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午晤
越桃花發小闌偏
香氣撩人易破眠
八尺瑯玕涼欲雨
一層紕縵薄于煙
鬟因睡起偏尤好
妝為慵來洗更妍
才是折花苔徑濕
連環纖印玉階前
越桃花發小闌偏
香氣撩人易破眠
八尺瑯玕涼欲雨
一層紕縵薄于煙
鬟因睡起偏尤好
妝為慵來洗更妍
才是折花苔徑濕
連環纖印玉階前
越地的桃花在小欄桿旁綻放,香氣誘人容易攪破人的睡眠。八尺高的青竹帶來雨前的涼意,一層薄紗比煙霧還要輕柔。發髻因剛睡醒偏斜卻更顯嬌美,妝容因慵懶洗去后愈發清新。她剛去折花,苔徑還濕潤著,玉階前留下連環的小巧腳印。
越桃:越地的桃花,或指桃花的一種。
瑯玕(láng gān):此處代指青竹,古詩中常用以形容竹子的青翠。
紕縵(pī màn):稀疏的薄紗慢帳,“紕”指稀疏,“縵”指無花紋的絲織品。
鬟(huán):古代女子環形的發髻。
連環纖印:連續的小巧腳印,形容女子腳步輕盈。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地點無明確記載,當為詩人春日午后觀察或想象閨中生活所作。詩中描繪的雨前涼意、折花印階等細節,反映了古代貴族或文人家庭閑適的日常場景。
全詩以春日午后為背景,通過景物與人物的細膩刻畫,展現閨中女子嬌美閑適的狀態。語言清麗生動,意象鮮活,于平凡生活中捕捉詩意,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節的敏銳觀察與審美趣味。
腸似江流日九回,
經年不見雁書來。
玉顏自昔多塵土,
莫恨昆明有劫灰。
翠滴溪橋水冱澄,
更深斜月映寒星。
巉巖何代點頭石,
臥聽高人夜讀經。
滿樓山雨。渺渺江南浦。藏柳白門花正午。此夜停舟何處。
去年歸日匡廬。傳秋萬里兵書。猶得中天好月,照人急褶征衣。
黃牛峽里。萬古黃牛起。神女排云將楚女。東下樓船行矣。
千尋鐵纜長江。前軍報系降王。早晚石頭城郭,青旗允會中央。
桓侯廟下。雨挾灘聲霸。東去洪流隨叱咤。不許汝南偷嫁。
神巫羽祝年年。巴童劍舞翩翩。伐鼓傳芭坎坎,水蘿山月懸懸。
日夜大江流,江聲欲暮秋。
思親同遠道,之子獨歸舟。
雨色寒侵袂,笳聲晚倚樓。
白云五千里,不敢苦相留。
羊腸峭削幾驚魂,道是蠶叢辟劍門。
磴道棲云晴亦濕,攢峰陷日曉猶昏。
陰濃古寺杉松老,風起層崖虎豹尊。
半壁南維天一隙,朱張舊跡許誰論。
玉葉金英,倩誰移下蟾宮樹。香風飄度。滿院飛黃雨。
獨倚寒林,搜盡高人句。關情處。素娥無語。的皪枝頭露。
乙亥以來有事戎,賴我眾力成膚功。重賞之下多勇士,舍身圖報群輸忠。
舒布圖鎧實巨擘,三巴圖魯繼厥蹤。后乃不可屈指數,就中瑪瑺尤稱雄。
經卅余戰皆首出,搴旗斬將誰爭鋒。鐵騎憑陵諸鄂拓,肅清伊犁揚英風。
今春我軍急進援,富德率師如羆熊。瑪瑺命領涂路首,呼爾璊處賊迎攻。
堂堂之陣賊辟易,瑺乃獨進躡寇窮。金鞭連策大宛馬,繡蝥不用用雕弓。
一箭正中賊要害,再箭倉卒乃落空。三箭終殪賊墮馬,忽忘深入賊隊中。
蜂屯蟻雜齊擁簇,瑺之馬斃倒沙蓬。舍馬步戰短兵接,叱咤凌厲氣如虹。
我軍隨進瑺乃出,檢傷十處中其躬。以帛裹傷明復戰,義膽自有神帡幪。
花門降胡咋舌嘆,如此超勇聞何從。將軍一一據實奏,不奇其勇憐其衷。
設非立志忠且壯,安能效命功名崇。馳驛令歸不可再,嫖姚賜第今堪同。
席前備陳隕涕聽,厚赍覺未酬勛庸。仍歸禁旅領宿衛,若無曩績撝謙沖。
古來歸奏未央殿,卻聞天子不召見。
著屐尋詩,拖筇入畫,雁外一天秋思。
螺峰疊疊峭生愁,古墻陰、亂蟲聲起。
涼波影里。有幾點、疏花搖曳。
問西風,甚今年瘦得,垂楊如此。
高樓外。巖桂青時,招隱人歸矣。
枯瓢只合掛松關,笑閑云、又飛塵世。
吟懷料理。好攜手、鷗盟鷺契。
下斜陽、衣上空山冷翠。
除日他鄉倍憶家,聚星高會轉宜誇。能堪黃閣留賓席,正賴清尊遣歲華。青蕙色淩階下雪,玉梅香破臘前花。煙霜旅棹催晨發,已報春風動水涯。
臺閣勛名重帝家,不因榮盛有矜誇。那知守歲逢椒頌,卻喜登堂詠棣華。吟就謝池憐夢草,醉歸唐苑憶看花。履端更有明朝慶,皇澤春陽總未涯。
剩攜尊酒斟藍尾,惜不杯羹薦墨頭。
履痕莫辨陰王跡,敢去多題漢晉年。
月穿篷席罅,風軋舵牙聲。
旅夢難安枕,村酤不滿瓶。
冠蓋盤江盛,家聲奕葉長。祖勛傳博穆,母德媲桓光。自有充閭慶,因來九鶴祥。誕生公輔器,襄佐圣明皇。
伊洛思猶切,淮揚頌不忘。經綸聞黼座,節鉞授封疆。膏雨周齊甸,仁聲播魯邦。三春成壽域,大耋慶高堂。
天語嘉賢淑,恩綸錫誥章。承歡開幕府,祝嘏獻霞觴。鶴發初萌鏡,霜姿翠映篁。孫云紛繞膝,蘭桂燦成行。
祿養今方熾,松年老愈康。荒詞何足貴,聊借祝遐昌。
斗極鐘靈氣,名賢曠代生。鉅才堪鼎鼐,雅量協樞衡。學富窮三篋,文成壓兩京。巍科先獲雋,太守蚤蜚英。
乘傳淮揚路,維藩河洛行。懸魚標峻潔,攜鶴表廉平。廷有徵黃論,天回借寇情。經綸資鎖鑰,齊魯枉麾旌。
畫笏為籌策,藏胸富甲兵。使君真福曜,東土作金城。款曲求民膜,淵沖秉國成。臣心銀箭直,官況玉壺清。
杞菊衙齋飯,羔羊道路評。史云遙并駕,伯起實齊聲。屬吏親圭璧,馀芳綴杜蘅。春陽熙浩蕩,夏屋蔭崢嶸。
每欲鐫銘頌,時同驂竹迎。及茲逢母壽,欣與祝長庚。
蓂莢祥初驗,恩綸詔屢榮。瑞光凝棨戟,綵服映璁珩。慈貌臞于鶴,佳孫秀若瑛。板輿扶月穩,玉佩受風輕。
麟髓應調饌,冰桃亦助觥。仙姬攀玉杖,奼女奏鸞笙。璇斗經天朗,臺精照地明。無勞問鉛汞,真已近蓬瀛。
偉矣旂常業,皇哉巾幗名。雀環人擬獻,葵日我先傾。敘德慚窺管,抒懷悚報瓊。擊轅聊有頌,郢曲不堪賡。
壽母垂僖頌,共姜錄衛風。節高成子孝,心苦教臣忠。虎尾災曾履,春臺暖漸融。郎君當運會,夢卜兆羆熊。
彩鳳淩霄起,神鵬絕漢翀。襟披樂廣霧,才發士元空。淮豫傳芳績,經綸簡睿衷。名懸三島北,身障百川東。
遠邇周民隱,恩威沛澤公。千秋欣遇合,一德動昭融。汲引寧馀力,聲華每發蒙。清流同注壑,弱翮早依叢。
感激緣明義,追隨愿始終。慈幃逾大耋,寵誥錫高穹。懿則誰能并,芳規播不窮。闡幽存史筆,作頌獻雕蟲。
已覺慚圭璧,還知類管筒。何人歌絕調,冰雪在梧桐。
新殿前頭騎馬去。
射生籍里名初注。
紅襠垂鐙手垂絲,
回盼處。風繞絮。
羞抱夾金鞍子住。
修得一間屋,坐來身與閒。
夜深常聽月,門閉好留山。
但得羈棲意,無嗟世路艱。
天人應共仰,愧我學題蠻。
好定從軍別。持書生、千言九議,誰家前席。多是過江船仍去,斂劍篷萊樓闕。隨朗朗、修名和月。偶近梅花繁相訝,向天明、有汝盈盈笛。成秀句,冰紈裂。
人才草莽稍能惜。自當年、平安掌記,簾波難歇。紅芍春風吟邊路,回首孤寒曾泣。還忍對、梨渦如雪。故國悲歡今安在,送春旗、一派山明滅。歸可近,花時節。
省識春風路。有來時、東南天好,芳云濃護。不定詞心原岑寂,付與弓旌無數。只酒座、如卿可恕。醉落當年旗亭下,對江山、一眼青青去。尋白石,青溪樹。
蕪城久與垂楊住。是何年、月明薺麥,輕盈吹絮。還送隔江人都盡,萬里騎塵哀訴。又耿耿、楚聲隨鼓。莫是大堤歌西上,白銅鞮、黯斷中原土。持引滿,花明處。
擎天一柱萬山低,
九朵奇葩秀一枝。
多少好山僧占住,
空王曾會范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