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
激石懸流雪滿灣,九龍潛處野云閑。
欲行甘雨四天下,垂髯儻遇穆王駕,閬苑周流應未還。
激石懸流雪滿灣,九龍潛處野云閑。
欲行甘雨四天下,垂髯儻遇穆王駕,閬苑周流應未還。
水流沖擊著石頭,飛懸的瀑布如雪花般灑落在水灣,九條龍潛藏的地方,野外的云朵悠閑自在。它想要為天下降下甘霖,要是它垂下胡須,倘若遇到周穆王的車駕,在閬苑四處遨游,應該就不會回來了。
激石懸流:水流沖擊石頭形成飛懸的瀑布。
雪滿灣:形容瀑布飛濺的水花像雪一樣布滿水灣。
九龍潛處:傳說中龍潛藏的地方。
甘雨:及時雨。
垂髯:垂下胡須,這里代指龍。
穆王駕:周穆王的車駕。周穆王喜好巡游。
閬苑: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作者在游覽龍潭時,被眼前壯觀的瀑布景象所震撼,結合神話傳說中龍能行雨的故事,從而創作此詩,借景抒發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這首詩主旨圍繞龍潭展開,借龍的形象表達對甘霖的期盼和對奇幻境界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運用神話傳說,營造奇幻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作風格。
屋上添高一把茅,
密泥房壁似僧寮。
從教屋外陰風吼,
臥聽籬頭響玉簫。
國西華麗占池蓮,曾記開樽奉賜錢。
幾欲漂流勞滯念,又驚紅綠映澄鮮。
主人無間容聯步,勝日何妨更買船。
滿挹香風振歸袂,更煩佳思出新篇。
泗上逢人日,
長亭許更過。
春云回白首,
客夢度黃河。
舊俗淮南異,
前賢沛國多。
至今小兒女,
猶唱《大風歌》。
逼年殘景,三九初交,東閣還凄寂。暖光晴晝,全不似、風雪來時寒色。春愁預惹,待重理、何郎吟筆。不知他、何處香來,竹外一枝先得。全身小映清池,看蝶影橫斜,粉光如拭。清姿消瘦,應未許,此際偷吹橫笛。水村山郭,想更有、千株欹側。約明朝、小酌休遲,去訪石亭消息。
菊叢香后,楓葉明時,遠棹湖邊艤。柁樓晚飯,恰相對、七十二峰煙髻。汀洲如雪,蕩詩意、白蘋香里。到六橋、秋色迎人,應向酒壚沈醉。驚心寒桂枯荷,便搖落添愁,也饒清致。冷波殘照,翻輸爾、看足淡妝西子。溪山信美,笑我亦、夢游曾記。待明年、桂起春帆,趁二月桃花水。
冷弦悽斷,鳳腔燈殘,展轉悲疇昔。竟床長簟空,對影悵望,芳音遙隔。塵昏寶鏡,更誰伴、空林蕭寂。漫疑他、寒夜清輝,還照玉人顏色。含情旋抱金徽,待別鵠重彈,蘭襟先濕。安仁憔悴,忍獨耐、薊北荒涼愁夕。瓊箋漏永,寫怨烏絲頻擘。恨茫茫、碧落黃泉,只供方諸淚滴。
清世家聲萬石參,占星岱北斗之南。
似從彪史開班掾,又溯龍門到馬談。
魯國詩書歸大雅,漢官遺從啟遺函。
擬將銀管編家譜,有道碑文豈得慚。
左掖高名自象賢,共言表海太公先。
跡因不朽堪千古,知有無涯足大年。
蘋藻并隨洙水薦,丹砂或化稚川玄。
遼城何日歸來鶴,寧待招魂宋玉篇。
恨少垂楊柳,
殷勤系玉鞍。
夕陽鴉背暖,
春雪馬蹄寒。
入世逢迎拙,
依人去住難。
癡兒啼向我,
昨夜夢長安。
村巷冬年見俗情,
鄰翁講禮拜柴荊。
長衫布縷如霜雪,
云是家機自織成。
嗟余嗜前訓,
蚤歲得明模。
中年困離索,
舊學日荒蕪。
檐角彤云欲雪天,
繩床轉側未成眠。
寒宵真覺衾如鐵,
獨客難眠夜似年。
夢待尋春蝴蝶杳,
足先警冷鷺鷥拳。
扶頭強約梅花睡,
已聽晨鐘到枕邊。
馮將軍,英名天下聞。將軍少小能殺賊,一出旌旗云變色。江南十載戰功高,黃袿色映色翎飄。中原蕩清更無事,每日摩挲腰下刀。
何物島夷橫割地,更索黃金要歲幣。北門管鑰賴將軍,虎節重臣親拜疏。將軍劍光方出匣,將軍謗書忽盈篋。將軍鹵莽不好謀,小敵雖勇大敵怯。
將軍氣涌高于山,看我長驅出玉關。平生蓄養敢死士,不軒樓蘭今不還。手執蛇矛長丈八,談笑欲吸匈奴血。左右橫排斷后刀,有進無退退則殺。
奮梃大呼從如云,同拚一死隨將軍。將軍報國期死君,我輩忍扳將軍恩。將軍威嚴若天神,將軍有令敢不遵,負將軍者誅及身。
將軍一叱人馬驚,從而往者五千人。五千人馬排墻進,綿綿延延相擊應。轟雷巨炮欲發聲,既戟交胸刀在頸。敵軍披靡鼓聲死,萬頭竄竄紛如蟻。十蕩十決無當前,一日橫馳三百里。
吁嗟乎,馬江一敗軍心懾,龍州拓地賊氛壓。閃閃龍旗天上翻,道咸以來無此捷。得如將軍十數人,制梃能撻虎狼秦。能興滅國柔強鄰,嗚呼安得如將軍!
華發相將五十年,飄飄劍佩向淮天。床頭一卷春秋學,夢里猶聞殿下宣。
夢里猶聞殿下宣,春明曾到禁廷前。錦床繡褥親王座,聽說遺經二百年。
夢里猶聞殿下宣,內庭曾記秩初筵。香粳軟飯傳恩賜,飽德謳歌既醉篇。
夢里猶聞殿下宣,曉云咫尺晉陽天。山河表里藩維壯,樂只邦家憶萬年。
夢里猶聞殿下宣,莊生蝴蝶正翩翩。詞臣識得君王意,有作應須進一篇。
憐君雙鬢已蒼浪,意氣能如客豫章。惟是長干顧新曲,有人知是舊周郎。
十載南州徐孺子,幾回梁月夢魂新。因君忽得雙魚信,一日真逢兩故人。
畫舫香車玉琯樓,
綠楊城頭是揚州。
遺民豈系隨家種,
天子風流尚口頭。
野色映湖芳,
行藏付一航。
按琴看鶴舞,
把酒對鷗嘗。
景外塵寰遠,
吟邊島嶼長。
昔人曾市隱,
誰道是真狂。
啞啞返哺烏,得食不果腹。
一枝有安巢,山飛復山宿。
念茲心衋然,得養不在祿。
山田瘠可耕,馀事及樵牧。
東風秀百草,春山上黃犢。
蒼蒼者壽松,青青者慈竹。
山高蓄靈秀,自結云中屋。
采得千年芝,持為高堂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