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菊
不用嗟搖落,春風在習家。
天山三丈雪,猶作滿籬花。
疾風吹勁枝,寒月照冷艷。
獨抱歲寒心,林深人不見。
不用嗟搖落,春風在習家。
天山三丈雪,猶作滿籬花。
疾風吹勁枝,寒月照冷艷。
獨抱歲寒心,林深人不見。
不必感嘆花草凋零,春風會來到習家那樣的地方。天山積雪厚達三丈,菊花依然如滿籬繁花般綻放。狂風勁吹著堅韌的花枝,寒月映照出冷艷的花朵。它獨自懷著耐寒的心意,在幽深樹林中無人看見。
嗟:感嘆。搖落:指草木凋零。
習家:晉代習氏家族,這里泛指高雅閑適之地。
勁枝:堅韌的花枝。
冷艷:形容菊花的高雅、冷傲。
歲寒心:耐寒的心意,常用來比喻人堅守節(jié)操。
具體創(chuàng)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困境或污濁的社會環(huán)境中,借賞菊來表達自己堅守內心操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菊花的高潔堅韌,突出特點是以景托物、借物抒情。它展現(xiàn)了詩人的高尚情操,在詠菊詩中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丹穴翩翩紫鳳雛,幾年文彩照江湖。觀光上國吳公子,屏跡南園楚大夫。自古荊山無棄玉,只今滄海有遺珠。秋風定卜重相見,出處悠悠得細圖。
空山一夜雨傾盆,起曉野溪添漲痕。激浪穿巖移竦石,盤渦抱樹嚙危根。隨風吞吐煙騰谷,隔嶺咆哮聲到門。造化殷勤更畫面,自當勾捉到詩魂。
布帽春逢思轉孤,祇饒身在各江湖。歸時五馬今馀幾,病后雙魚肯念無。留客可仍傾若下,著書應否號潛夫。如論庾信窮愁骨,總得秋風也未蘇。
水宿初疑枕有霜,自敲柘火爇新香。驚波煮石聞山語,寒浦游云到客床。夢向素鷗聯(lián)渚氣,心隨紫葉濕煙光。搖搖蘭艇輕于葉,只有秋情滿錦囊。
不見茅齋舊隱君,繞溪煙樹暮紛紛。斷橋水滿無人渡,誰向青山管白云。
桃花浪里泊扁舟,草草相逢恨莫留。一自春風來折簡,幾番夜月獨登樓。塵蹤偃蹇長懷舊,蓬鬢蕭疏又見秋。為報故人安好在,身閑不負遠公游。
不應明時鵠板書,可能終老傲唐虞。神仙見說須陰德,肯為蒼生一出無。
使君西問玉關游,關吏應知紫氣流。三晉莫云停漢節(jié),七陵斜日攬吳鉤。馬回塞北青楓老,人到湘南紫橘秋。一醉洞庭明月里,可能不動薊門愁。
狹徑穿山腹,盤盤雄歷此。吳王三千劍,意以是為砥。鐵髓積廣面,歲久色尚紫。石槩奇窾竅,此以平為美。坐閱今古人,當不知千幾。集坐畢一時,僔僔嫌如市。況乃實不及,千名何以始。準彼釋氏誕,萬億未為恥。俗驚少攝多,走觀信而喜。我登紀夜吟,其面月如水。楊子時莫偕,清篇觸倡起。歷歷到以意,不游與游比。語語盡括石,石舉在詩矣。使石尚化玉,倏忽鬼入耳。玩之靈光生,戛之雅音倚。氣復蒸春云,詩又在石里。瑟縮愧我辭,荊棘礙步履。自笑邯鄲人,胡為強追擬。
別館依泉石,方舟集俊英。陳詩吳季子,講業(yè)魯諸生。云樹空中影,笙歌水上聲。回橈應已夜,山月好相迎。
池塘過雨水生漪,倚檻觀魚自悅怡。長日似添詩有趣,故人因為病相知。涼風忽過簾鉤動,午箭初長刻漏移。何處榴花照人面,隔墻紅過兩三枝。
太守遺蹤半綠苔,廟門猶倚碧山開。競傳梅福登仙去,恐向桃源避世來。棲鶴長松無鳥宿,鎖蛟深穴有人猜。何當載酒窮幽討,杖屨應須約我陪。
西郊辟地搆名堂,絕勝南村小柳莊。得意四時從嘯詠,讀書萬卷保行藏。雕胡米滑甘于粟,萵苣苗肥綠似秧。野飯菜羹皆適口,一真滋味靜中長。
衡陽初失伴,歸路遠飛單。度隴將書怯,排空作陣難。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殘。不共鳧鸑宿,蒹葭夜夜寒。
憂患馀生矣。縱齊傾,錢塘湖水,奇羞難洗。欲返江東無面目,曳尾涂中當死。恥說與,衡門墻茨。親見桑中遺芍藥,學青盲,假作癡聾耳。姑忍辱,毋多事。匈奴未滅家何恃。且由他、鶯鶯燕燕,私歡彌子。留取吳鉤拚大敵,寶劍豈能輕試。殲小丑,自然容易。別有戴天仇恨在,國倘亡,妻妾寧非妓。先逐寇,再驅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