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丁二仲喬 其二
荔浦同舟約,
經春燕不歸。
孤篷豈吾愿,
別淚滿君衣。
愛日盟心密,
餐霞世侶稀。
相期云漢外,
明德慰調饑。
荔浦同舟約,
經春燕不歸。
孤篷豈吾愿,
別淚滿君衣。
愛日盟心密,
餐霞世侶稀。
相期云漢外,
明德慰調饑。
我們曾約定在荔浦同舟而行,可經過春天燕子未歸(約定未踐)。獨自乘船豈是我所愿?離別之淚已沾滿你的衣襟。我們珍惜時光,盟誓心意親密;修仙之侶,世間實在稀少。相約在銀河之外的高遠之處,以美德慰藉彼此的精神饑渴。
荔浦:地名,今廣西荔浦市,此處代指約定同游之地。
孤篷:指孤獨的行船,以船篷代指船。
愛日:珍惜光陰,《左傳》有“愛日以事君”,此處指珍視相處時光。
餐霞:道家指吸食日霞的修仙之術,此處喻指高潔的精神追求。
云漢:銀河,代指高遠、超脫的境界。
明德:美德,出自《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調饑:解除饑餓,此處引申為精神上的滿足。
此詩為留別友人丁二仲喬所作,約創作于春季。詩人與丁氏曾有同游荔浦之約,然春去燕歸而約未踐,終至離別。詩中既寫離別之傷,亦通過“餐霞”“云漢”等意象,反映二人共有的高潔志趣與對精神契合的珍視,當為二人交游密切、情誼深厚時所作。
全詩以“留別”為核心,前半寫約定未踐、被迫離別的不舍,后半轉向對高潔情誼的禮贊。通過“孤篷”“云漢”等意象的轉換,將個人離情升華為對精神共鳴的追求,展現了友情超越世俗的純粹與深刻,是一首情感真摯、意境高遠的留別佳作。
花盡春闌閉草廬,從容論古寸陰馀。
漢朝興廢憑三杰,楚國存亡出二胥。
有客逃名身似葉,何人彈鋏食無魚。
安貧老衲忘年月,一枕松風夢亦虛。
衡岳高巍峨,氣象千年新。蜿蟺而磅礴,郁極斯降神。賢豪不世出,天命康時屯。翊贊中興業,度越甫與申。
憶昔文皇初,治極亂萌?。中原咸震懾,束手嗟朝紳。南山豹隱霧,洞庭龍潛鱗。忠義倏奮發,伊呂起渭莘。
脫卻方山冠,改服振振袀。縱橫江海上,飛駛萬千?。救民殷拯溺,逐賊如驅磷。剛大塞天地,奇氣一朝伸。
藎勞十六載,日月凈無塵。塵凈謝時去,浩浩心如奫。當其濟物時,高情故絕人。萬鐘祿不受,在官類隱淪。先憂忘后樂,仲淹猶非倫。
東山欣再起,位列要路津。辭榮受艱鉅,義進利則逡。長江萬里險,終歲勤周巡。思枯夜不寐,慮遠眉常顰。人謂已治安,憂患獨切身。竹柏耐冬寒,桂老性愈辛。
賤子侍公久,見灼知尤真。疾惡如秋肅,嗜善溫若春。世皆頌公義,而未悉公仁。
與公十年別,跡疏情胥親。愛我忘分位,書來何頻頻。貽我以詩句,語語肝膈陳。盛德若無有,休休一個臣。
我愧非令器,苦窳空陶甄。謬膺賢相舉,無術隆斯民。何當罷官去,隨公山水瀕。名篇歌反復,腹中如車輪。
百齡渾易盡,垂白尚浮蹤。
老樹延孤鶴,陰叢集亂蛩。
一燈寒夜雨,雙鬢暮秋容。
惓惓終何益,名山有桂松。
建節南行秋色高
主恩三尺寄西曹
便宜封事燈前檢
論決爰書筆下操
候館郊迎停海月
斑衣家慶涉江濤
稱詩誰似張公子
多少詞人待綵毫
海北閩南兩地賒,
肩輿直上楚天涯。
逢人冉問云深處,
一犬黃昏吠落花。
萬里飛來鑿空船,手剪牛皮量山川。胡語欺人殊可憐,嚇蠻之技真狡焉。
南來我策雙輪前,風聲獵獵雷聲闐。滔滔目極天海連,欲墮不墮危堞懸。
老榕根翻如鐵堅,犵鳥啾啁蠻花然。停車直上躋其巔,但見古苔繡上磚。
不見枯桑栽作田,長劍弗躍沈于淵。受降圖在生云煙,還我江山三百年。
大笑拍手問青天,其亡也忽不踵旋。宰割六合天下鞭,秦人之哀惡可蠲,以古為鑒尚慎旃。
天青涼涼山暮環,
馀映未盡血殷殷。
碧云四合曠無底,
白鳥一雙歸正閒。
雪嶺寒光蕩東爨,
夜郎遠影連西蠻。
荒岡插腳竟何事,
風土歲時俱可還。
游從每笑未經旬,
祇有為僚分已親。
自古論交何待久,
白頭往往卻如新。
佛性無南北,繇來不二門。抽衣圖得寶,酌水已忘源。大地逢人說,空山有偈存。疏鐘祇樹下,看墮聽經猿。
祖法初航日,恰從南海湄。涅槃真有信,輾轉復于茲。只履猶前度,歸根正及時。可憐同凈域,瞻拜在臨歧。
又是綠陰遮。
柳絮多情點碧沙。
謝卻海棠春老去,愁些。
寂寞秋千影自斜。
冷淡作生涯。
架底荼蘼夢尚賒。
魏紫姚黃開也未,堪嗟。
深鎖朱門富貴花。
歌聲舞影散春霞,
月殉香魂幾落花。
休恨天家無分到,
漢妃青冢落胡沙。
水底雞鳴事有無,琉璃千頃浸浮圖。眼中便覺塵囂盡,他日何煩去五湖。
落日放舟三泖西,紅霞碧浪樹參差。輞川風景還堪畫,喚取王維共賦詩。
夢破滄洲明月低,水村依約有鳴雞。江神借我天風便,墻柳枝枝盡向西。
四無市聲身燕閒,更居高明益清安。
銅瓶水冷碧井凍,冰漿飯香白雪寒。
味毋致和夏小正,仗當早歸漢從官。
此身不愿奉朝請,但愿常甘藜藿盤。
孤亭云外落,坐擁萬山秋。
海色連京口,江聲過石頭。
何人成隱遁,與子獨相求。
古寺多紅葉,誰能無事游。
幾日寒如許,梅花好在不。
汝雖甘寂寞,吾自念深幽。
靜塢無車馬,清溪足鷺鷗。
何當細扶杖,隨處小遲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