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遠三首
古郡青山下,經過駐使車。土官迎詔拜,蠻客望城遮。疊嶂營孤壘,清江繞百家。晚來官署里,獨坐詠皇華。
地僻先搖落,空亭長綠莎。山川連蜀道,市井雜夷歌。旅篋衣裳少,秋程風雨多。無人相問訊,盡日撫寒柯。
寥落古城池,斜光照戍旗。關臨苗子砦,洞入長官司。殊俗終難近,蠻音久易知。踟躕暮江上,又是仲秋時。
古郡青山下,經過駐使車。土官迎詔拜,蠻客望城遮。疊嶂營孤壘,清江繞百家。晚來官署里,獨坐詠皇華。
地僻先搖落,空亭長綠莎。山川連蜀道,市井雜夷歌。旅篋衣裳少,秋程風雨多。無人相問訊,盡日撫寒柯。
寥落古城池,斜光照戍旗。關臨苗子砦,洞入長官司。殊俗終難近,蠻音久易知。踟躕暮江上,又是仲秋時。
第一首:古老的郡城坐落于青山之下,我路過此地停下了使節的車輛。當地土官恭敬地迎接詔書叩拜,蠻地的百姓圍在城邊張望。重疊的山巒中建有孤立的營壘,清澈的江水環繞著百家村落。傍晚時分在官署里,我獨自坐著吟詠著贊美朝廷使命的詩歌。第二首:此地偏僻,草木早早地開始凋零,空蕩的亭子邊長滿了綠色的莎草。山川與蜀道相連,市井中混雜著夷人的歌聲。旅行的箱子里衣裳很少,秋日的行程中風雨頗多。沒有人來問候我,整日里我只能撫摸著寒枝。第三首:古老的城池一片寂寥冷落,夕陽斜照著戍守的軍旗。關卡臨近苗人的寨子,山洞通向長官司的轄地。奇異的風俗終究難以親近,蠻人的語言時間久了也容易知曉。我在暮色中的江邊徘徊,又到了仲秋時節。
使車:使節乘坐的車輛。
土官:指少數民族地區由當地首領世襲的官職。
蠻客:指當地少數民族百姓。
疊嶂:重疊的山巒。
皇華:《詩經·小雅》有《皇皇者華》篇,后以“皇華”指朝廷的使命。
搖落:草木凋零。
綠莎:綠色的莎草。
旅篋:旅行用的箱子。
戍旗:戍守的軍旗。
苗子砦:苗人的寨子。
長官司:元代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置的地方行政機構。
殊俗:奇異的風俗。
踟躕:徘徊。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是作為使節路過鎮遠。鎮遠地處偏遠少數民族地區,當時社會環境相對復雜,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詩人在此地的所見所聞觸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寫下了這三首詩來記錄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這三首詩描繪了鎮遠的地理風貌、人文風俗和詩人的旅途心境。展現了鎮遠作為少數民族聚居地的獨特魅力,也反映了詩人在異鄉的孤獨。在文學史上,為研究當時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生活和文化交流提供了生動的資料。
飛來聞古寺,
此日費躋攀。
殿聳松陰上,
江隨石勢翻。
宦情灰善果,
鄉淚隔禪關。
愁思群僧少,
猿聲落照間。
市井蕭條景物非,
居人猶號永和堤。
春山十里斜陽樹,
漠漠殘紅杜宇啼。
一行低傍漁舟下,汀洲倦依芳杜。遠渚棲煙,坪蕪綴雪,點破昏昏寒雨。清流照取。問白水初心,向誰同語。不著纖塵,鏡中憐惜舊毛羽。
疏林明月瑣碎,想園開寄涉,秋滿庭樹。海上鷗盟,江頭鯉信,無限相思情素。西風喚侶。正翹足亭亭,暮云延佇。添了芙蓉,便成新畫譜。
一月他鄉,一天離緒,一秋好景重陽。問題糕落帽,何處堪傷。多事六朝金粉,還留下、千古凄涼。無窮恨,醉中偷系,玉腕萸囊。
難忘。當年此際,正戲馬高臺,扈蹕長楊。又翻經蕉苑,甘露分嘗。其奈近來消渴,依然是、少日游梁。思君極,花寒人瘦,減盡容光。
白魚生長傍書林,
爾雅蟲名亦紀蟫。
幾許詞源供活潑,
都將學海任浮沉。
餐馀六籍腸回乙,
飽盡千章腹有壬。
青簡穿來污不染,
緇帷走去涅難侵。
銀鉤篆古吞應慣,
鐵網詩工漏豈禁。
或躍或潛文浪闊,
以游以泳墨池深。
編依蒲碧疑芹藻,
焚借蕓香代釜鬵。
修到神仙凡骨換,
嫏嬛福地恣研尋。
王、謝風流誰更傳,雄文廿載國門懸。胡床高踞談經日,漢室初徵射策年。每擬珊瑚為架筆,雅聞纓組并當筵。豈知把臂蓬壺外,江左衣冠傲昔賢!
竹箭東南橫得名,飛來龍劍卻爭鳴。誰云四海同科第,自是中原一社盟。懸榻君應稱快事,乘槎我亦嘆勞生!他年若遂蒪鱸興,擬共山陰道上行。
吾道滄洲任所遭,豈因標榜益名高!重逢尚握蘇卿節,久別誰彈鐘子操?明月開尊皆勝侶,春風入座似醇醪。偉長未便從軍老,已羨文章晚更豪。
疏疏小雨閣春云,步屧輕便不涴塵。湖上沙鷗莫驚顧,吾曹豈是覓魚人。
沙井泉甘自試茶,匆匆一飯野僧家。翛然放棹各歸去,不踏城西晚鼓衙。
墻竹生夏陰,
風荷留宿露。
解衣一盤礴,
此豈不足付。
莫夸騎鶴下揚州,渴慕潮汕幾十秋。得句馳書傲子女,春宵聽曲在汕頭。
姚黃魏紫費評章,潮劇春花色色香。聽得汕頭一夕曲,青山碧海莫相忘。
愛客時將車轄投
酒中堪隱老何求
秫田下噀年年樂
陶令閒居署醉侯
春風吹綠滿平蕪,
路入粱溪水驛紆。
山色宛同鄉國好,
泉聲還似舊時無。
愁聽子夜啼烏鵲,
怕說寅年足虎貙。
欲問元戎駐兵地,
沙邊煙雨總模糊。
秋風蕭然起,
喬木葉飛翻。
勁聲薄以怒,
肅氣傷無痕。
洪鈞運不私,
至義中有恩。
華滋脫塵滓,
生意還本根。
不見應夫久,永懷清晤同。
名高湖海內,詩在笑談中。
光泛崇蘭露,香傳碧桂風。
只應家學著,更看廟堂功。
衛源留兼旬,驅車即云邁。遲我一日行,覯止乃大快。
移鐙視須眉,耿耿照孤介。俠分燕趙風,學疏濂洛派。
嘉遁獲安貞,長筮得天山卦。追溯萬歷年,親歷幾興壞。
屈指數難盡,披發見何怪。所著宜名山,流傳深足戒。
梗概紹劉楊,浮名鄙草芥。靜觀去矜心,龐公床下拜。
一氣不遽變,
雨霽皆有符。
死非一旦至,
小疾為前驅。
人能謹察之,
豈有倉卒虞。
哀哉不知此,
雖悔良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