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問 其十三 舜禹
帝舜生于姚丘兮,地近夷而居東。母握登感天瑞兮,漾祥光于大虹。
歷山其所耕稼兮,陶漁皆有遺跡。二女降于媯汭兮,百官備而景從。
大禹巡于釜山兮,會群臣而計功。執玉帛者萬國兮,戮后至之防風。
托菲飲以名泉兮,鑿了溪而宅土。發金簡于石匱兮,藏秘圖于山中。
望邑名夫虞姚兮,山靈護夫禹穴。儼廟貌于千古兮,遺化被于無窮。
繄帝王之所在兮,宜風俗之近古。習孝悌與勤儉兮,亦好遜而上忠。
客曰于戲大哉兮,又何可以比隆。然有為者亦若是兮,豈無與舜禹之事同。
帝舜生于姚丘兮,地近夷而居東。母握登感天瑞兮,漾祥光于大虹。
歷山其所耕稼兮,陶漁皆有遺跡。二女降于媯汭兮,百官備而景從。
大禹巡于釜山兮,會群臣而計功。執玉帛者萬國兮,戮后至之防風。
托菲飲以名泉兮,鑿了溪而宅土。發金簡于石匱兮,藏秘圖于山中。
望邑名夫虞姚兮,山靈護夫禹穴。儼廟貌于千古兮,遺化被于無窮。
繄帝王之所在兮,宜風俗之近古。習孝悌與勤儉兮,亦好遜而上忠。
客曰于戲大哉兮,又何可以比隆。然有為者亦若是兮,豈無與舜禹之事同。
帝舜出生在姚丘,此地靠近夷族且位于東方。他的母親握登感應上天祥瑞,大虹閃耀著祥光。歷山是他耕種莊稼之處,制陶和捕魚都留下遺跡。堯的兩個女兒下嫁到媯汭,眾多官員恭敬追隨。大禹到釜山巡視,召集群臣統計功勞。手持玉帛前來的有萬國諸侯,斬殺了遲到的防風氏。以清淡飲食聞名的泉水,開鑿了溪而開辟土地。從石匱中取出金簡,把秘圖藏在山中。這里的城邑以虞姚為名,山神守護著禹穴。廟宇莊嚴歷經千古,遺留的教化無窮無盡。這里是帝王所在之地,風俗應接近古樸。人們習孝悌、尚勤儉,喜好謙遜且崇尚忠誠。客人說:“啊,多么偉大啊,又有什么能與之相比。然而有作為的人也能如此,難道沒有和舜禹一樣的事跡嗎?!?/p>
姚丘:舜的出生地。
握登:舜的母親。
歷山:傳說中舜耕種的地方。
二女: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媯汭:水名,舜所居之地。
釜山:山名,大禹會諸侯計功之處。
防風:傳說中古代部落首領,因遲到被大禹斬殺。
了溪:地名。
金簡:傳說中大禹得到的天書。石匱:藏金簡的石箱。
虞姚:指舜的相關地名。
禹穴:大禹的葬地。
繄(yī):句首語氣詞。
于戲(wū hū):同“嗚呼”,感嘆詞。
此詩創作背景或許是作者有感于當地與舜禹相關的歷史傳說和文化遺跡,當地保留著與舜禹相關的風俗傳統,作者借此詩表達對古代圣王的敬仰和對當地文化的贊美。
主旨是贊美舜禹的功績和當地古樸風俗。特點是用典豐富,展現歷史文化。在文學上豐富了地域文化詩詞的內容,體現古人對圣王的尊崇。
春游好,最好白堤邊。
淺草泥松靴鳳涴,落梅風急紙鳶顛。
裙帶一絲牽。
大樹交柯如斗虬,小樹列岸人對愁。
清空無繩系孤鏡,湛湛欲墮鳊魚舟。
蒼山數轉坐超忽,溪光沙色望不歇。
但添葭葦綴菰蒲,便抵吾鄉練潭月。
無量壽佛金色身,
光明普照群生類。
勤修智者系心觀,
諸佛現前同授記。
曲曲筠闌雨乍乾,拍湖風釀海棠寒。不知鄉思添多少,寬盡黃金舊帶鞶。
官署紅梅著花便,傷于雪憮然有述。因贈提學張靜峰,僉憲謫廣東提舉。
胭脂的的照疏林,蝶冷蜂寒春未深。一夜無端風雨橫,朝來多少惜花心。
高臥不知愁。報道瓊瑤已滿樓。分付侍兒休拂拭,須留。簾外冰條似玉鉤。
莫去泛扁舟。瀟灑應無我一流。向日豪懷依舊在,能酬。詩滿濤箋酒滿甌。
皇朝職任大中丞,簡命親承嶺表行。
導列五花新節鉞,胸藏數萬舊戎兵。
山迎風采蠻煙凈,人樂耕耘蜑雨輕。
交廣自從君去日,更無邊報到春明。
誰識人間顧古泉,幅巾藜杖亦神仙。令兄園柳黃鸝語,春草青青喚阿蓮。
荷葉荷花骨節香,雨絲微點已生涼。疏簾清簟看棋罷,飛起鸕鶿上石梁。
古松懸瀑掛清秋,分付人間百道流。半壁明霞一藤杖,夕陽為我小勾留。
只應湖面種芙蓉,莫怨開遲霜正濃。到得此花搖落后,寒松晚翠欲成龍。
中心橫大江,兩面疊青嶂。
江山相夾閒,何人事吟放。
半鐏岸幘坐,永日開舲望。
孤棹已夷猶,數峰更清尚。
危影倒波底,凝嵐浮水上。
鳴鷺答猿啼,樵歌應漁唱。
并生泉石心,堪愧庸俗狀。
一自嘉禾見,于今歲幾多。
飛騰公可那,流落我如何。
舊說金能點,今成鏡失磨。
未甘終痼疾,還復向醫和。
落盡桃花梅子英,
一枝霜雪自光榮。
猛憐夜月紛紛影,
頻聽秋風細細聲。
梅馀傲雪香,柳欲搖金絲。隆冬如許清,真宰渠物私。居然風景殊,鐘此賢杰姿。
政須鴻鈞播,天意扶民彝。斯文不于政,體用方殊觀。頗聞罷謀曹,渠肯先學官。而公獨古意,首欲尊儒冠。
果哉此道振,善俗良非難。湘俗日窳敝,嗜惡甘如飴。良心豈初然,物欲或迫之。經正則民興,靡事窮誅夷。桑麻遂生業,四海治可推。
伊洛有真派,淵源洙泗宗。蜀張日益遠,言行將無同。于公見事業,吾黨知適從。坐令千載下,竟識儒者功。
欲壽人之情,而仁獨也正。有能用其力,盡性以致命。公誠格物意,心靜無不敬。卻笑彼談仙,區區較功行。
心想就澄澹,老去方自茲。
為樂愛佳節,歡涂多所懷。
來日豈不給,過此情已違。
亦復惜無因,廢時又可哀。
天與一日閒,重以數子諧。
霏微息還作,榴花紅綴枝。
入林苦黏屨,縱飲徒沈迷。
門前即溪上,笠釣意亦宜。
得魚非我必,藉攄山水期。
雨細容小住,甚便收筒回。
夷齊死于名,蹠蹻死于利。
一笑古來人,多為名利系。
古人已矣醉埃塵,不如飲酒全吾真。
酒酣夢入醉鄉去,忽復撈月滄江濱。
覺來不問此何日,一聲長嘯通天津。
春游好,最好妙蓮臺。
莎徑七盤緣塔上,松門八寺進香來。
鄉里被人猜。
養性宜蓬徑,幽偏絕俗埃。
塵情刪故蘗,靈蘊茁新荄。
風起防蕉葉,人過惜蘚苔。
靜中時有會,小酌對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