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次筠鄰主人詠絮原韻
倦繡停針,攤書小臥,流鶯恰恰殷勤。東風簾幕,春老餞花魂。最是韶光難系,渺茫茫、來去無痕。無端底,風前弱絮,也會自紛紛。
顛狂飛不定,惱人情緒,暗度朝昏。惹秋千紅索,風月柴門。零亂沾茵落溷,無憑準、勾起愁根。天涯路,千團晴雪,飄舞過鄰園。
倦繡停針,攤書小臥,流鶯恰恰殷勤。東風簾幕,春老餞花魂。最是韶光難系,渺茫茫、來去無痕。無端底,風前弱絮,也會自紛紛。
顛狂飛不定,惱人情緒,暗度朝昏。惹秋千紅索,風月柴門。零亂沾茵落溷,無憑準、勾起愁根。天涯路,千團晴雪,飄舞過鄰園。
厭倦刺繡停下針,攤開書小睡一會兒,黃鶯啼叫得十分殷勤。東風拂動簾幕,暮春時節在為落花的香魂餞行。最是美好春光難以挽留,茫茫然,它來和去都沒有痕跡。無緣無故地,風中的柔弱柳絮,也紛紛揚揚地飄飛起來。它瘋狂地飛舞不定,惹人煩惱的情緒,暗暗地度過了朝朝暮暮。它撩動了秋千的紅索,縈繞在柴門前。它零亂地有的落在茵席上,有的掉進糞坑里,沒有個準頭,勾起了人的愁緒。天涯路上,一團團如晴雪般的柳絮,飄舞著飛過了鄰家的園子。
恰恰:形容黃鶯啼叫的聲音。
餞花魂:指暮春時節落花,好像在為花的香魂餞行。
韶光: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弱絮:柔弱的柳絮。
茵:墊子、褥子。溷:廁所,這里指骯臟的地方。
晴雪:比喻柳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詞中暮春之景可推測是在暮春時節。詞人或許在閑適的生活中,看到暮春景象和柳絮飄飛,觸景生情,有感于時光流逝、美好難留而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借暮春之景抒發時光易逝、愁緒難消之感。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將情感融入暮春的各種景象描寫中。在文學上,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
落魄文人幻想多
蝶魂栩栩起情波
不知及第人歸去
路過邯鄲夢若何
寺自高齊辟,山從岱岳盤。云霞千嶂曉,風雨萬松寒。路繞泉聲入,花分鳥道看。忽聞鐘磬發,作禮叩旃檀。
為訪名山勝,來參梵帝筵。煙霞圍寶地,龍象擁諸天。喻法曇花落,翻經貝葉傳。朗公今化石,不轉謁金仙。
春陰連岳麓,法界滿祗林。巨壑浮云細,懸崖白日深。野僧閒入定,山鳥靜多音。幸共齊年侶,同皈出世心。
雙峰最高頂,倚杖白云扉。樹杪看人出,山坳送鳥飛。鐘聲眾壑滿,香靄下方微。三觀憑闌得,因風欲振衣。
曾記臨吳十二年
文風人杰并堪傳
予懷常念窮黎困
勉爾勤箴官吏賢
烈風豎鱷濤,白日江天暝。
但聞松柏聲,不見松柏影。
夜雨濕流螢,遠山互明滅。
千古此戰場,精光無復歇。
幾陣金風送響,誰家玉臂生寒。霜里聲聲聽斷續,攪愁驚夢無端。催得樓頭刀尺,工夫徹夜難覓。
共月敲來漏水,隔林傳去溪喧。惹起羈人無限恨,故鄉極目關山。何事年年輕別,卻令遠念衣單。
山人自號大盧君
綠茗清泉臥白云
笑殺餔糟啜醨客
尚留名姓世間聞
問水尋山樂不疲,林泉佳處易忘歸。
偶招僧侶談秋雨,便折芭蕉記舊詩。
陶靖節為名處士,郯夫子是老經師。
幾回欲訪幽人跡,花落空山雪滿溪。
蕭蕭風雨急還休,
無數倉官立道周。
多少詩情渾漫興,
煙云不隔四山秋。
人去也,
人去短長亭。
卻向君前佯忍淚,
不因別后始關情。
無計阻征程。
板子磯邊江水深,
青楓搖落氣蕭森。
霜華暗染勞人鬢,
帆影孤懸獨客心。
風定寺明煨芋火,
月斜港斷搗衣砧。
浮生片刻清涼境,
試向中流鼓素琴。
不到家山二十春,
康強又度古稀旬。
怕因鄉飲推三老,
認作當年絳縣人。
逐臣西去楚云長,猶有音書到帝鄉。莫訝開函龍氣滿,知君六月過濠梁。
憶為秋風滿敝裘,計程應醉百花洲。如何徑作瀟湘去,洲上芙蓉日夜愁。
草圣與詩馀。清韻誰如。生綃團扇倩誰書。月湛素華天似水,深院涼初。
人散晚鐘疏。后約還虛。良宵忍放枕鸞孤。要得相逢除是夢,有夢來無。
萬樹殘英委泥滓
柳花成絮獨高飛
自憐纖質無人賞
宛轉還從洛浦歸
昔年曾聽雪兒歌,
此日池塘見敗荷。
寄語鶼鶼春已去,
白蘋紅蓼奈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