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牛守赴藤州二首
五馬南中去,脩途一月寬。暮年憂國切,今日愛民難。志大人無小,政平人自安。端能掃蠻瘴,莫作偶然看。
半世幾契闊,今年又別離。我應嗟去遠,人已恨來遲。宿草青無限,野花紅欲窺。藩車行有詔,山路且逶迤。
五馬南中去,脩途一月寬。暮年憂國切,今日愛民難。志大人無小,政平人自安。端能掃蠻瘴,莫作偶然看。
半世幾契闊,今年又別離。我應嗟去遠,人已恨來遲。宿草青無限,野花紅欲窺。藩車行有詔,山路且逶迤。
您乘坐五馬之車前往南方藤州,漫長的路途有一個月的行程。您到了暮年仍深切憂慮國家,如今要愛民也實屬不易。您志向遠大,不會在意小事,施政公平百姓自然安定。您定能掃除當地的蠻瘴之患,不要把這看作偶然之事。我們半輩子聚散無常,今年又要分別。我該感嘆您此去路途遙遠,人們卻遺憾您來得太遲。郊外的青草一望無際,野花仿佛想要探出頭來。朝廷的使者很快會有詔書下達,山路還蜿蜒漫長。
五馬:漢代太守乘坐的車用五匹馬駕轅,后用“五馬”代指太守。
脩途:長途。脩,同“修”。
契闊:聚散、離合。
宿草:指墓地上隔年的草,也泛指郊外的草。
藩車:指朝廷使者所乘之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可能社會局勢并不太平,地方治理存在一定困難。詩人送友人牛守赴藤州任職,表達了對友人的關切與期望。
這首送別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牛守赴任藤州,突出友人憂國愛民的品質和遠大志向,表達對其到任后有所作為的期待。詩風質樸,情感深沉,展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在送別詩中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吾今果何為,輒作塞外游。
立馬南天門,群山郁糾繆。
風吹冒谷云,敗絮擁破褠。
日光漏其間,金碧亂我眸。
黑者黑如?,赤者赤似髹。
數峰忽雪白,宛以粉筆鉤。
此理不可識,岡巒浩難收。
化為曲江濤,萬馬奔濤頭。
陰陽互追蹴,向背紛雜糅。
使當作此畫,皴法何處求。
方知倪黃輩,足不踏九州。
只寫江南山,水墨森清秋。
但言江山好,未睹行役憂。
寧知點點煙,中有萬古愁。
天低落日大,客與孤鴉投。
持籌無術愧庸臣,
祇恤民艱不恤身。
赤手能增無量數,
桑羊孔僅爾何人。
混元一氣界三千,日月流行轉大天。
動植飛潛循自性,人生代謝幾多年。
惟留品節名長在,空費英雄策萬全。
世事做完空手去,后身未了續前緣。
翠帝山裳臨九有,絳妃水佩候三商。
德言夙秉深宮教,姻眷兼聯異姓王。
蘋荇新篇分奭旦,椒蘭別殿列英皇。
我朝家法隆翚翟,會見蒼龍捧御床。
恩詔明年開慶榜,歡聲連日動春雷。
豈無握瑾懷瑜士,誰是鉤河摘洛才。
我亦幾回磨鐵硯,即今千里上金臺。
自知凡馬非奇骨,尚想皋夔起草萊。
驚濤遠接蒲昌海,中縣方吟瓠子歌。
千里云雷傳雁信,一宵風雨合龍梭。
圣皇有福成功速,群吏休慚費帑多。
回首高郵湖上立,憂時歲月易蹉跎。
暮倚高樓待月生,隴頭湘水共凄清。
風前響逐流云駐,簾外霜兼亂葉鳴。
折柳夢中驚絕塞,哀鴻天外度孤城。
庾公正有登臨興,不似山陽轉動情。
飛雨淙淙萬弩奔,雨馀氣象變朝曛。
長虹掛雨出青嶂,落日翻光燒赤云。
得水跳蛙惟召鬧,投林棲雀自求群。
欲尋方外無窮樂,更滿梨花四五分。
累石封泥一餉間,
層巖疊嶂盡回環。
真形惟有山常在,
何事徒勞作假山。
君家大阮最能詩,又見麟孫出盛時。筆力縱橫驅陣馬,成才不患少人知。
自憐破甑已無堪,況復經年臥瘴巖。忽得新詩慰牢落,卻疑仙露灑塵衫。
一年舊緒夢中刪,侵曉檐前新水潺;
旱魃潛蹤隨臘去,雨師灑道迓春還。
洗兵應識天心切,潤稼漸紓民力艱;
童叟歡呼今歲好,三杯婪尾亦開顏。
一枕微侵云鬢,三更方卸鞋弓。
解衣瞥見舞裙紅,何事挑燈相送。
會逐曉云俱散,魂隨春絮常通。
鴛鴦睡醒畫樓空,枉做人間癡夢。
子真谷口云初霽,白起城邊雨乍收。
萬里濤聲來漢水,一天霜葉下梁州。
他鄉風俗重陽晚,故國音書旅雁秋。
人事寂寥裘敝盡,寒砧莫遣近高樓。
北臺何濛濛,云霧來不盡。
時有荷鋤人,披榛采新菌。
兩接東南使者音,不勝回首動孤吟。朝廷大義臣何切,陽羨青山夢亦深。
云水江湖東道主,乾坤禮樂萬年心。莫言一曲無窮調,流水高山別有琴。
白頭夜夜是云旸,老夢春來每自狂。分陜幾人終此老,召公無樹不甘棠。
書隨老雁聲隨北,心在天涯病在床。安得相逢同一笑,大江東海倒離觴。
澧蘭沅芷。是文郎當日,舊游之處。生平說、屈宋衙官,擬重去襄川,將他部署。翻怪香山,卻貶技、填詞贈與。想落筆高吟,多應說向,君家老嫗。
親寫雙鉤小柱。苦絕少紅鵝,憑君攜去。況畫將、一夢高唐,把紈扇招風,更添佳緒。但到陽臺,倘誤惹、香云艷雨。憑君莫寄招魂賦,夢中叨絮。
三界惟心,萬法惟識。
譬如擲劍揮空,莫論及與不及。
真不掩偽,曲不藏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