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徐闇公年丈三首
王、謝風流誰更傳,雄文廿載國門懸。胡床高踞談經日,漢室初徵射策年。每擬珊瑚為架筆,雅聞纓組并當筵。豈知把臂蓬壺外,江左衣冠傲昔賢!
竹箭東南橫得名,飛來龍劍卻爭鳴。誰云四海同科第,自是中原一社盟。懸榻君應稱快事,乘槎我亦嘆勞生!他年若遂蒪鱸興,擬共山陰道上行。
吾道滄洲任所遭,豈因標榜益名高!重逢尚握蘇卿節,久別誰彈鐘子操?明月開尊皆勝侶,春風入座似醇醪。偉長未便從軍老,已羨文章晚更豪。
王、謝風流誰更傳,雄文廿載國門懸。胡床高踞談經日,漢室初徵射策年。每擬珊瑚為架筆,雅聞纓組并當筵。豈知把臂蓬壺外,江左衣冠傲昔賢!
竹箭東南橫得名,飛來龍劍卻爭鳴。誰云四海同科第,自是中原一社盟。懸榻君應稱快事,乘槎我亦嘆勞生!他年若遂蒪鱸興,擬共山陰道上行。
吾道滄洲任所遭,豈因標榜益名高!重逢尚握蘇卿節,久別誰彈鐘子操?明月開尊皆勝侶,春風入座似醇醪。偉長未便從軍老,已羨文章晚更豪。
王謝家族的風流余韻有誰能傳承?您的雄奇文章二十年來在京都傳誦。您曾高坐胡床談經論道,如漢室初興時應舉射策的才士。我常想以珊瑚為筆架配您的妙筆,又聽聞您與賢達共宴的雅事。怎料在蓬萊仙山外與您攜手,江南士族的風采更勝往昔賢達!東南之地以美竹聞名,您如飛來的龍劍般才華顯露。誰說四海同科便無深交?我們本是中原結社的至交。您設榻相迎是快事,我漂泊遠行感嘆人生辛勞!他年若能有張翰歸隱之興,愿與您同游山陰道上。我的人生隨遇而安,豈會因標榜而名聲更盛!重逢時您仍持蘇武般的節義,久別后誰還能彈伯牙的琴曲?明月下共飲皆是佳友,春風入席如飲美酒般溫暖。您不必因從軍而嘆老,更羨慕您晚年文章愈發豪壯。
王謝:東晉王導、謝安家族,代指高門士族風流。
胡床:古代可折疊的交椅,此處指文人雅坐。
射策:漢代科舉考試方式,此處借指科舉入仕。
珊瑚為架筆:以珊瑚作筆架,喻文房雅致,贊對方文才。
纓組:官員冠帶,代指賢達。
蓬壺:蓬萊、方壺,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喻超凡之境。
竹箭:《爾雅》載東南之美者有會稽竹箭,喻東南才俊。
龍劍:傳說中龍淵劍,喻卓越才華。
懸榻:東漢陳蕃為徐孺子設榻,喻禮待賢士。
乘槎:傳說乘木筏游天河,喻遠行漂泊。
蒪鱸興:張翰因思念家鄉莼羹鱸膾辭官,喻歸隱之念。
山陰道:浙江紹興一帶,以風景優美著稱。
蘇卿節:蘇武持漢節牧羊,喻堅貞氣節。
鐘子操:伯牙鼓琴,鐘子期知音,喻知己難覓。
醇醪(chún láo):味厚的美酒,喻友情溫暖。
偉長:徐干,建安七子之一,借指徐闇公。
此詩為贈徐闇公(作者年丈,同科長輩)之作。詩中提及“廿載國門懸”“中原一社盟”,推測二人有長期交游,或因科舉、結社結緣。創作背景或為重逢之際,作者借詩贊其才德、敘舊情,并寄寓未來同游之愿,反映明末文人交游的雅趣與情誼。
全詩三首從不同維度刻畫徐闇公形象:首贊其才名與雅望(王謝風流、雄文),次述交誼之深(中原社盟、懸榻快事),末嘆知己之情(蘇卿節、鐘子操),終以共隱之約收束。語言典麗,用典精當,是文人贈答詩中推崇才德、珍視友情的佳作。
委巷無過客,明燈迎此翁。
歡欣屐齒折,羞澀酒瓶空。
燒芋隨家法,論詩到國風。
胡麻煮清棗,更擬故人同。
死者已矣存者散,故園惆悵不勝春。
諫爭袁盎新承召,坐嘯孫登樂守貧。
往事悠悠同逝水,諸公袞袞共扶輪。
杜陵流落江湖久,老向人間逐后塵。
十日無棲此夜偏,
故人布被擬同眠。
那知難后貧如我,
抵足牛衣劇可憐!
圣道綿邈,如流趨壑。孰知其源,孰返其璞。玉石渾殽,競用攻錯。鏤飾難□,其德匪若。
璞則既真,攻之惟人。其頑其塊,孰圭如紳。如彼四子,何必兼身。文之禮樂,亦可成人。
小子弗類,日中始慧。荏苒衰頹,憂心如醉。肇允不雕,可用為佩。知非已晚,斯吝斯悔。
矢其自茲,是攻是治。慎爾威儀,修爾言辭。前言往行,是效是師。潛神滌慮,母遂爾非。
畫檻臨池柳半遮,纖塵不到靜無嘩。
惠均方物分丹荔,冷浸盤冰剖碧瓜。
風送荷香來枕畔,月移竹影上窗紗。
數聲鶴唳清詩思,銀漢流輝夜景賒。
昔客京華,花月無愁,文章有神。記歌終慣竊,念奴笛曲,酣來曾吐,丞相車茵。俠骨嵯峨,壯心騰上,肯受藍田醉尉嗔。休羈絆,笑本非殘客,詎是窮賓。
百年幾度佳辰。且乞取溪山自在身。想后園鶯哢,新簧尚澀,小橋梅事,瘦玉將皴。戀棧何為,脫韝亦可,歸趁風光弄早春。難忘處,只隔窗燈火,兩月情親。
紅粉青娥白苧衣,一鞭柳外踏青歸。中裙妒殺桃花馬,九陌香塵撲面飛。
窈窕佳人跨繡鞍,香風吹動綠云鬟。最憐二月長堤柳,一路青青送玉顏。
枝頭尚有爛黃梅,
次第荷花白者開。
庭雀被人驚得慣,
作群飛去又飛回。
椒山負正氣,抗疏論奸徒。
天上詎明圣,臣罪詎當誅。
涉水穿云殊好在,自知元是個中人。
何時粗畢尚平志,衡岳匡廬收此身。
一片白如水,清光萬里流。
漫懷今古事,極目海天秋。
露濕月中樹,笛吹云際樓。
坐深渾不覺,心與共悠悠。
昔年閨閣。而今半是成蕭索。陡覺愁生。小立閑階畏語人。
囊琴未束。好句忽傳聲戛玉。且向憑欄。展讀頻驚風雨寒。
故老凋零盡,君猶識了翁。深知名節似,不但里閭同。
政府方交辟,高賢豈久窮。他年汝溪上,伴我釣秋風。
聽說宜黃政,他邦總不如。里門喧誦讀,村落罷追胥。
縱未分侯印,猶當擁使車。此詩無麗句,聊代薦賢書。
丁卯橋西憶舊游,
綠楊高映酒家樓。
故人莫訝凋零盡,
一別江南四十秋。
蓬萊弱水路三千,獻賦《長楊》幾見憐。
駿足絕群羞豆棧,蛾眉傾國怨華年。
空談玉麈真多事,小試鉛刀不值錢。
廣武登臨無限意,愁看直北舊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