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石潭觀音院用王樞密庶愚丘正宗韻二首 其一
老衲迎門祇敝裳,
問年還舉四山黃。
誰云此院通衢著,
渠自長閒人自忙。
老衲迎門祇敝裳,
問年還舉四山黃。
誰云此院通衢著,
渠自長閒人自忙。
年老的僧人迎門時只穿著破舊的衣裳,詢問他的年紀,他還指著四周山上的秋黃(作答)。誰說這所寺院位于四通八達的大路旁?它自然長久清閑,而世人自己卻總在忙碌。
老衲:年老的僧人,僧人自謙之稱。
祇:通'只',僅僅。
敝裳:破舊的衣裳。
四山黃:四周山上的秋景,或指歲月如秋的景象。
通衢:四通八達的大路。
渠:它,指代寺院。
此詩為和韻之作,當創作于詩人游覽石潭觀音院時。宋代文人多有游歷題詠的雅趣,詩中通過寺院的清幽與世俗的忙碌對比,或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社會中追名逐利風氣的思考。
全詩以簡筆勾勒寺院景象,通過僧人簡樸、環境清幽與世人忙碌的對比,突出'閑'與'忙'的反差,主旨在于倡導淡泊自適的生活態度,語言淺近而意蘊悠長。
老分偷閒活水邊,東風忽泛過江船。主人高興杯傾海,風漢狂歌月滿天。橫玉不留行客債,金沙長記茗甌泉。虛名潦倒湖州路,愧盡云卿賣屨年。
友生皆逆旅,是處可安身。遇節頻為客,銜杯賴故人。狂飆迅夜發,乍雨黯天津。此夕真何夕,休疑別淚頻。
一出屢更郡,人皆望酒壺。俗情難可學,奏記向來無。貧賤常甘分,崇高不解諛。雖然門館隔,泣與眾人俱。
細雨絲絲,斜陽脈脈,天也可憐如此。凄聞杜宇,黯對將離,爭忍玉闌重倚。拚坐長宵已遲,燈燼天明,曉鐘聲起。看楊花獨舞,榆錢空擲,欲買無計。因甚卻、輕盼春來,歡娛成恨,直到春歸才悔。余香淡淺,剩粉飄零,半是別愁離淚。誰道東風暫回,依舊有時,姹紅嫣紫。奈蕭郎人老,揚州游倦,夢醒羅綺。
秋風清冷葉紛飛,偏是今宵月色微。獨立空庭詩思渺,但祈君牖滿清輝。
不怨孫陽去,方憐逸足來。人名高鳳閣,雪路困龍媒。綠水嘶時涷,紅云踏處開。深思長獨立,未必勝無才。
虛空無相身,墮地惹埃塵。不入紅塵里,驢年洗得清。
文章先世業,用舍百年身。送爾無他語,思為不朽人。舊山叢桂老,去路杏花春。倘謝經生籍,韋編正好陳。
狀貌恂恂張子房,齒牙搖落鬢毛蒼。日三斤酒半碗飯,斷一回腰千次腸。坐老江湖波涌跌,起看天地色玄黃。寒梅未蕊黃花死,知倩何花佐壽觴。始逢綠鬢春風面,初版白門秋柳時。二十歲人天怕我,新聞記者筆饒誰。多情眷屬西廂遇,革命文章子夜披。才氣有棱捫不得,豈惟痛飲始吾師。廿年相識少談攀,談在金陵雨后山。明時恥為閑公仆,古典應須老稗官。本欽史筆追司馬,況愛新民為友鸞。大錯邀君朝北闕,半生無冕忽南冠。吾廬獨破風雷雨,廣廈宏開億萬千。自恨肝腸艱水土,誰憎日月照山川。無弦琴會清商曲,沒字碑尋白雪篇。耳眼通天茶醉后,乾坤袖手弈枰邊。中書君倘尚中書,不是遂初也遂初。已擁人民原子彈,何憂國際執金吾。殘年飽醉容身在,盡日謳歌地有余。子壽三千余禮拜,我詩五十六屠沽。
正誼群英自藹然,喜君已是著先鞭。翼摶北海三千里,身在西雍尺五天。學舍快升優褐上,酒樓莫戀軟紅邊。雙親教子相期切,成取功名趁妙年。一別西湖又見春,夢魂長是繞湖濱。為煩竹閣揩題墨,更向梅花道故人。槐市舊游休復問,龍門佳客尚能新。明年儻共昕庭對,愿過當時蔡與陳。
我徂荊山,歷彼林與丘。大道坦坦,我行夷猶。丘則有貉,林則有麻。我采我獵,供我后裳與裘。匪裘裳也,則無寒暑詒我憂。嗟我后圣矣,國誰與預謀猗。
病閱冬秋盡,方窮內外科。夢來牽母泣,愁覺此身多。愧涸魚求水,翎單雀窘羅。傷心談往事,悔作戀燈蛾。
十日黃埃上硯屏,誰堪秋月照花明。素衣暫倚涼風坐,羨殺橫江一鶴行。
醵飲市珍羞,主進要王謝。千錢坐堂上,不滿坐堂下。
泥佛金佛木佛,度水度火度爐。妙體本來無處所,莫將真佛強涂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