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二首 達磨見武帝
閑將一段秦川錦,裁作人間巧婦衣。幾度著來呈伎倆,暗中曲調少人知。
山藤六十輕分付,肋下三拳已太遲??靶Σ荒苤窗W,上堂猶道拂蒿枝。
閑將一段秦川錦,裁作人間巧婦衣。幾度著來呈伎倆,暗中曲調少人知。
山藤六十輕分付,肋下三拳已太遲??靶Σ荒苤窗W,上堂猶道拂蒿枝。
閑來把一段秦川的錦緞,裁剪成人間巧手婦人的衣裳。多次穿起來展示技藝,可其中暗藏的曲調很少有人知曉。輕易地將禪宗法脈交付給六十歲的山藤(此處喻指禪宗傳承),可等到被肋下打三拳時已太遲了??尚λ荒芨兄渲械年P鍵,上堂還說著無關緊要的話。
秦川錦:秦川的錦緞,這里可能象征高深的佛法或精妙的道理。
伎倆:技藝、本領,這里指對佛法的領悟和表現。
山藤六十:具體指代需結合禪宗典故,可能指禪宗傳承相關人物,六十可能指年齡等。
肋下三拳:禪宗典故相關動作,有特定寓意。
拂蒿枝:可能指一些表面的、無關緊要的言行。
此詩圍繞達摩祖師見梁武帝的典故創作。達摩祖師東來傳法,與武帝交談,武帝未悟其深意。詩作者可能處于禪宗發展時期,借此事表達對佛法領悟的看法。
主旨是借達摩見武帝之事,強調對佛法要深入領悟,不可流于表面。特點是用生動比喻和典故闡述禪理。在禪宗文學中有一定價值,啟發后人對佛法的思考。
萬山環拜人,
人出萬竹上。
湖綠江光白,
海氣黑漭蕩。
回顧所來徑,
蒼翠列步障。
絕勝理安寺,
松巔游目放。
何況住小樓,
奚數浮畫舫。
流覽尚未足,
逸興盤空王。
仙臺上一層,
寰瀛徹萬狀。
欲將詩思亂閑愁,卻惹茫茫感不收。
九死形骸慚放浪,十年師友負綢繆。
殘燈難續寒更夢,歸雁空隨欲斷眸。
最是月明鄰笛起,伶俜吟影淡于秋。
不覺紅英盡,
還看碧蘚侵。
方塘生水氣,
斜日轉庭陰。
俯仰愜天趣,
清虛涵道心。
幾竿新竹長,
煙雨護深深。
墜葉驚沙積蓼窗,射波寒月影幢幢。
此身卻似淘河鳥,才過南江人北江。
擬上青霄別有關,身無健翮莫追攀。
而今已是孤飛鶴,毛羽摧頹返故山。
辭卻墻東好里鄰,思量來嚼浩衢塵。
素衣變盡衰容減,到底還他赤骨貧。
琴絕休悲大小弦,長貧長病豈須憐。
朝春暮績生尤苦,爭得魂歸自在天。
陌上秋風吹冷埃,西州門巷轉堪哀。
梨花殘落刺桐死,每詣君時哭一回。
柔櫓輕風覺有情,月高牛渚看潮生。
江神木客爭傳語,可是袁家舊阿宏。
耗盡雄心鬢亦皤,灞亭無奈尉誰何。
珊瑚百尺根株老,不信天家無鐵羅。
別淚如傾祗賦詩,更無一物可相貽。
自矜亦識汾陽老,眼底無君劍豎眉。
老衲迎門祇敝裳,
問年還舉四山黃。
誰云此院通衢著,
渠自長閒人自忙。
北風吹雪密還稀,
雪勢漸多風力微。
孤棹獨依銀世界,
山川路絕欲安歸。
帷帽停陰玉塵閒,涼風滿地雨苔斑。不知園綺今何在,獨立殘陽望故山。
臘送淮西色,
偏逢濁酒歡。
玉鱗飛月過,
珠斗映空寒。
高士林猶臥,
佳人歲未闌。
因君春信早,
扶醉幾回看。
小韨依殘雪,孤城散積煙。
巨流堅渡馬,斷岸白膠船。
樹老寒風勁,山空落日懸。
土人看瑞色,矯首祝豐年。
萬壑千巖簇馬蹄,
羞將塵鬢照清溪。
晚云帶雨東風急,
無數飛花過竹西。
誰測天工造化情,巧將紅粉傅金英。武陵溪上分佳色,陶令籬邊得異名。不使秋光全冷淡,卻教陽艷再鮮明。甕頭消息香醪熟,何必黃花便可傾。
霜女星娥不俗情,施朱點出淺深更。平泉記上遺嘉品,本草經中注別名。氣得清涼開更早,色沾寒露久逾明。今朝樽酒來籬下,不為重陽為爾傾。
逼除客子本多情,況復衰遲憂患縈。對酒忽成千里夢,思家真覺一官輕。先春鳥轉頻頻語,小市人窮蹩蹩行。我亦酸齋無甚事,畫灰聽爆到三更。
南北蹄輪路幾千,江城歲暮雪連綿。不遑將母難忘嘆,只似無家也度年。摩詰仆僮聊自遣,陶公詩酒且頹然。升沉過眼如陳歷,明日迎春醉綺筵。
荒草親刪。青松手植,郁郁空山。雨霰如珠,風芒似箭,撲面禁寒。
前村云暗層巒。望竹樹、溪橋煙霧閑。欲去還留,瞻依顧盼,清淚能干。
悤恖夢了華胥,早鷲嶺窗前,貯將圖畫。翠瓔長帶,銖衣細疊,冷綃光砑。巖居瞻瑞相,展一幀、松風塵外掛。任水際、苦入秋心,依舊九蓮開也。
署年髣髴神宗,說侍養深宮,白頭閒話。月輪圓里,山河小影,似驚飄瓦。興亡多少事,便指與、枯禪應淚灑。已零落,阿監當時,奉香黃帕。
作意歸來孰謂非,
挹芳有地復何疑。
遲留固是全交道,
勇退方知識事宜。
尚用侍郎書戶契,
肯求節度買山貲。
風流莫遣諸兒覺,
共被同行又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