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
平原風急卷輕煙,落日光寒雪霽天。
老樹槎丫垂木稼,童山層疊接梯田。
神祠舊識曾三宿,客路重經又五年。
差喜宵來無候吏,間搜壞壁錄詩篇。
平原風急卷輕煙,落日光寒雪霽天。
老樹槎丫垂木稼,童山層疊接梯田。
神祠舊識曾三宿,客路重經又五年。
差喜宵來無候吏,間搜壞壁錄詩篇。
平原上狂風呼嘯,卷著輕煙,落日的寒光灑在雪后初晴的天空。老樹枝丫交錯,掛滿了冰凌,光禿的山巒層層疊疊,連接著梯田。我曾在那座神祠住宿過三次,如今重走這條客路,已經過去了五年。讓我略感欣喜的是,夜晚沒有官吏來打擾,我有空搜尋破敗墻壁上記錄的詩篇。
霽:雨雪停止,天放晴。
槎丫:形容樹枝歧出的樣子。
木稼:指樹枝因寒冷或霜雪而形成的冰凌。
童山:沒有樹木的山。
差喜:略感欣喜。
候吏:迎候官員的小吏。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客路重經又五年’可推測,詩人在時隔五年后再次經過句容,或許是在旅途中,結合當時冬日的景象和自身經歷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記錄旅途經歷和心境,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通過冬日景色烘托出時光流轉的滄桑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記錄。
一夜妒花風。吹過欄干第幾重。何事封姨情太薄,匆匆。零落深叢與淺叢。
春冷逼房櫳。曉起開簾掃落紅。風勢未停天又雨,濛濛。亂卷飛花小院中。
聚散真無定,離愁積未刪。
故人萬里外,樹色一圍間。
風雨江南道,云煙海上山。
相違忽相憶,行處淚痕斑。
意外勞相訪,
秋風人正閑。
喜深無一語,
驚定始開顏。
款款悲霜鬢,
遲遲話故山。
長安非昔日,
莫畏鶴書還。
繆悠此投閒,邂逅如得請。終日對林僧,是樂非世境。千秋紙上塵,萬事空中影。既往悔可追,無能味何永。仍幸甘露音,時時灌吾頂。
翠巖老禪和,欲退未容請。聊許隱堂人,先占廣軒境。高松有寒青,孤云無定影。草煖幽澗香,鳥啼清晝永。一笑碧云旁,未羨匡廬頂。
聊謝都城游,來赴道人請。冥懷麋鹿群,回首冠蓋境。潨瀉泉石聲,蕭森松檜影。風帽何妨頹,藜徑敢辭永。還聞鐘磬音,為我下云頂。
先生盍言歸,小子愿有請。由來陶淵明,結廬在人境。閒抱無弦琴,靜弄南窗影。勝事幾人知,高風千載永。何當理籃輿,步月下孤頂。
愿聞海潮音,幾煩檀越請。有物還有機,無心即無境。何當雪衲身,重現水月影。高臥與世疏,孤坐共夜永。時時掛西窗,溪光照霜頂。
欣聞厭冥煩,頗亦謝造請。孤鶱出塵埃,勝踐得真境。萬籟發靜音,千巖度空影。無味道終憐,有役慮真永。會當立茆茨,望子蒼岑頂。
歷觀嘉泰與開禧,
禪苑宗壇更有誰。
脩竹蒼松凜寒色,
一如問道冷泉時。
往歲桐江雨,今冬桂嶺風。疏枝饒冷蕊,孤操見春容。
絕壁孤懸影,凌寒盡著花。南荒驚一見,半醉倚天涯。
冢中夷蹠同枯骨,
身后逢干享令名。
讀遍永陽文獻錄,
可憐齰舌老司成。
何處深春好,
春深刺史家。
夜闌猶命樂,
雨甚亦尋花。
傲客多憑酒,
新姬苦上車。
公門吏散后,
風擺戟衣斜。
海上三神山,虛無切太清。黃金裝宮闕,白玉三重城。
非絲復非竹,音響何泠泠。誰能為此曲,無乃安期生。
鳳凰舒羽儀,玄鶴集云亭。身世在何許,耳目殊音形。
長跽謝仙翁,下界俱含情。何當三萬里,隨風送天聲。
瀑水交流山路斷,
蕭蕭孤寺半峰藏。
瓦邊紅葉墜蓮座,
窗畔昏鴉投竹房。
饑虎習聞持戒語,
濕螢分點坐禪香。
幾人到此團圞久,
為撥寒爐上石床。
六宮上直試羅衣
未聽鞭聲等駕時
且趁曉閑臨御札
官家常是下朝遲
荔浦同舟約,
經春燕不歸。
孤篷豈吾愿,
別淚滿君衣。
愛日盟心密,
餐霞世侶稀。
相期云漢外,
明德慰調饑。
快讀萍漁稿。問君家、當年笛譜,賞音多少。百尺樓頭明月滿,緣底淚痕雙照。料別恨、天涯曾抱。卻美清才兼?;?,有聲聲、琴瑟賡同調。馀韻歇,畫梁繞。
論交兩世苔岑好。怕重提、東華聯巷,雪泥留爪。卅載滄桑增感觸,知否杜鵑啼老。奈老尚、風塵潦倒。倘念故人猶有子,勉循良、最待三年報。應許夸,阿翁灶。
長日誰堪寂閉門,
青郊躡屐幾朝昏。
桃花楊柳灣灣路,
細雨微風處處村。
客肆逢春耽酒饌,
田家過社足雞豚。
漫游到處多行跡,
芳草無端記履痕。
人情甚似吳江冷,
世路真如蜀道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