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斛珠 寓言
垂陽如幕,看花每恨東風惡。舞衣雖在薇香薄。撩亂云鬟,何處安金雀。
天上柳綿吹又落,玉顏已破情如昨。學時剩有相思約。今日相思,人倚欄干角。
垂陽如幕,看花每恨東風惡。舞衣雖在薇香薄。撩亂云鬟,何處安金雀。
天上柳綿吹又落,玉顏已破情如昨。學時剩有相思約。今日相思,人倚欄干角。
垂柳像帷幕一樣,每次賞花總怨恨東風無情。舞衣還在,可薔薇花香已淡。頭發凌亂,金雀花鈿不知該插在哪里。天上柳絮被風吹落,美人容顏已損但深情依舊。當初學來的還有相思的約定。如今滿懷相思,人獨自倚靠在欄桿一角。
垂陽如幕:垂柳像帷幕。
舞衣:跳舞時穿的衣服。
薇香薄:薔薇花香變淡。
撩亂云鬟:頭發凌亂。
金雀:金制的雀形首飾。
柳綿:柳絮。
玉顏已破:美人容顏已損。
學時:當初。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詞人感慨時光易逝、美好難留之時,詞人或許借女子形象抒發自身對人生、情感的感慨。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美好消逝、相思難寄的情感。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情感細膩,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婉約詞的典型風格,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表達能力。
人生七十稀,我今六十六。幼小承門資,長大竊科目。
平步登瀛洲,超遷應郎宿。省寺久徊翔,京華厭馳逐。
七持使者節,三剖刺史竹。晚玷兩禁班,濫紆三品服。
游宦四十年,徒糜太倉粟。君恩無以報,捫心自慙恧。
吾聞老氏言,知足乃不辱。力辭會稽組,愿賦祠庭祿。
舉首謝鹓鴻,甘心友麋鹿。家有十頃田,居多數椽屋。
長子通朝籍,二女歸仕族。貤恩沾弟姪,余俸贍親屬。
始望豈及此,平生不啻足。無奈百病侵,齒豁頭已禿。
指攣足蹣跚,背駝腰屈曲。消長自乘除,禍福多倚伏。
枚數親舊間,十九登鬼錄。自憐衰病翁,詎知不為福。
拄到煙蘿最上頭,試詢達磨問浮丘。
仙人安往佛安在,木葉自沉云自浮。
胸次不堪全汩沒,公余無廢小嬉游。
杯盤各稱家豐儉,有即莫慳無莫求。
大鏡為誰圓,非昭莫破昏。
澡身翻渤澥,耀德掠昆侖。
有狗疑相食,何蟲欲見吞。
光明法眼藏,點涴不成痕。
三春弸兮,中氣彭兮。
季于孟仲,和之精兮。
至精收蒸,天相大明。
公生京京,集春之成。
不寒不熱小梅天,千里歸懷正所便。
嫩筍觸沙抽犢角,新荷拏水握兒拳。
游絲有緒誰?繹,野繭難繰自裹纏。
歡伯疑吾猶著物,殷勤送至汗漫邊。
淳風轉澆俗,名路成戰場。所爭劣毛發,操兵肆相戕。
兵一出于正,豈不猶可防。往往奇與伏,弦控弓斯張。
況彼射者徒,茍非羿則逢。栝釋蓋有度,矢來曾無鄉。
公以身為鵠,其鋒若為當。彼初奠而發,所圖中膏肓。
幸有物相之,僅此皮膚傷。新作扶傷歸,痛定不成創。
梟盧可一笑,勝負已兩忘。羿射幾何人,反中砉欲僵。
引手拔毒矢,終身成沸瘡。施報不旋踵,誰謂無彼蒼。
天下非一羿,愿公謹其將。毋謂吾有命,更游彀中央。
鳳歷推來恰半千,高名千古重于山。
降因天下思姚宋,世有斯文屬孔顏。
異俗已傳吾父至,中原今仗老臣安。
璽書幾日來宣室,走馬傳宣夾路看。
松筠邀我梵王宮,耳目俱醒骨肉融。
風雨收聲禪入寂,煙云歛色法歸空。
出浮漚外不生滅,從浩劫來無異同。
問數比丘皆卷舌,舌雖不卷亦無功。
濃煮茯苓飲,細研松柏脂。
雖名為節物,未必合時宜。
旨酒淘茱糝,華顛岸菊枝。
妻孥爭笑我,將老尚兒癡。
典謨訓誥飽蟠胸,一字于君未有功。
參到五行劉子政,轉為三命李虛中。
牛毛有底事非左,蝸角孰何人不東。
肯自戚施相從臾,片言可送半生窮。
自幸知韋布,相期到廟堂。
一朝天奪鑒,千古地埋光。
春雨松凝鬰,秋風草萎黃。
德公三酹罷,頃刻九回腸。
芒芒草色木方枯,泱泱乾坤氣又噓。
凋歲似吾華發后,稚陽如子妙齡初。
冬寒乍熱宜磨墨,日短初長好讀書。
一字未之曾究竟,百年何者是權輿。
東壁星辰爛不收,夜涼河漢截天流。
芙蓉院靜琴三疊,翡翠簾開月一鉤。
黃屋非心辭大寶,碧云有意思高秋。
金聲玉振掩前作,漢祖空懷猛士憂。
危亭上拂煙霧光,蒼崖深到蛟螭穴。
天河飛來破山翠,寒入疎林風自發。
翻珠錯玉無時歇,巖前散作千秋雪。
寒聲蕭蕭凜毛發,白云朵朵翔空滅。
飛流濺沫入毫端,天與一詩為題絕。
叢祠精舍里,所至以柴燔。
未沐佛青眠,何圖神素餐。
雨師佯弄霽,農叟暗含冤。
老令深相誤,從知罪莫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