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錢啟新先生麗澤堂即事
寒沖孤棹氣方嚴,入座陽和頓覺添。誼重師資真聚萃,年忘少長各鳴謙。乾坤欲發千秋秘,亥子先開七日占。自恨皋比參侍晚,從前妙義乞重拈。
潔凈精微易教嚴,紛紛未免畫蛇添。童蒙初筮真求益,先覺無勞過自謙。一念慊欺應有辨,六爻兇吉莫徒占。不知未畫羲皇意,當下如何信手拈。
寒沖孤棹氣方嚴,入座陽和頓覺添。誼重師資真聚萃,年忘少長各鳴謙。乾坤欲發千秋秘,亥子先開七日占。自恨皋比參侍晚,從前妙義乞重拈。
潔凈精微易教嚴,紛紛未免畫蛇添。童蒙初筮真求益,先覺無勞過自謙。一念慊欺應有辨,六爻兇吉莫徒占。不知未畫羲皇意,當下如何信手拈。
寒冷的氣息沖擊著孤舟,氣氛正顯得嚴峻,進入座中,溫暖的感覺立刻增添。師生情誼深厚真可謂人才匯聚,不計較年齡長幼各自謙遜發言。天地間欲要揭示千年的奧秘,從亥時到子時先開啟七日的占驗。只恨自己參與講席侍奉太晚,從前的精妙義理懇請重新指點。《易》教講究潔凈精微十分嚴謹,紛紛議論難免有畫蛇添足之嫌。孩童啟蒙初次求卦真是為了增益,先覺者不必過度自謙。心中一念的滿足與欺騙應有明辨,六爻的兇吉不要空自占算。若不理解伏羲未畫卦前的本意,當下又如何隨意指點。
麗澤堂:錢啟新先生的講學場所,'麗澤'出自《周易·兌卦》'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指朋友互相切磋。
師資:老師與弟子,此處指講學中的師生群體。
皋比(gāo pí):虎皮,古代講學者坐皋比,代指講席。
亥子:干支記時,亥時(21-23點)、子時(23-1點),此處泛指夜間講學時間;七日占:《周易》有'七日來復'之說,指陰陽循環之理。
潔凈精微:出自《禮記·經解》'絜靜精微,《易》教也',指《周易》教導人內心純凈、思維精深。
六爻:《周易》每卦六爻,象征事物發展的六個階段。
羲皇:伏羲氏,傳說中始創八卦者。
此詩為作者參與錢啟新先生麗澤堂講學時所作。麗澤堂是錢氏講學、師徒切磋之地,詩中'誼重師資''童蒙初筮'等句反映了當時師生共研易學的場景。作者因未能早參講席而遺憾,故懇請先生重述妙義,體現了晚明學者重視學術傳承、師徒共研的風氣。
全詩圍繞麗澤堂講學場景展開,前半描繪講學氛圍與對師者的推崇,后半探討易學義理,強調'潔凈精微'的為學態度與明辨'慊欺'的修德要求。既展現了晚明講學活動的生動圖景,又體現了作者對易學本質的深刻思考。
大雨嘩然落,充塞乾坤滿。閃電破空飛,若天張巨眼。朗然照大地,一瞥迅復掩。英雷號奔馳,怒發如狂犬。自南倏及北,勢若有追趕。我臥空園中,心身兩怠倦。獨處萬驚聳,耳目不能眩。浮世繁萬象,爭奪固喘喘。虛空何物邪,乃亦窮蠻悍?豈真天地間,只是利名畹?遙遙巴陵城,潑雨亦當濺。中有少年人,適開生日宴。嗟雨隔路途,悵想莫能踐。精神不可拘,渺入玄冥遠。
去去來來年復年,中天玉兔又重圓。寒潭秋水渾如舊,對戶青山不似前。筇杖扶僧從頂下,游船載酒放歌還。相逢莫問滄桑事,兩度登臨歲月遷。
壯志風云苦郁沈,春寒底事更相侵。折腰未有陶元亮,買嶺何如支道林。湖海性情愁浩浩,杏花消息思愔愔。紅絲纖細金弦折,歷劫猶同爨下琴。
王子喬,好神仙。吹笙駕白鶴,遨游上青天。青天一去三千年,七月七日緱山巔。下士慕之空爾憐,寧知有氣凝丹田。
碧玉峰前榮壽堂,高年慈母被恩光。霞文帔映童顏潤,珠翟冠籠鶴發長。天祿分來春釀酒,錦衣歸去晝稱觴。應知罔極真難報,孝道相期更顯揚。
羅綺生香散隱霞,春光不讓五侯家。東風二月蘇堤路,樹樹桃花間柳花。
山光嵐影深深見,暮雨朝云事事非。兩岸秋光留不得,杜鵑聲里一舟飛。
上通建德下當涂,千里江湖繚一圩。本是陽侯水精國,天公敕賜上農夫。
鐵冠仙史隱城隅,西近平疇宅一區。準例公田多種秫,不教詩與敗催租。秋成爛煮長腰半,春作先驅丫髻奴。鼓腹年年歌帝力,不須祈谷幸操壺。
馬首千峰翠郁蟠,掌中六合握成團。天生龍虎真形勢,付與英雄萬國安。
胡弦輕軋語星星,破入《甘州》便淚零。一種尊前沉醉客,解聽爭似不曾聽。
彼何人兮翩翩,衣白苧兮純玄。曳扶留之枯枝,若將去而復旋。虎挾乙以誰威,龜藏六而自全。合歸休乎吾土,寄蘧廬以天年。
翠竹離離一徑分,石床清思渺秋云。寫成唐宋新圖障,識得商周古篆文。金縷詞工春欸乃,寶爐香熱晝氤氳。舊時雅致今何似,坐對靈山若識君。
滄浪池上水,無日不東流。披竹尋幽徑,攜壺趁小舟。雜花分兩岸,叢樹掩雙丘。旭日金波亂,微風碧霧收。登臨增慷慨,笑語漫夷猶。野老閑相過,漁人自對謳。芙蓉晴彩落,菡萏晚香浮。樂事連長句,忘機狎眾鷗。時逢采芹士,為說故園秋。翠影侵棋局,晴光漾酒甌。醉深偏繾綣,義合愈綢繆。席故儒官冷,堂升弟子優。年華欺短發,霜落暗征裘。畫鹢行將去,驪駒唱未休。柳疏縈馬首,帆飽出江頭。別思隨煙浪,懸懷倚柁樓。山昏云盡宿,林暮鳥相投。今夜中吳月,分光照薄愁。
天上張公子,人間第一流。浮云狨覆座,愕夢玉成樓。草蔓湖陰宅,松封曠口丘。忠魂招不返,欲問楚江頭。志氣周瑜俊,謀謨賈誼嘉。早先天下士,共服驥中驊。瞬息桑田改,傾摧岳柱斜。傷心大手筆,零落紫薇花。忤世無如我,知音獨有君。時陪文字飲,議殄犬羊群。未脫云間戍,先修地下文。天心終吝此,不復更從軍。近別逾旬朔,俄傳訃問來。初疑馀子謗,漸沸使人猜。竟作青黃木,終成怨怒雷。數行衰淚盡,吾意獨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