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全州少司徒梅軒蔣公邀集少傅敬所公之兄也致政宮傅張公涇川在座有詩次韻二首
除日他鄉倍憶家,聚星高會轉宜誇。能堪黃閣留賓席,正賴清尊遣歲華。青蕙色淩階下雪,玉梅香破臘前花。煙霜旅棹催晨發,已報春風動水涯。
臺閣勛名重帝家,不因榮盛有矜誇。那知守歲逢椒頌,卻喜登堂詠棣華。吟就謝池憐夢草,醉歸唐苑憶看花。履端更有明朝慶,皇澤春陽總未涯。
除日他鄉倍憶家,聚星高會轉宜誇。能堪黃閣留賓席,正賴清尊遣歲華。青蕙色淩階下雪,玉梅香破臘前花。煙霜旅棹催晨發,已報春風動水涯。
臺閣勛名重帝家,不因榮盛有矜誇。那知守歲逢椒頌,卻喜登堂詠棣華。吟就謝池憐夢草,醉歸唐苑憶看花。履端更有明朝慶,皇澤春陽總未涯。
除夕在他鄉更加思念家鄉,群英匯聚的高雅宴會更值得夸贊。能在宰相府邸留住賓客的席位,全靠美酒來打發這一年的時光。青色蕙草的色澤超過臺階前的積雪,玉梅的香氣沖破臘月前的花朵。旅途中的船只被煙霜催促著清晨出發,已經傳來春風在水邊涌動的消息。在朝廷有顯赫功勛的人受皇帝重視,不會因為榮華顯貴而自我夸耀。哪知道守歲時能聽到椒酒的祝福,卻高興能登堂吟詠兄弟情誼。吟成詩句就像謝靈運夢得佳篇那樣令人憐惜,醉歸時回憶起在唐苑看花的情景。新的一年開始更有明天的慶賀,皇帝的恩澤如春天的陽光沒有盡頭。
除日:指除夕。
聚星:比喻賢才相聚。
黃閣:宰相官署,這里指主人地位尊貴。
清尊:美酒。
歲華:時光。
淩:同“凌”,超過。
椒頌:新年時用椒柏酒祝福的習俗。
棣華:比喻兄弟情誼。
謝池夢草:謝靈運夢見弟弟謝惠連而得“池塘生春草”的佳句,后用此典指文思泉涌。
履端:一年的開始。
皇澤:皇帝的恩澤。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可知是除夕時作者應全州少司徒梅軒蔣公邀請參加聚會所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文人之間有一定的社交活動。詩人在他鄉參加宴會,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兩首詩主旨圍繞除夕宴會展開,既表達思鄉情又展現宴會的高雅。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巧妙、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社交生活和情感表達。
竹幾蒲團石室中,細書抱樸參同。 寧聲碧眼朱高十,何必攜琴下閬風。
山出涓寒一道泉,昱聲落澗玉錚然。 轆轤引上泥丸頂,便是人間料腳仙。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闌 通:欄)
裙色草初青。鴨綠波輕。試花霏雨濕春晴。三十六梯人不到,獨喚瑤箏。 艇子憶逢迎。依舊多情。朱門只合鎖娉婷。卻逐彩鸞歸去路,香陌春城。
夜蕭蕭。夢蕭蕭。又趁楊花到謝橋。鳳沈明月簫。 來迢迢。去迢迢。枉把吟箋寄寂寥。飛鴻不受招。
英英白云起,呈瑞出封中。表圣寧因地,逢時豈待風。 浮光彌皎潔,流影更沖融。自葉堯年美,誰云漢日同。 金泥光乍掩,玉檢氣潛通。欲與非煙并,亭亭不散空。
天花子落月中樓,香滿三千世界秋。 下有老人常斫樹,至今玉斧不曾修。
此身何補一毫芒,三辱清時政事堂。 病骨未為山下土,尚尋遺墨話存亡。
朔風動秋草,清蹕長安道。長城連不窮,所以隔華戎。 規模惟圣作,荷負曉成功。鳥庭已向內,龍荒更鑿空。 玉關塵卷靜,金微路已通。湯征隨北怨,舜詠起南風。 畫野功初立,綏邊事云集。朝服踐狼居,凱歌旋馬邑。 山響傳鳳吹,霜華藻瓊钑。屬國擁節歸,單于款關入。 日落寒云起,驚沙被原隰。零落葉已寒,河流清且急。 四時徭役盡,千載干戈戢。太平今若斯,汗馬竟無施。 惟當事筆研,歸去草封禪。
危弦斷客心,虛彈落驚禽。新秋百慮凈,獨夜九愁深。 枯蓬唯逐吹,墜葉不歸林。如何悲此曲,坐作白頭吟。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惟所遇,循環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萬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洪 一作:紅)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狂簡誰諧俗,幽居頗自便。 看云常獨坐,聽雨或高眠。 字許鄰人問,詩從野老傳。 久知山木喻,細讀養生篇。 雨后看新水,天空望遠山。 入云蒼隼健,坐浪白鷗閑。 慮淡時時遣,詩清字字刪。 才疏信樗散,非為惜朱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