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李宗烈韻
倒著烏紗醉幾回,白鷗門外莫相猜。浮生萬古有萬古,濁酒一杯復一杯。
棕葉響交風色異,豆花飛滿雨聲來。青燈獨似兒時好,一卷遺書自闔開。
坐來落葉兩三聲,野菊開時雨滿城。作客愁多仍歲晚,還家夢遠易天明。
古時豪杰有遺恨,秋日溪山無俗情。君可歸歟吾未得,百年懷抱向誰傾。
倒著烏紗醉幾回,白鷗門外莫相猜。浮生萬古有萬古,濁酒一杯復一杯。
棕葉響交風色異,豆花飛滿雨聲來。青燈獨似兒時好,一卷遺書自闔開。
坐來落葉兩三聲,野菊開時雨滿城。作客愁多仍歲晚,還家夢遠易天明。
古時豪杰有遺恨,秋日溪山無俗情。君可歸歟吾未得,百年懷抱向誰傾。
我常常倒戴著烏紗帽醉了好幾回,門外的白鷗啊請不要對我猜疑。人生短暫卻仿佛經歷了萬古時光,我一杯又一杯地飲著濁酒。棕葉在風中沙沙作響,風聲都變了,豆花在雨中飛舞飄落。青燈的光芒如同兒時一樣美好,我獨自翻開又合上一卷遺書。坐著時能聽到兩三聲落葉飄落的聲音,野菊開放的時候雨下滿了全城。客居他鄉憂愁很多,又到了年末,回家的夢總是遙遠,天很容易就亮了。古代的豪杰都留有遺恨,秋日的溪山卻沒有世俗之情。你可以回去了,我卻不能,我這一生的情懷能向誰傾訴呢?
倒著烏紗:形容不拘禮節、放浪形骸的樣子。
白鷗:常象征自由、閑適,這里可能代表一種純凈的自然意象,詩人讓它不要猜疑自己。
浮生:指短暫虛幻的人生。
棕葉響交風色異:棕葉在風中作響,風的樣子和平時不同。
豆花飛滿:豆花在雨中飄落。
青燈:指油燈,其光發青,在古代詩詞中常營造出一種孤寂、寧靜的氛圍。
遺書:可能指前人留下的書籍。
歲晚:年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作客愁多仍歲晚”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年末客居他鄉。當時社會或許處于動蕩或平淡的狀態,詩人在異鄉感慨人生,回憶往昔,面對自然景象,抒發內心復雜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客居的愁緒、對人生的感慨和無人傾訴的孤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
揚舲窮海島,選勝訪神仙。
鬼斧巧開鑿,仙蹤常往還。
東甌冥漠外,南越渺茫間。
為問容成子,刀圭乞駐顏。
身如破皮袋,盛膿兼里骨。
將板作皮裘,埋入深坑窟。
一入恒沙劫,無由更得出。
除非寒食節,子孫冢傍泣。
富饒田舍兒,論請實好事。度種如生田,宅舍青煙起。
槽上飼肥馬,仍更賣奴婢。牛羊共成群,滿圈養生子。
窖內多埋谷,尋常愿米貴。里政追役來,坐著南廳里。
廣設好飲食,多須遣醉。追車即與車,須馬即與馬。
須錢便與錢,和市亦不避。索面驢駝送,續后更有雉。
官人應須物,當家皆具備??h官與恩宅,曹司一家事。
縱有重差科,有錢不怕你。
貧窮田舍漢,庵子??孤棲。兩共前生種,今世作夫妻。
婦即客舂搗,夫即客扶犂。黃昏到家里,無米復無柴。
男女空餓肚,狀似一食齋。里政追庸調,村頭[共]相催。
??頭巾子路,衫破肚皮開。體上無裈袴,足下復無鞋。
丑婦來惡罵,啾唧搦頭灰。里政被腳蹴,村頭被拳搓,駈將見朋友。
打脊趁回來。租調無處出,還須里政倍。
門前見債主,入戶見貧妻。舍漏兒啼哭,重重逢苦哉。
如此更窮漢,村村一兩??。
炎熇肆蒸溽,南薫日飄飏。田疇苦焦烈,龜坼無潤壤。
嘉禾穟為實,灌注期穰穰。午火云熾,虐焰彌穹蒼。
桔槹置無用,何計盈倉箱。老農力耕耨,捫心熱衷腸。
公租與私稅,焉得俱無傷?今年已憔悴,斗米百錢償。
富豪索高價,閉廩幾絕糧。引領望甘雨,傾城禱林桑。
匹夫動天地,奚俟暴巫尫。浹旬竟弗驗,神明果茫茫。
彼蒼豈降割,以重吾民殃。
云錦囊開得畫圖,岳神森聳耀靈軀。
青真小童捧訣箓,紫府道士攜瓊蘇。
金鼎未成悲濁世,玉緘時捧望青都。
一辭姥長昏醉,方朔留言盡記無。
空(《全唐詩》七七八作李季華詩,第二句“聽”《圖書集成》作“繼”,第四句“冷”作“滿”。
)(出處當為《輿地紀勝》卷七《鎮江府》。
《全唐詩》作李季華,系出《萬首唐人絕句》卷一百,疑涉詩題而致誤。
)。
我不樂生天,亦不愛福田。
饑來一缽飯,困來展腳眠。
愚人以為笑,智者謂之然。
非愚亦非智,不是玄中玄。
四顧巒峰峭莫群,
翠峰長與曉光分。
盡分明處要清白,
獨倚青天絕片云。
消渴陵客,甘涼廬阜泉。
瀉從千仞石,寄逐陰江船。
竹柜新茶出,銅鐺活火煎。
育花浮晚菊,沸沫響秋蟬。
啜憶吳僧共,傾宜越椀圓。
氣清寧怕睡,骨健欲成仙。
吏役尋無暇,詩情得有緣。
深疑嘗沆瀣,猶欠聽潺湲。
迢遞康王谷,塵埃陸羽篇。
何當結茅屋,長在水簾前。(《正德南康府志》十)
一日辱飛卿九寸小紙,兩行親書,云要采箋十番,錄少詩“稿”(為)。
予有雜箋數角,多抽揀與人,既玩之輕明,復用殊麻滑。
尚愧大庾所得,猶至四百枚,豈及右軍不節,盡付九萬幅。
因知碧云棋上,重翻懊惱之辭,紅葉溝中,更擬相思之曲。
固應桑根作本,藤角為封,古拙不重蔡侯,新樣偏饒桓氏。
何啻奔墨馳騁,有貴長簾,下筆縱橫,偏求側理。
所恨無色如鴨卵,狀如馬肝,稱寫《璇璣》,且題裂帛者。
予在九江,出意造云藍紙。既乏左伯之法,全無張永之功。
輙分五十枚,并絕句一首,或得閑中暫當藥餌也。
南塢數回泉石,
西峰幾疊煙云。
登攜孰以為侶,
顏寓李甲蕭耘。
竹樹參差處,危墻獨木橫。
鋤開芳草色,放過遠灘聲。
稚子當門臥,雞雛上屋行。
騎牛帶蓑笠,侵曉雨中耕。
仆作江西少施氏,君為城北老徐翁。
詩篇憶昔歡相接,顏貎如今恨不同。
世界盡憂蔬上露,時人皆怕燭前風。
唯余獨慕神仙道,芥子雖窮壽不窮。
無相無虧有相圓,多生檀越種因緣。
三千境見閻浮土,丈六身留兜率天。
紺目輝騰滄海月,玉毫光射寶爐煙。
道人參到非非處,不是丹霞破佛禪。
(《同治湖南通志》二三八《方外志·寺觀·益陽縣》)
年來獨向此游頻,謝氏青山與寺鄰。
朱檻夜飛溪路雪,碧林晴隔馬蹄塵。
波穿十里橋連寺,絮壓千家柳送春。
(《輿地紀勝》一九《寧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