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及泉舍弟用甫舍侄西游
東風吹雨早涼生,送爾西游兩月程。
蘭蕊酒傾荷葉滿,洞簫聲按竹枝清。
隋珠有焰三千丈,趙璧應酬十五城。
想到高秋歸定日,斑衣光映菊花明。
東風吹雨早涼生,送爾西游兩月程。
蘭蕊酒傾荷葉滿,洞簫聲按竹枝清。
隋珠有焰三千丈,趙璧應酬十五城。
想到高秋歸定日,斑衣光映菊花明。
東風吹著細雨,清晨的涼意已悄然升起,送你們西行遠游,要經歷兩個月的路程。用蘭蕊浸泡的酒斟滿荷葉杯,洞簫吹奏的樂聲與清越的《竹枝詞》相應和。你們的才華如同隋侯珠閃耀三千丈光芒,又似和氏璧能換取十五座城池。想到深秋你們歸來的日子,身著彩衣的身影將與明艷的菊花交相輝映。
蘭蕊酒:用蘭草花蕊浸泡的酒,代指美酒。
荷葉:此處指荷葉形狀的酒杯。
洞簫聲按:洞簫吹奏的樂聲與曲調相和。
隋珠:即隋侯珠,傳說中隋侯救蛇所得的寶珠,此處比喻才華出眾。
趙璧:指和氏璧,戰國時趙國的寶玉,此處亦喻指才德珍貴。
斑衣:彩衣,古代子女穿彩衣以娛父母,此處指歸鄉時的喜慶裝束。
高秋:深秋。
此詩應為詩人送弟弟(及泉)、侄子(用甫)西行遠游時所作。結合詩中‘兩月程’‘高秋歸’等句,推測創作于春季或夏初,詩人在送別之際,既感慨旅途漫長,更寄望親人展露才華、榮歸故里,反映了古代文人送別時常見的‘惜別’與‘期許’交織的心境。
全詩以送別為線索,前半寫送行情景,后半借典故贊才、以想象盼歸,結構清晰。情感真摯而不哀婉,既展現了兄弟親情,又凸顯對后輩才德的肯定,是一首兼具生活溫度與文學意蘊的送別詩。
李生以病廢,東入徂徠峰。
志氣尚突兀,形骸已龍鐘。
男兒生世間,有如絕壑松。
誤為風雷傷,不與匠石逢。
哀哉千尺干,摧折似秋蓬。
繁聲沉夕籟,香燭競春葩。
玉射樓前雪,雪驚陌上車。
月閑花院掩,風軟酒簾斜。
莫駐城南騎,游人自有家。
俗人之愛花,重色不重香。吾今得真賞,似矯時之常。
所愛夜合花,清芬逾眾芳。葉葉自相對,開斂隨陰陽。
不慚歷草滋,獨擅堯階祥。得此合歡名,憂忿誠可忘。
茸茸紅白姿,百和從風飏。沉水燎庭檻,薰陸紛纓裳。
彌月固未歇,況茲夏景長。凡目不我貴,馥烈徒自將。
仲尼失滅明,史遷疑子房。以貌不以行,舉世同悲傷。
予欲先馨德,群艷孰可方。埋饒妖牡丹,須讓花中王。
翠眉含愁展新葉,長袖善舞拖舊條。
黃鶯初囀一何喜,紅桃相映不勝嬌。
行人歇馬近驛路,漁叟系舟臨溪橋。
斜風細雨與殘照,不妨意氣常飄飄。
東方千騎忝藩侯,情味都如寓一丘。
客氣盡將還野馬,機心聊自試沙鷗。
時憑靜幾隨飛蝶,強拂危冠笑沐猴。
只向公齋得嘉遯,何須遠逐赤松游。
中秋待月高樓上,浮云妬明逞頑黑。
姮娥積貯一歲光,欲放天下不可得。
今夕實系天下望,未必舉世罹遮塞。
歡明戚暗一時偏,人不咎天云所職。
吾問云兮爾無心,胡為動與人相賊。
歲旱不能含雨來,翻于此夜濃如墨。
吾欲獨仗倚天劔,上決重陰走奸慝。
空中奪出黃金盤,萬宇澄然同一色。
古有桐君住,漢時嚴子來。
山橫疑路盡,溪轉若天開。
塵世不相接,海潮從此回。
維舟上層??,戀戀白云堆。
睿智由天縱,規摹繼祖貽。
有為皆社稷,無逸著屏帷。
傳令通湟陿,賡歌及島夷。
時髦俱入彀,流美辟雍詩。
孝王有遺墟,寥落千年余。今為太常宅,復此緐華都。
踴甓冠舊丘,西人號浮圖。下鎮地脈絕,上與煙云俱。
我來歷初級,穰穰瞰市衢。車馬盡螻螘,大河乃污渠。
躋攀及其顛,四顧萬象無。迥然塵坌隔,頓覺襟抱舒。
俄思一失足,立見糜體軀。投步求自安,不暇為他謨。
平時好交親,豈復能邀呼。舉動強自持,恐為眾揶揄。
一身雖暫高,爭如且平居。君子不幸險,吾將監諸書。
初辟明堂見帝軒,此時寧得戀丘園。
程文懶謁春官氏,決策思干法扆尊。
千古聲名傳鶚表,四方豪俊望龍門。
若趨丹陛承清問,何以酬知或敢言。
眾客醉歸杯席闌,有客不醉坐長嘆。
不醉長嘆客何苦,請以眼前近事觀。
客見南遷丁晉公,擁旄秉軸天禧中。
昔歲羈游客此宇,窮秋蕭索隨飛蓬。
漸達得意忘舊困,手提國柄矜權雄。
矜權未足俄南竄,青衫白發窮衰翁。
向者枯榮試回省,何異春宵夢一終。
人事紛紜似飛絮,鐘漏聲中朝復暮。
且脫鹴裘換酒來,與子相從醉鄉去。
鄴宮廢瓦埋荒草,取之為硯成堅好。求者如麻幾百年,宜乎今日難搜討。
吾邦匠巧世其業,能辨環奇幼而老。隨材就器固不遺,大則梁棟細棼橑。
必須完者始稱珍,何殊巨海尋三島。荊人之璧尚有瑕,夏后之璜豈無考。
況乎此物出壞陶,千耕萬??常翻攪。吾今所得不專全,秘若英瑤藉文繅。
君詩苦擇未如意,持贈只虞咍絕倒。君不見鎮圭尺二瑁四寸,大小雖異皆君寶。
樓下涼軒六月涼,風窗一枕傲羲皇。
壽山云影浮空近,羅谷泉聲遶砌長。
迥覺風塵非此世,不須雪月更交光。
最宜羽客冰霜骨,共引瑤巵沆瀣漿。
欲知藩境得嘉名,試策筇枝上此亭。
江色照城平似練,嵐光堆檻活如屏。
好遨民阜充衢樂,出品花奇襲坐馨。
使驲暫來閑寓目,幾多高意在鴻冥。
周旋通顯竭忠勤,勇退翩然得謝身。
鳴玉乍辭天上貴,揮金長示里中仁。
滿床黃卷閑為伴,一枕清眠任過晨。
六十九歸今昔少,萬年青史紀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