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胥引 題華胥楊妃春睡圖
玉精臨砌,綺閣移春,夜明簾影。霧鬢煙鬟,四肢紅玉輕云映。
羅巾汗拭桃花,恰海棠廝并。翠枕支痕,睡起橫波微暈。
好夢誰驚,似忽被、漁陽喚醒。鈿合釵分,誰想花冠不整。
早是粉本流傳,畫圖重省。一幅生綃,消得銀屏晝永。
玉精臨砌,綺閣移春,夜明簾影。霧鬢煙鬟,四肢紅玉輕云映。
羅巾汗拭桃花,恰海棠廝并。翠枕支痕,睡起橫波微暈。
好夢誰驚,似忽被、漁陽喚醒。鈿合釵分,誰想花冠不整。
早是粉本流傳,畫圖重省。一幅生綃,消得銀屏晝永。
美玉般的月光灑落在臺階上,華麗樓閣里春意盎然,夜明珠照亮了簾幕的影子。楊貴妃頭發蓬松,四肢如玉,似輕云映照。用羅巾拭去香汗,臉頰如桃花般嬌艷,恰似海棠花一般。翠枕留下的痕跡,她睡醒后眼睛微微泛起紅暈。美好的夢境被誰驚醒,好似突然被漁陽的戰鼓聲喚醒。金鈿盒和玉釵分離,誰能想到她花冠不整。早就有她的畫像流傳,如今看著這幅圖又重新回憶起來。一幅生絲畫,能讓人在白天對著銀屏久久凝視。
玉精:指月光。
夜明:夜明珠。
霧鬢煙鬟:形容女子頭發蓬松美如云霧。
廝并:相比并。
橫波:指眼神。
漁陽:指安祿山在漁陽起兵叛亂。
鈿合釵分:金鈿盒和玉釵分開,象征愛情破裂。
粉本:畫稿,這里指楊貴妃的畫像。
生綃:生絲織成的薄紗,這里指畫。
此詞創作背景可能與安史之亂后人們對楊貴妃故事的感慨有關。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楊貴妃作為唐玄宗的寵妃,她的命運與這場戰亂緊密相連。詞人看到華胥楊妃春睡圖,引發了對那段歷史的思考和感慨。
這首詞以楊貴妃春睡圖為切入點,通過描繪楊貴妃的美貌和宮廷生活,引入安史之亂的變故,展現了命運的無常。其語言優美,情感深沉,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歷史的反思。
幽溪穿曲竇,洞口樹成帷。
垂陰生晚吹,散幘坐苔磯。
雨過月稍上,光含萬籟希。
天水空明里,菡萏相因依。
香氣自白晝,夜來靜入微。
起心欲往求,已覺前境非。
即此悟禪寂,釋我胸中機。
漆身裸體類山麌,
有古遺風不是愚。
蔓草束頭分角髻,
青筐歸市買陬隅。
編莎似橐箍腰骨,
截竹為圈塞耳珠。
蠻曲聽來無一字,
行歌巖下采春蕪。
東風吹雨早涼生,送爾西游兩月程。
蘭蕊酒傾荷葉滿,洞簫聲按竹枝清。
隋珠有焰三千丈,趙璧應酬十五城。
想到高秋歸定日,斑衣光映菊花明。
一湖橫陳,七峰環繞。
妙轉玄樞,死生關破。
去何有偈,流水渡百灘,來本無言,疾風號萬竅。
更問如何與若何,珍重便行。
髑髏前失照,斷猿哭月千林曉。
小雪無云宿曖賒,
東窗日轉半欞斜。
清泉硯滴含馀綠,
活火湯瓶涌細花。
歌哭古今歸午枕,
江湖圖畫泛星槎。
堂堂日月容相問,
書卷留人幾歲華。
萬里經行若戶庭,乘槎海客喜談瀛。
白衣蒼狗須觀變,清酒黃龍易敗盟。
懷璧漫投君子國,攬祛曾至化人城。
青禽昨報新消息,魑魅潛窺近兩京。
錫宴山亭車馬回,
三千宮女醉蓬萊。
繞池游唱逍遙樂,
自折紅蓮一朵來。
水至清無魚,人至察無徒。
無魚非水德,無徒勢云孤。
魚豈離于水,潛淵轉江湖。
人豈離于世,適將他有圖。
知一貴知二,通變乃達常。
不逆復不億,抑亦先覺良。
吹芋三百人,隱笑齊宣王。
省署行云接禁廬,戒嚴齋沐共端居。簫韶恍惚聞仙樂,夢寐依稀奉屬車。臺斗上公蒼玉佩,閬風仙子碧霞裾。六年嘉靖明禋禮,合有淮陰太史書。
坐深齋閤五更天,起立梅花細雨邊。自保一心惟對越,敢云三禮是精專。形骸已覺非前度,風景猶疑似去年。啼徹曉雞清不寐,更呼童子爇爐煙。
注意惟聞簡帝心,聊成退老寓登臨。放懷綠野巖瞻重,寄傲平泉國念深。海闊水云和島嶼,時清鐘鼓樂園林。謝公豈久東山趣,天下蒼生傒作霖。
國棟帡幪不日成,天河星斗宿檐楹。臺符影燭江山麗,赤舄光臨草木榮。猿鶴從今驚夜帳,鹽梅行復作和羹。衰顏白發塵埃客,狂斐裁詩繼頌聲。
未曙夢頻醒,村雞聞斷續。
曉風拂帳清,零露霏帆足。
寒不啟篷窗,兀坐擁絮褥。
臭聲繞腳喧,人稠一燈綠。
朝朝養疴方,波心射紅旭。
摘拾隨園幾句詩,東涂西抹輒忘癡。春風道上揮紈扇,寫禿張顛筆一枝。
莫嫌此際花垂樹,寬俟他年果滿枝。種樹類培佳子弟,亟期成就本非宜。
去歲真彫瘵,
東南氣尚新。
春從江岸轉,
禮到販夫真。
揖讓看閭里,
詩書慕搢紳。
撫綏煩大吏,
風俗不難淳。
男女一相悅,情迫莫自持。
不聞《桑中》契,先以定情詩。
國史明得失,輶軒別醇疵。
如何歷鄭衛,專錄淫人辭。
雞鳴風雨夜,奔者亦可危。
執袪遵大路,豈不畏人知。
丘中有麻麥,兩雄共一雌。
雙雙李樹下,寧免相詬訾。
立言詎可訓,說者宜再思。
無邪尼父教,用告童子師。
風號四野云如墨,徂歲消磨不滿旬。
瑞雪便應平地尺,野梅又報一年春。
長河斷渡冰將合,古寺題詩手為皴。
僵臥閉門行路絕,安知今代獨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