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臺·感懷
漫點銅龍,緩敲檐鐵,欣聞春雨紛紛。籠霧青紗,照來燭影偏清。隔闈共說安民語,喜聽來、句句真誠。黯消凝。爐內香殘,案上燈昏。
運籌決盡承平策,奈安邊少計,鬢角愁生。一樣無眠,靜傳銀箭沈沈。祝天早罷干戈事,愿從今、永慶升平。倚窗聽。殘溜聲低,滴至黎明。
漫點銅龍,緩敲檐鐵,欣聞春雨紛紛。籠霧青紗,照來燭影偏清。隔闈共說安民語,喜聽來、句句真誠。黯消凝。爐內香殘,案上燈昏。
運籌決盡承平策,奈安邊少計,鬢角愁生。一樣無眠,靜傳銀箭沈沈。祝天早罷干戈事,愿從今、永慶升平。倚窗聽。殘溜聲低,滴至黎明。
隨意撥弄銅龍漏壺,檐角鐵馬輕響,欣喜聽見春雨紛紛。薄霧如青紗籠罩,映得燭影格外清亮。隔著帷幕共商安民大計,句句真誠令人歡喜。轉而黯然神傷:爐中香已燃盡,案頭燈影昏黃。雖用盡維持太平的計策,無奈安邊之策匱乏,愁得兩鬢生霜。同樣難以成眠,靜聽更漏深沉。祈求上天早日止息戰亂,從此永享太平。倚窗細聽,殘雨漸弱,一直滴落至黎明。
銅龍:古代計時漏壺上的銅制龍首,代指漏壺。
檐鐵:屋檐下懸掛的鐵片或風鈴,風吹發聲,又稱檐馬。
闈(wéi):帷幕,此處指分隔內外的簾幕。
承平策:維持太平、治理國家的策略。
銀箭:古代漏壺中標記時間的銀制指針,代指更漏聲。
殘溜:雨停后屋檐殘留的滴水聲。
此詞或創作于作者參與政務、關注邊患的時期。詞中“安邊少計”“早罷干戈”等句,反映當時可能面臨邊事危機;雨夜共商、無眠籌策的場景,可見作者身處政務核心,因憂心國事而感懷作此詞。
全詞以雨夜為背景,通過籌謀政務的細節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安民的關切、對邊事的憂慮及對和平的渴望,情感真摯,情景交融,是一首體現家國情懷的抒情佳作。
憶昨湘江上,追風送使帆。
青云方滿路,丹旐忽垂縿。
燕舞難重見,霞杯不復銜。
遙憐三徑菊,冷落對雙巖。
吾弟餉人真不惡,建芽來自禁煙前。
一杯未易陽侯厄,四兩應為蒙頂仙。
病子頭風如得藥,酒家中圣殆忘眠。
平頭奴子堪缾椀,可帶樵青竹葉煎。
千古柴桑翁,于酒頗能全。
絕知閑居樂,雅乏從事賢。
傾心禱王母,更欲丐長年。
緬思東籬下,想望故悠然。
端闈夜許都人望,紅繖亭亭坐南向。
燭龍影落陸海中,廣樂聲在鈞天上。
華嚴寶藏光景出,雙鸞飛下蓬萊嶂。
大平天子千萬歲,呼舞共作嵩山唱。
小臣躑躅百寮底,未許外班陪末行。
今來淪落一何極,山城裝點成窮相。
苦吟漫欲酬節物,擁膝句作酸寒狀。
搜抉渾如餌毒藥,畏縮更似藏私釀。
詩成竟亦勿交涉,欲取樓蘭經樂浪。
典衣聊復沽市酒,一飲徑醉成昏忘。
黃昏陋巷燈火絕,守把不費城門將。
豈不見人生懽樂易生悲,惟有靜默長無量。
風高收雨急,日薄過窗微。
梅萼初迎臘,春溪欲染衣。
形容今日是,游衍昔人非。
節物關愁者,歸鴻正北飛。
黃河天上來,一曲一千里。
馮夷值海若,反顧忘秋水。
通川不足多,支流寧復紀。
大樸久已喪,群言亂如麻。
儒墨及刑名,交流自名家。
曲士殉所察,紛紛摘其華。
伯陽究宗本,為言天地初。
蟪蛄驚春秋,格言落玄虛。
華顛困章句,強識家人書。
土木謝雕華,結構趣閑敞。
四座來風月,中庭容幾杖。
庭喧海潮至,窗暝山云上。
蕭散寄官曹,欣茲會清賞。
瞻彼亨龍,應時而作。
維云維雷,以引以翼。
大人有徽音,物被其澤。
德馨孔昭,休命爰錫。
從來未到山頭寺,應在武陵深處藏。
漢水文人生自拙,香山居士興何長。
四旁島嶼娟娟綠,萬頃菰蒲靡靡香。
且醉尊中眼前物,瀛洲蓬島兩微茫。
神仙去住本無家,此日人間漫嘆嗟。
華表舊傳歸白鶴,洞庭誰見袖青蛇。
道山兩拂談經麈,滄海頻乘犯斗槎。
雙玉佩沾天上露,五銖衣識洞中霞。
林泉投老心猶壯,京國歸來鬢未華。
短制從今牽薜荔,雜耕依舊種胡麻。
風生謝傅團團扇,花隠堯夫小小車。
逸興逍遙舟不系,新詩妙絕玉無瑕。
松邊對酒依盤石,竹里分泉洗落花。
一自青冥餐沆瀣,更誰黃犢侶麏麚。
丹初封鼎云猶濕,棋未收枰日已斜。
每過竹軒深有恨,獨憐溪閣靜無嘩。
匣中不見龍三尺,畫里空余雪兩髽。
回首方蓬歸路遠,五云愁殺樹交加。
蘭芷生幽薄,浥露搴華姿。芙容隔秋江,扁舟滿江湄。
丈夫抱材用,但愿君王知。寧生擊牛角,載歌南山詞。
詞終脫裋褐,纓佩暮萎蕤。人事非有定,斯言或難持。
翩翩李將軍,鳴弦壓由基。余威震戎虜,談笑靜邊陲。
桃李曾無言,嘉聲滿黃扉。心知堪萬戶,乃謂生匪時。
烽火照甘泉,未能包虎皮。目視漢飛將,棄棄輕如遺。
頗牧已黃土,忉忉勤緬思。如何中林士,坐視青云期。
方瞳正碧貌如圭,六月相逢萬里歸。
口不談時經噩夢,心常懷蜀俟秋衣。
可憐眾熱偏能舍,自是登真限莫違。
書到鄉人望還舍,晉陵玄鶴已孤飛。
誰道前賢跡已塵,園林氣象邇來新。
高山流水有深意,翠竹黃花如故人。
小隊郊坰時訪客,后堂歌吹獨留賓。
汶陽寂寞無佳賞,臥閣蕭然過一春。
劉郎無物可縈心,沉迷蠹縑與斷簡。
求新不獲狂時發,自謂下取且謾眼。
猗嗟斯人今實尠,我欲從之官有限。
何時大叫劉子前,跽閱墨皇三復返。
高館搴帷萬象開,西山翠入氣佳哉。
六經重振南方學,千里還征上駕材。
鸞鶴遶庭翔更集,云霞拂棟去還來。
古今同被弦歌化,林臥其如老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