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過范蠡湖有懷故園風物
琴奏南薰五月風,江南氣候總應同。不知江畔如花女,幾隊仙裳上畫艟。
又是分蒲擷艾辰,年光容易誤游人。誰憐范蠡湖邊渡,不見江南五月春。
五彩蘭橈滾浪飛,擊鼉舟子碧霞衣。中流亂入鮫綃室,親見龍王愛女歸。
梅磯晚泊醉名娃,裊裊新腔出縫紗。歸棹石尤風浪逆,隔船喚買素馨花。
海戲江南天下稀,朝朝競斗水龍飛。鳴鉦一詫千橈舉,采喝中流奪錦歸。
蘭舟龍舸滿城隅,最是時平樂事殊。近日青州報烽火,家家應系辟兵符。
琴奏南薰五月風,江南氣候總應同。不知江畔如花女,幾隊仙裳上畫艟。
又是分蒲擷艾辰,年光容易誤游人。誰憐范蠡湖邊渡,不見江南五月春。
五彩蘭橈滾浪飛,擊鼉舟子碧霞衣。中流亂入鮫綃室,親見龍王愛女歸。
梅磯晚泊醉名娃,裊裊新腔出縫紗。歸棹石尤風浪逆,隔船喚買素馨花。
海戲江南天下稀,朝朝競斗水龍飛。鳴鉦一詫千橈舉,采喝中流奪錦歸。
蘭舟龍舸滿城隅,最是時平樂事殊。近日青州報烽火,家家應系辟兵符。
五月南風吹拂,琴音奏響,江南各地氣候大致相同。不知江邊那些如花似玉的女子,有幾隊穿著美如仙裳的衣服登上了畫船。又到了分蒲草、采艾草的端午時節,時光匆匆,容易讓游子迷失。誰會憐惜范蠡湖邊的渡口,竟不見江南五月的春光。五彩的船槳劃動,船在浪中飛馳,劃船的船夫身著碧霞色的衣服。船行到江心闖入如鮫綃般的水色中,好似親眼見到龍王的愛女歸來。傍晚在梅磯停泊,與美貌女子同醉,輕柔的新曲從縫衣聲中傳出。返程時逆著石尤風,隔著船聽到有人叫賣素馨花。江南的水上嬉戲天下罕見,每天都競相賽龍舟。鉦聲一響千槳齊舉,眾人在江心歡呼著奪錦而歸。蘭舟龍舸布滿城邊,太平時期的樂事真是特別。近日青州傳來戰事消息,家家都該系上辟兵符了。
午日:端午節。范蠡湖:在浙江嘉興。南薰:指《南風歌》,相傳為虞舜所作,有“南風之薰兮”句。分蒲擷艾:端午習俗,分插菖蒲、采摘艾草以驅邪。蘭橈:裝飾華美的船槳,代指船。鼉:揚子鱷,這里指船首畫有鼉形的船。鮫綃室:指水中,傳說鮫人所織的綃叫鮫綃。名娃:美女。石尤風:逆風。素馨花:花名。鉦:古代樂器,行軍時用。辟兵符:古代認為佩戴可避兵災的符箓。
此詩創作時間應在有戰事發生時,從“近日青州報烽火”可知當時青州有戰事。詩人在端午節路過范蠡湖,看到江南端午熱鬧的場景,聯想到遠方的戰事,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復雜情感。
這首詩描繪了江南端午的熱鬧景象,展現了當地的風土人情。詩中既有對太平生活的贊美,也因戰事消息而流露出憂慮,反映出當時社會的不穩定,在文學上生動地記錄了特定時期的生活畫面。
不用嗟搖落,春風在習家。
天山三丈雪,猶作滿籬花。
疾風吹勁枝,寒月照冷艷。
獨抱歲寒心,林深人不見。
何處秦關杳,扁舟日夜程。
云低江樹合,水漲石磯平。
帆掛秋風影,篷敲夜雨聲。
天無南北雁,何以慰羈情。
曾留宋玉舊衣裳,
云雨巫山枉斷腸。
不為傍人羞不起,
夜來新惹桂枝香。
武氏竊神器,禍心久包藏。愛子幽別宮,他族稱天潢。
神功閏十月,國老同平章。次年三月間,召還盧陵王。
史官所紀載,從容仍慨慷。櫛風沐雨勞,定鼎繇文皇。
遽移而之他,毋乃天意傷。姑侄與母子,孰親須揣量。
千秋傳子孫,廟食垂無疆。未聞侄天子,為姑立蒸嘗。
至性相感悟,反周復為唐。取日于虞淵,咸池洗其光。
潛授與五龍,夾之以飛翔。時賢意我公,委蛇別有長。
淫奴可比肩,北面嫵媚娘。浴蘭莫振衣,彈冠毋沐芳。
至人貴同塵,繞指百鍊剛。君子曰不然,論世可得詳。
先是被羅告,考掠神揚揚。大周革命初,萬物新鋒铓。
舊臣反是寔,誅戮分所當。皇天后土臨,牽引何肺腸。
被面血淋漓,觸柱頭顱強。廷諍守丹陛,屢試于危亡。
紆徐濁河中,清濟流不妨。奮起北斗南,獨步誰頡頏。
曷當任術數,破觚刓其方。權者衡重輕,道非反經常。
與其鳧泛泛,吾寧駒昂昂。
子去臨民社,公私必小寬。
皆云官似水,誰道縣如灘。
村絕追胥跡,溪無督賦瘢。
自從陳李后,古調少人彈。
一萬五千日,只如推桔槔。蠹心癡脈望,鳥計妙寒號。祝髀生?肉,開胸驗膽毛。知消幾量屐,能不絕山濤。
約略生來事,十年一轉輪。深源寧作我,燭武不如人。登塔畏天逼,下坡愁路親。何妨為弱仕,強以贈吾身。
亦復何滋味,如蚊咂鐵衣。戰能肥卜子,舌已爛王晞。自叫一鵝出,甘隨六鹢飛。豈容又十載,方誓墓知非。
官閒彌玩日,仙館恣龍癡。老信須能報,童心面不知。柘枝久已厭,竿木聽相隨。年壽是吾事,胡咨唐舉為。
春產不貪春,為厭春花泛。
睡到深秋夢始回,素影翻春艷。
意賞逐時新,舊事誰能占。
解轉春光入酒杯,萸菊誰云欠。
別夢依依到謝家,
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
猶為離人照落花。
棲遲野墅負聊珂,昨夜輕寒淩曙河。
蔬圃雜花秋色滿,豆棚深葉雨聲多。
高堂且喜年如許,四海休夸志若何?
為念征人早晚至,前書已報渡滹沱。
雕胡炊飯芰荷衣,
水退浮萍尚半扉。
莫為風波羨平地,
人間處處是危機。
碧海烽煙起,青山轉戰長。
千夫齊瞰敵,一死為勤王。
鐵騎悲秋草,金戈泣曉霜。
猶馀英爽在,時護水西鄉。
文宗韓吏部,詩學杜參謀。
馀子焉能浼,吾徒別有愁。
潮陽寧遠謫,補闕肯中留。
往事驚棋局,馀生付酒樓。
山圍江暮。天鏡開晴絮。斜影過梨花,照文星、老人星聚。
清樽一笑,歡甚卻成愁,別時襟,馀點點,疑是高唐雨。
無人知處。夢里云歸路。回雁曉風清,雁不來、啼鴉無數。
心情老懶,尤物解宜人,春盡也,有南風,好便回帆去。
勿于中路事空王,
鉆火還須金色光。
燒卻三千并世界,
死中得活也無方。
萬縷晴絲夾道春,一齊排著送征輪。比來青眼垂垂老,厭見馳驅冠蓋人。
青袍年少太風流,自到陽關動客愁。閱盡炎涼芳性倦,不因淪落亦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