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
飛雨淙淙萬弩奔,雨馀氣象變朝曛。
長虹掛雨出青嶂,落日翻光燒赤云。
得水跳蛙惟召鬧,投林棲雀自求群。
欲尋方外無窮樂,更滿梨花四五分。
飛雨淙淙萬弩奔,雨馀氣象變朝曛。
長虹掛雨出青嶂,落日翻光燒赤云。
得水跳蛙惟召鬧,投林棲雀自求群。
欲尋方外無窮樂,更滿梨花四五分。
飛落的雨像萬箭齊發般淙淙作響,雨后的景象改變了早晨的昏暗。長虹橫跨在雨后的青山上,落日的余暉像燃燒般映紅了云霞。得到雨水的青蛙蹦跳著只知喧鬧,歸林的鳥兒自動聚集成群。想要尋覓塵世外無盡的快樂,就讓梨花再盛開個四五分吧。
雨馀:雨后。
淙淙:水流聲,這里形容雨聲。萬弩奔:形容雨勢大,像萬箭齊發。
朝曛:早晨的昏暗。
青嶂:青山。
方外:世俗之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雨后看到美麗的自然景色,心境愉悅,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可能當時詩人處于閑適狀態,對自然之美有深刻的感悟。
這首詩描繪了雨后的壯麗景色和生物活動,主旨是表達對自然的喜愛和對方外之樂的向往。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優美,在展現自然美的同時流露出詩人的心境。
天開洞府亦奇哉,白石磷磷磊欲頹。一線羊腸通紫硯,三龕象跡現如來。云封藥蔓迷樵徑,風送荷香入酒杯。塵境不如仙境好,可堪民力竭樓臺。
逢君如上玉山行,少小才華儼漢京。已有笙歌要五夜,還勞鞍馬過孤城。吟辭楚國江蘺秀,醉倚頻陽石凍清。猶有先臣奇服在,歲寒無使朔風驚。
晚風庭竹已秋聲,初聽空階蛩夜鳴。流落天涯聊自得,今宵為爾感平生。二年江海轉萍蹤,白發蒼顏換舊容。新月窺簾風動竹,宣城今夜又聞蛩。
圣恩不已恤殘軀,老拙深慚報效無。屢酌金壺賜甘醴,還令中使護輕輿。
關山片月迥含秋,萬古長懸青海頭。愁殺清光照沙磧,秦時白骨未曾收。
吾友張文潛,君行乃其里。當年釣游處,壯者或可指。聞風起遐想,意作千古士。不知塵土中,奴椎婢不齒。胸中無一塵,筆下有百紙。勿問見自知,未語君已憙。與游今已后,行矣勿停軌。
自憐苦相失,漂泊在天涯。萬里長為客,三年不到家。初春逢驛使,知汝上京華。此后長相憶,愁來眼欲花。
肇允雖同規,翻飛各異概。迢遞封畿外,窈窕承明內。尋途之既暌,即理理已對。絲路有恒悲,矧乃在吾愛。
西風吹萬籟,城郭起秋濤。病色依雙樹,愁心感二毛。香生黃菊細,寒傍白云高。歸去衡門下,憑誰讀離騷。
九成臺上得觀韶,十月飛葭律氣調。日落圭琮橫極浦,天晴鐘磬倚層霄。華蟲已破洪荒遠,輦路空馀紫翠遙。圣世只今崇述作,欲將古調獻明朝。
電火時驚目,雷車正輾空。敢祈連夜雨,且殺逆頭風。麰麥枯將爇,山岡老欲童。天瓢留一滴,搔首向蒼穹。
紫文何葳蕤,采采露華滋。不向高岡上,常依白石墀。
半夜聞歌客寢驚,空馀縹緲渡江聲。湘妃舞罷波紋冷,月欲銜山天未明。
碧海連天天似海,一簾煙雨濛濛。水光山色有無中。眉添楊柳綠,脂撚木棉紅。自是故園春正好,滿庭桃李鮮秾。須教吹拂仗東風。浮云何處是,極目送歸鴻。
人生衣食爾,所適飽與溫。逮其得志間,歸心負初言。少壯慕富貴,老大憂子孫。此心本無累,利欲令智昏。嗟我復何為,未能返丘園。物外恐難必,開圖對一尊。平生功名心,世路多崎嶇。年來忝聞道,何者非夷涂。莊后桑百本,莊前芋數區。草屋三四間,榆柳八九株。僮仆足使令,雞犬應指呼。商鈕向我言,官豈不足歟。如何天壤間,不容七尺軀。忘身百事懶,忘心一物無。忘已又忘物,兀然同太虛。不皦亦不昧,無毀亦無譽。不向醉鄉醉,即歸愚谷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