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子真谷口云初霽,白起城邊雨乍收。
萬里濤聲來漢水,一天霜葉下梁州。
他鄉(xiāng)風俗重陽晚,故國音書旅雁秋。
人事寂寥裘敝盡,寒砧莫遣近高樓。
子真谷口云初霽,白起城邊雨乍收。
萬里濤聲來漢水,一天霜葉下梁州。
他鄉(xiāng)風俗重陽晚,故國音書旅雁秋。
人事寂寥裘敝盡,寒砧莫遣近高樓。
鄭子真隱居的谷口雨過初晴,白起作戰(zhàn)的城邊雨剛停住。漢江傳來萬里濤聲,梁州飄落滿空霜葉。客居他鄉(xiāng),重陽節(jié)的風俗已近尾聲,故鄉(xiāng)音信要靠旅雁在秋時傳遞。人間世事寂寞冷落,我貂裘破舊,不要讓寒砧聲傳到高樓來。
子真:指鄭子真,西漢隱士,隱居谷口。
白起:戰(zhàn)國時秦國名將。
乍:剛剛。
故國:故鄉(xiāng)。
裘敝盡:用蘇秦“黑貂之裘敝”典故,指處境困窘。
寒砧:秋后的搗衣聲。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推測詩人在旅途中,于重陽節(jié)前后,客居他鄉(xiāng),看到秋景,觸發(fā)了思鄉(xiāng)之情和人生感慨而作。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fā)思鄉(xiāng)與失意之情。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jīng)典名作,但體現(xiàn)了詩人的情感與創(chuàng)作風格。
生近重陽令節(jié)時,
菊花香送玉杯遲。
先予一日憐桃葉,
共命雌雄總畫眉。
石路縣孤墅,村居倚夕陽。
過山窺昧谷,望日認扶桑。
曉圃葵榴競,秋田粳稌香。
東坡近為政,欲避蓋公堂。
老去姚風名可鳳。病里涂黃,光湛流離凍。更把殘樽溫舊夢。心如奔驥難羈鞚。
九陌塵多烏帽重。花面迎人,禪面教相送。白儉綠沉難與共。良工寫得金無縫。
牢籠不肯住,
呼喚不回頭。
古圣不安排,
至今無處所。
曲闌青十二,
獨對此清漣。
綠鬢對紅頰,
金環(huán)約翠鈿。
心多還自苦,
絲弱為誰牽。
惆悵黃昏后,
鴛鴦咽露眠。
每日困慵當午晝。
出來便解雙眉皺。
一帶朦朧煙雨岫。
山翁瘦。
林泉縱好他園囿。
一見此君如話舊。
玉版老師呼喚候。
萬立瑯玕爭勸酒。
躊躇久。
清風收拾歸懷袖。
鼓士揚桴警五更,爨清檠冷旋吹生。深衣鄉(xiāng)彥都君子,摩厲三秋衒此行。
近歲顓門不讀書,右文搜拔廣該儒。立言不朽非吾任,貪叩玄門隱者廬。
一坐據(jù)梧床刃消,五星競耀燭秋宵。掃廳禁近延僧孺,孰謂詩書避賦繇。
芳叢列翠幰,
新苞吐香麝。
滿地方爭妍,
何花肯相下。
牡丹持晚節(jié),
群芳甘共亞。
隴頭流水,鳴聲幽咽。
遙望秦川,心腸斷絕。
小巷人家半掩扉
綠陰相映柳依依
莫言飛絮身無定
才得沾泥自不飛
誰將黑布袋,韜我光明天。六合澄清變,崇朝陰雨綿。
搖情若為掣,破夢不成圓。安得捧日手,升中光爛然。
朝驅白牛出,暮驅白牛返。
田中雨初晴,常恐東作晚。
晨耕隴云直,春灌流泉煖。
沮溺胡為勞,龐公太偃蹇。
寥寥眼底舊交稀,
鄰笛三聲易濕衣。
春草堂空人已去,
玳梁泥落燕還歸。
名懸千古遺文在,
石記三生往事非。
縱有游魂戀慈母,
桑榆斜日澹春暉。
清明已過寒雨稀,客情物色共依微。
庭前幽草忽如積,江上落花渾欲飛。
風云慘淡隨長戟,塵土蕭條上短衣。
云亭江上麥田熟,昨夜月明還夢歸。
忠節(jié)名堂是阿誰
相傳宋相舊家規(guī)
提戈報國捐生日
斷發(fā)號天誓死時
兩葉并追麟閣武
一門重繼柏舟詩
無因執(zhí)筆書青簡
紀述慚非太史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