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松煤十丸與葉秀才
云溪深處萬松林,
煙起晴天自作塵。
根向九華分結處,
與君同是墨仙人。
云溪深處萬松林,
煙起晴天自作塵。
根向九華分結處,
與君同是墨仙人。
云溪的深處生長著千萬棵松樹,晴天里松煙升起,自然形成墨塵。松樹的根脈源自九華山的分結之處,我和您都是制墨的仙人。
松煤:松煙制成的墨,古代制墨常用松煙,故稱。
云溪:此處指云霧繚繞的溪水,或為具體地名,詩中代指松林生長之地。
九華:九華山,位于今安徽池州,此處或指松樹根系的源頭,亦含雅趣。
墨仙人:戲稱擅長制墨或愛墨的人,此處指詩人與葉秀才皆為懂墨、愛墨之士。
此詩為詩人贈松煙墨與葉秀才時所作。古代文人常以文房雅物相贈,松墨是文人珍視的書寫工具。詩中或作于兩人交往時,借松墨的由來(云溪松林、九華根脈)表達對墨的喜愛,及因共通雅好而結下的情誼。
詩通過描寫松墨的自然來源(云溪松林、九華根脈),將贈墨之事與自然景色結合,既點明松墨的珍貴,又以‘墨仙人’之譽表達對友人的欣賞,體現文人以物寄情、雅趣相投的交往特色。
一聲蒼壁裂,再奏蛟龍悲。事往跡猶在,山空人不歸。
扶桑南海木,絳露滿花團。何必思姚魏,春風羨牡丹。
龍江五月發扁舟,大理名卿上帝州。千里好山開翠嶂,兩堤楊柳蔭清流。鳴鑣紫陌思前度,簪筆黃門憶舊游。若見中朝知己問,丹心不改雪盈頭。理寺名卿得俊僚,六年又促紫宸朝。石城解纜江風細,淮浦揚舲海霧消。入覲九天瞻日月,聯班五夜聽簫韶。吾人久抱蒼生念,清問深期答圣堯。
禁籞西來接御堤,碧波芳草泛晴暉。春情不逐林花盡,年事頻驚海燕飛。舊國山川全壯麗,行臺珂馬豈卑微。宦游未倦心期在,老大無成敢賦歸。
過雨曲塵繰淺綠,倚風綬帶娜殷紅。稍知春在酒深處,尤覺日長書課中。典記誤令參鄴下,封囊也擬學新豐。黃云催熟崆峒麥,破敵何須鶴唳風。
少小從軍事褲靴,祇今廟算主通和。胡來復去兔三窟,民散未收蜂一窩。病覺風光于我薄,老知書冊誤人多。罪言著就深藏取,自笑狂生壯志蹉。
靜夜宿高云,心清遠世氛。奇峰移座得,鳴澗下階聞。瓶注楊枝水,燈翻貝葉文。經年塵土面,借爾妙香薰。
支解不生嗔,語默自忻忻。深知無相貌,木石表虛形。
天文正策王良馬,地絡先摧蜀后蛇。太液自來涵圣澤,水仙從古是名家。蕙蘭悼影傷瓊樹,河漢回心濕絳紗。狄女也憐人薄命,繞欄爭掛像生花。
山色船頭辨有無,一峰隱秀不嫌孤。曉江揩得明如鏡,霧鬢云鬟看小姑。
遂有矜秋意,空庭落小涼。晚花濃刺日,病葉墮先霜。爽動宜雕鶚,驕騰問犬羊。郊原最愁寂,瀝酒對蒼茫。四海郁兵氣,山川尚有姿。登臨及今日,幽滯失良期。不解洛生詠,能吟豪士詩。閉門聊自臥,亂石迥相宜。
稔見銀河派里人,眼高馀子似紛紛。君今綽有前風烈,愿振家聲稔舊聞。
齒長愧一日,經傳在兩生。攝衣常共席,連茹亦同征。夜露澄杯氣,秋河澹月明。忘言吾已久,款款見深情。汨沒嗟來久,前儒與后生。爭矜腐鼠得,誰逐冥鴻征。默坐蛩秋語,窺書螢夜明。舊游看籍湜,應悉此時情。
檀炷。檀炷。掩苒半庭香霧。看星獨倚西樓。雁帶兩三點秋。秋點。秋點。夜雨殘更淚眼。
幾年成懶散,一榻了慵迂。詩酒心猶在,功名夢亦無。雨來催覓句,鳥去勸提壺。靜里那須此,應憐客意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