用典自然,是贈別詩中別開生面之作。
浩浩鏡湖水,東流接扶桑。矯首望不極,三山海中央。
上有列仙侶,樓居郁相當。若人從之游,鸞鶴參翱翔。
授以養生訣,示以金丹方。后天可不老,壽命凋三光。
稽山孕靈秀,爰茲構丹房。鑿云以為牖,結露以為梁。
左控金虎伏,右提蒼龍驤。渴飲駐金波,饑餐截松肪。
丹成貯龍鼎,五色爛輝煌。鬼神不敢窺,禁衛呵不祥。
服食煉精魄,身輕欲飛揚。手握造化樞,一舉超八荒。
我愿得此劑,持之獻明堂。上以延萬壽,下以惠三殤。
五丁仗劍決云霓,
直取銀河下帝畿。
戰死玉龍三十萬,
敗鱗風捲滿天飛。
玉宇曖微霄,瑤華擢秀翹。
貝宮浮藻景,魚浪凈蘭橈。
佩冷漢皋橘,珠明河上蕭。
不逢南雪唱,空倚北風謠。
古今冠佩立朝人,
多作北山松下塵。
我愛蟠桃種來久,
開花結子不由春。
空谷足音乍起時,
楚囚偷笑有同癡。
詩拋平地飄飄舉,
管得風流嫁與誰。
蝦蟆翻出闊,
曲鱔草之長。
門前飛八百,
屋后走千張。
擬絮因風又擬鹽,只今此話可曾拈。
待將巧思形容盡,合避新條比類嫌。
褪煖已先云懵澒,挾寒相次雨廉纖。
落梅聲里渾如晝,囧囧橫陳透玉蟾。
形骸獨許白云隨,疏放行藏可屬誰。
泉釀高粱詩客酒,風裁細葉美人眉。
酡顏每惹山花笑,癯影何勞水月窺。
夜上峰頭看下界,晨星寥落掛天陲。
百尺樓頭山雨長,夢提白發濯滄浪。從渠金帶花成簇,何處魚羹飯不香。語妙囊中了今古,騷成肘后系瀟湘。山寒歲晚蘭苗盛,欲當包茅獻草堂。
澗底春冰偶不融,風前凝作水晶宮。古人心事如此鑒,今代眼明惟有公。落月還應照太白,秋江只合瞰涪翁。送君去貌驪塘影,影見疏梅飐晚風。
客邸寒深萬木凋,朝來樹樹綴銀條。
渾疑柳絮千番舞,別是春情一樣嬌。
官況自甘東郭履,詩書那似灞河橋。
兒童差解烹松茗,澹趣悠然啜一瓢。
未老徐妃似舜華,
含羞半面暈朝霞。
夭桃落盡春無主,
來與仙人管落花。
死去悲已遲,
生存歡未極。
悲歡共一時,
速哉各努力。
平生看畫真模糊,一字不識之與無。家藏古筆雖馬遠,兩行細字其誰乎。懼庵先生畫中杰,一見心神便飛越。憑陵大叫尋品題,俗眼謂余那認得。九皋看馬將無同,豈在牡牝玄黃中。看畫且須論畫外,婦人軟語徒匆匆。牝雞晨鳴家國丑,老夫此眼真俗否。
葉下高梧一夜霜,
薄陰經冷過重陽。
秋光淡到無尋處,
猶有葵花映日黃。
琴中有真趣,不待徽軫全。琴中有至音,不待宮羽宣。
憑軒撫孤桐,皓月當空懸。秋高夜寥寥,萬籟俱寂然。
掩抑三四聲,志在太古先。棲鳳翔高梧,潛蛟起重淵。
高山何峨峨,流水復涓涓。相逢盡聾俗,孰知妙入玄。
子期去已遙,牙氏終絕弦。此意當自得,勿為昧者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