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裊歌四首
有粟不舂附杵臼,有女不嫁問媒婦。長安車馬自朝暮,若個路歧不走錯。
誰家兒郎騎白馬,往來只在青樓下。男女兩個自不假,六禮百兩何為者。
鴛鴦美錦人皆羨,暗里機絲哪得見。上堂日日好會面,誰識歸房脈脈怨。
洗頭盤在華山頂,十丈蓮花開玉井。女兒淡妝矜素影,不著脂粉飾項領。
有粟不舂附杵臼,有女不嫁問媒婦。長安車馬自朝暮,若個路歧不走錯。
誰家兒郎騎白馬,往來只在青樓下。男女兩個自不假,六禮百兩何為者。
鴛鴦美錦人皆羨,暗里機絲哪得見。上堂日日好會面,誰識歸房脈脈怨。
洗頭盤在華山頂,十丈蓮花開玉井。女兒淡妝矜素影,不著脂粉飾項領。
有谷子卻不放在杵臼里舂米,有女兒卻不去問媒婆嫁人之事。長安的車馬從早到晚川流不息,哪條岔路不會讓人走錯呢。誰家的小伙子騎著白馬,來來往往只在青樓附近。男女兩人情投意合本是真的,那繁瑣的六禮和豐厚的聘禮又有什么用呢。鴛鴦圖案的美錦人人都羨慕,可織錦時暗里的機絲誰又能看見。每天在廳堂上能愉快會面,誰又能知道回到房里那默默的哀怨。洗頭的盤子仿佛在華山頂上,十丈高的蓮花在玉井中開放。女兒化著淡妝自賞素影,不用脂粉來裝飾脖頸。
舂:把谷類的殼搗掉。附:放置。杵臼:舂米的工具。
媒婦:媒婆。
若個:哪個。路歧:岔路。
青樓:指妓院。
六禮:古代婚姻需備的六種禮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百兩:指豐厚的聘禮。
機絲:織布機上的絲線,這里暗指女子內心的情感。
脈脈:含情不語的樣子。
華山頂、玉井:均為夸張想象之景。
矜:自夸、自賞。素影:淡雅的身影。
項領:脖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婚姻制度繁瑣、男女情感受束縛等現象,詩人或許目睹了這些社會問題,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傳統婚姻觀念的批判和對自由愛情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傳統婚姻制度,突出男女真情的重要性。其特點是語言直白,情感真摯,通過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反映社會現實。在文學史上,它為研究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們的婚姻觀念提供了重要資料。
慈仁寺燔行十稘,突見丹碧成崇祠。虬松兩三猶舊姿,自我不見常汝危。身歷浩劫兀不知,卻對霜鬢憐吾衰。吾衰乃有看汝時,昔日同游存者誰?張叟先來聞有詩,可能雪中持一瓻?亭林龕前斟酌之,仰讀乾隆御筆碑。
憫忠寺古緊獨完,春閏及來看牡丹。紛紛黃紫類新植,所愛雙栝根深槃。舊圍注視似稍長,疏蔭交翠禪庭寬。爾時撫柯輒搔抑,霜膚郁烈逾椒蘭。柏身松葉足本性,已外榮落何炎寒?花時易過更相就,對此永日容忘餐。
樸公圖卷失不收,再來猶見前朝楸。著花老干未覺丑,根節磥坷陰繁稠。當時樹下展圖讀,沘筆賡續王朱游。虞山帝傅常獨至,自寫伊郁酬清幽。天回地轉詎所料,痛定思痛當誰尤?僧貧換米及故紙,此樹能免終薪槱。巡廊坐階默相向,急雨打葉風颼颼。
城南老槐多閱人,未料世事日日新。精廬幸免兵火燼,其奈時尚憎陳因。佛移僧逐換青堊,榜書楹句摧為薪。昨聞代者又殊好,趣撤墻屋重經綸。我來避囂值喧閧,匝地瓦礫天灰塵。落成突兀定何許?不惜一擲千萬緡。為槐裝點失槐養,何愛爭此荒寒濱?
半聾詩人昔居此,樓外方沼饒游鱗。魂歸繞槐或三嘆,古意滅沒從誰陳?
國花堂下花如錦,展禊年年就花飲。不知花萎自何年,別夢繞花垂卅稔。數叢無乃孫子輩,稚干柔條詎尤品?乾嘉以來盛觴詠,忍使流風到今寢?或云輦致貴家園,朱邸潭潭誰與諗?榜題未改堂廡盡,萬事黃粱同一枕。
鄭虔若在定詞成,立對斜陽作寒噤。
卅年蓄淚來觀荷,南泊漸淤花不多。單車犯雨就北泊,但見葭菼風挼搓。柳翁圭翁攜手處,破船偃岸虛清渦。吾曹冠佩死未悔,花又何罪天薦瘥?游塵填漲十剎海,誰念郊野遺姝娥?旱摧潦敗及今盡,不樹胡刈寧由他?張王醉魄不可起,詩記默誦重滂沱。
欲行不忍數回顧,老柳空腹吾蒼皤。
向日冷官愛冷花,秋近城西常駐車。住僧養菊待客選,載歸重九猶含葩。菜畦豆架紛無數,老我重來選花處。禪房客斷僧亦稀,塔上數鈴自相語。
送行舊是長短亭,今歌驪駒不出城。買花況貴日本種,三貝子園最有名。光林宏業迭生滅,隋唐金元去如瞥。于花何有寺一塵,佛告塔鈴不可說。
風頭雨歇靜檐花
渡口人稀解釣蓑
零落斷云無處著
滿湖秋水夕陽多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樓高望不見,盡日欄干頭。
欄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秋行春令氣猶凝,
柳曳寒絲軟蘸冰。
又似瑤池樂棚下,
鬼工遺落水晶藤。
花映重門,露濕苔痕。奈凄涼、孤館芳草。難忘繾綣,誰與溫存?只厭蛩啼,驚雁過,怯香薰。
桃葉桃根,莫怨王孫。把一襟、離緒休論。不堪遙夜,最怕黃昏。是秋惹淚,人勾夢,月銷魂。
地比天南一寄聲,
楚山蜀道兩關情。
他鄉歲月仍羈旅,
故國風塵尚甲兵。
張翰本非思玉鲙,
謝安終不忘蒼生。
遙瞻山斗徒勞仰,
苦恨江湖不易行。
得道彭祖先,
失道殤子后。
得失在一念,
修短何足較。
江南八百仙,
仙仙可祝壽。
何如握莫窮,
天地共不朽。
浪里牽舟面面山
虔州十八是平灘
征鴻不逐隨陽伴
萬里孤鳴月夜寒
大有扛鼎力,小有挈瓶智。
誰當頓八纮,舉以掩眾器。
煌煌一百年,此道最宏被。
雖躋三事尊,亦起一藝試。
或云科目弊,此語復有味。
自有一經,
不肯受持。
卻從他覓,
可煞愚癡。
鳴聲清滑簧溫暖,
毛羽鮮明金瑩磨。
剩擬墻邊栽綠柳,
好來相伴日吟哦。
香霧空濛墮彩蟾。傾城催映出重簾。□□銀燭夜厭厭。何物與儂供醉眼,半黃梅子帶紅鹽。粉融香潤玉纖纖。
淡墨花枝掩薄羅。嫩藍裙子窣湘波。水晶新樣碾風荷。問著似羞還似惡,惱來成笑不成歌。芙蓉帳里奈君何。
短燭熒熒照碧窗。重重簾幕護梨霜。幽歡不怕夜偏長。羅襪鈿釵紅粉醉,曲屏深幔綠橙香。征鴻離遠斷人腸。
小院春來百草青。拂墻桃李已飄零。絕知春意總無憑。盧女嫁時終薄命,徐娘身老謾多情。洗香吹粉轉娉婷。
窗紙幽幽不肯明。寒更忍作斷腸聲。背人殘燭卻多情。合下心期唯有夢,如今魂夢也無憑。幾行閑淚莫縱橫。
危時群患貧,僦宅乃競貴。到京三月近,始得數間庇。地偏便閒放,屋老稱朽邁。故家道咸遺,馀韻但槐檜。承平一俯仰,顧我況亦寄。軒窗取透涼,未為墐戶計。忍凍能及春,庭花可一醉。
墻東鋤為園,筑榭坐風月。貪涼眠復遲,病肺例秋發。所欣新種竹,足雨竿竿活。稚樹與雜花,因依各萌達。天功詎可恃,灌溉要無闕。經月鑿井成,畦蔬亦成列。身勞兒女喜,隨地恣采掇。優游蠲吾疴,誰謂役于物?
弱冠始昏宦,常依甥館居。老竊冰清譽,亦挈女婿俱。衰壯每相笑,不必定異趨。王翁述過庭,倭曾皆可模。今我奚汝益,世論方賤儒。殖落卜周亂,承羞匪一夫。頹齡復何覬?經訓聊自娛。秋燈漸可親,示子以故吾。
海荷開且闌,張叟病未已。一樽豈或尼,坐見涼風起。頗聞休假中,詩卷自料理。思舊蒐遺文,無人會微旨。宣南盛氣類,往者逝如水。卅載終合并,與公俱老矣。樓臺故無地,錯擬集賢里。但愿長賡酬,香山竊自比。
隘巷車轔轔,知是沈十二。入門便說詩,晷盡炳燭繼。坐月綠凈亭,此景猶夢寐。因話百步廊,卻憶信州試。半生較仕隱,一笑總兒戲。離合雖偶然,心情逐年異。莫辭會面數,得暇正不易。凈拂竹間床,少須嚴羽至。
老妻西湖歸,自詫晚有福。憐我塵土中,肝膈失山綠。誰知一秋夢,長在南溪曲。雖無里湖荷,似勝理安竹。八月月又圓,無由與看瀑。北來獨訪舊,尚欠僧房宿。早晚霜葉紅,山山皆路熟。紀游成報章,兼訊東籬菊。
出門何所詣,款段西復西。同年存張侯,孤僻與我齊。豈無向晨星,落落天各涯。卅年異出處,獨子頻分攜。此來隱王城,山河數朋儕。生世孰可樂,遑為泉下悽?勇退夙子羨,相看能勿咍。秋花自爛漫,且醉霜前杯。
沈陰積成雨,通夕風怒鳴。驀思水上村,颶發霪潦并。居人念客子,畏寒何所營?夙駕就館餐,夜爐對書檠。由來秉禮國,所恃安無傾。小忠效載筆,何日觀化成?遠愧吾叔子,宛然魯兩生。先廬抱經臥,不聞風雨聲。
朝曦紅上檐,瓦雀雙雙喜。
咿嚶語窗前,似喚幽人起。
孤客正思家,對此欣不已。
仰視浮云飛,馀霞散成綺。
路逢相識人,為問前溪水。
一葦如可航,余亦將歸里。
漢殿從容席屢前,
得君何事遽南遷。
孝文猶自疏賢佐,
絳灌能無妒少年。
寂寂荒祠啼鵩鳥,
沉沉遺甃洌寒泉。
從來材大難為用,
惜誓歌殘一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