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游龍門十絕 其七
稻花秋晚蟹洗手,
薺菜春初餳膠牙。
筑底空山誰辦此,
留君只有石邊茶。
稻花秋晚蟹洗手,
薺菜春初餳膠牙。
筑底空山誰辦此,
留君只有石邊茶。
秋末時節稻花飄香,螃蟹肥嫩可以洗手后品嘗;初春時候薺菜鮮嫩,還有黏性的麥芽糖黏牙。在這寂靜的深山里誰能準備這些美食呢,能挽留您的只有石邊的茶了。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蟹洗手:意思是洗手后品嘗螃蟹,形容螃蟹美味值得認真對待。
餳(xíng):飴糖,一種黏性的糖。膠牙:指吃餳糖黏牙。
筑底空山:指幽深寂靜的深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游覽龍門山時,被山中寧靜的生活和自然景色所打動,在與友人的交往中創作此詩,表達山居生活的愜意和對友人的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山居生活的美好,突出了其寧靜質樸的特點。以美食和茶來體現生活情趣,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平凡生活的細膩感受和獨特表達。
一夜溪西喚客船,黎明十里走平川。塵泥未辦湖山腳,更要長齋古佛前。
渡水穿云已借書,蠅頭一日五千馀。東家居士應憐我,白首那堪又徙居。
未暇云山圣處行,茲游已復慰平生。故林猿狖吾知識,木落霜枯也不爭。
向身方始出埃塵,
造化功夫只在人。
早使亢龍拋地網,
豈知白虎出天真。
綿綿有路誰留我,
默默忘言自合神。
擊劍夜深歸甚處,
披星帶月折麒麟。
自從南岳來雪竇,
二十馀年不下山。
兩處居庵身已老,
又尋幽谷養衰殘。
莽莽泱泱,三面紅旗,萬里江山。況神州六億,陶堯鑄舜;同盟四海,玉孰珠槃。壯志凌云,赤心捧日,浩蕩東風入漢關。抬望眼,有巍峨燈塔,朗照人間。
相期倒挽狂瀾,任百險千艱只等閑。看古巴鐵打,大雄無畏;亞非飆發,獨立何慚。正氣排山,中流擊楫,逝者如斯總不還。春又到,聽天雞報曉,萬戶開顏。
天涯獨客久不歸,晝思夜夢如無依。
豈知磧雁有常候,秋南春北來去飛。
一行乍見落日遠,數聲或度重云遲。
去年江淮水淹溢,十室九戶民苦饑。
心知稻粱謀不易,嗟爾何處銜蘆肥。
幸因地暖避冰雪,得返朔塞鳴毋悲。
東風二月花發時,走馬亦有游俠兒。
酒壚飲罷出門笑,弓箭在腰何所之。
莫以清曹樂,當分圣主憂。升沈歸一視,功罪屬千秋。
指日趨青瑣,朝天念白頭。他時登將相,不必計恩仇。
春風隨意柳條新
采藥攤書寄此身
休怪白云封不住
桃花原是惹漁人
隔墻花氣隔墻風,
知是釵叢是露叢。
妝罷定應重顧盼,
語來光認獨朦朧。
能教妒女甘居殿,
羞對癡郎驗守宮。
行過曲闌還佇立,
水晶簾罥玉蓮蓬。
鏡曲重攜杖,
京都再及門。
詩書窺梗槩,
耳目竟煩昏。
怊悵身何極,
蹉跎意獨存。
長途風雨晦,
十駕謇追奔。
已說歸途近,
如何歸夢頻。
稚兒常屈指,
小婦轉含顰。
落帽發非舊,
題糕句正新。
西園萸菊在,
曾否憶游人。
憶昔維舟湘水曲。露浥芳蕤飄遠馥。褰裳徐步踏晴沙,東一簇。西一簇。盡日徘徊看不足。
嘆息光陰如轉轂。老去觀圖揩病目。花絕俗。葉絕俗。想像王孫清似玉。
公子才華偏蘊藉。九畹春光生筆下。幻成花葉恰如真,他看罷。咱看罷。不信根苗原是畫。
醉眼摩挲驚復訝。端的人能移造化。風不謝。雨不謝。一任卷將堂上掛。
青山題遍粵中詩,
江左風流總在茲。
渡海亦知尋此地,
倚樓同是憶當時。
舊鄰不忍重聞笛,
別墅何緣更奕棋。
寂寞忽談徐孺子,
其人如玉久相思。
小小青松未透欄,
枝枝葉葉傲霜寒。
如今正好低頭看,
異日沖霄仰望難。
欲問天高天不知,
千聲血淚暗中垂。
人間無意心灰甚,
明月當空照冷閨。
彈指秋來,已矣荀香,蘭房罷薰。悵官齋寄榻,三春藥里,貧家賃廡,廿載飆輪。象服空埋,牛衣宛在,至竟黔婁是恨人。重回首,話凄涼舊事,夢去無痕。
依然華屋生存。恰近隔、山丘只一塵。看流光過眼,何今何古,摶沙放手,誰幻誰真。末路榮華,他鄉骨肉,自閉重泉杳不聞。傷心語,但人生到處,天道休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