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大人正月十四日作
端闈夜許都人望,紅繖亭亭坐南向。
燭龍影落陸海中,廣樂聲在鈞天上。
華嚴寶藏光景出,雙鸞飛下蓬萊嶂。
大平天子千萬歲,呼舞共作嵩山唱。
小臣躑躅百寮底,未許外班陪末行。
今來淪落一何極,山城裝點成窮相。
苦吟漫欲酬節物,擁膝句作酸寒狀。
搜抉渾如餌毒藥,畏縮更似藏私釀。
詩成竟亦勿交涉,欲取樓蘭經樂浪。
典衣聊復沽市酒,一飲徑醉成昏忘。
黃昏陋巷燈火絕,守把不費城門將。
豈不見人生懽樂易生悲,惟有靜默長無量。
端闈夜許都人望,紅繖亭亭坐南向。
燭龍影落陸海中,廣樂聲在鈞天上。
華嚴寶藏光景出,雙鸞飛下蓬萊嶂。
大平天子千萬歲,呼舞共作嵩山唱。
小臣躑躅百寮底,未許外班陪末行。
今來淪落一何極,山城裝點成窮相。
苦吟漫欲酬節物,擁膝句作酸寒狀。
搜抉渾如餌毒藥,畏縮更似藏私釀。
詩成竟亦勿交涉,欲取樓蘭經樂浪。
典衣聊復沽市酒,一飲徑醉成昏忘。
黃昏陋巷燈火絕,守把不費城門將。
豈不見人生懽樂易生悲,惟有靜默長無量。
宮廷夜晚允許百姓瞻仰,紅色傘蓋高高向南而坐。燭火光影倒映在陸地海洋,宏大音樂聲似在天空回蕩。如華嚴經中寶藏光彩顯現,雙鸞從蓬萊仙山飛落。祝愿太平天子萬壽無疆,眾人歡呼共唱嵩山之曲。小臣我在百官中徘徊,沒資格在外班陪列末行。如今淪落至極,山城裝點得盡顯窮困。苦苦吟詩想應景,抱膝吟詩一副寒酸模樣。構思詩句像服毒藥般痛苦,畏縮又似藏著私釀。詩寫成也沒什么用,想建功立業卻路途遙遠。典當衣物買酒,一飲就醉得昏沉忘卻一切。黃昏陋巷燈火熄滅,無需城門將領看守。難道沒看到人生歡樂易生悲,只有靜默才長久無盡。
端闈:宮廷。
紅繖:紅色的傘蓋,指帝王儀仗。
燭龍:神話中在西北無日之處銜燭以照天的神龍,這里指宮廷的燈火。
廣樂:宏大的音樂。
鈞天:天的中央,神話傳說中天帝住的地方。
華嚴寶藏:佛教《華嚴經》中所說的寶藏,這里形容景象光彩奪目。
雙鸞:傳說中的神鳥,這里可能指某種裝飾或景象。
蓬萊嶂:蓬萊仙山。
躑躅:徘徊。
百寮:百官。
外班:指朝官的外列。
末行:行列的末尾。
苦吟:反復吟詠,苦心作詩。
酬節物:應和節令景物。
搜抉:指構思詩句。
樓蘭:漢代西域國名,這里泛指邊疆敵人。
樂浪:漢郡名,在今朝鮮境內,這里泛指遙遠之地。
典衣:典當衣物。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處于仕途不順、漂泊在外之時。當時宮廷舉行正月十四的慶典活動,詩人未能參與,看著熱鬧的宮廷與自己落魄的處境,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懷才不遇、淪落天涯的感慨。特點是通過宮廷與自身的對比,強烈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反映了詩人在特定時期的心境和創作風格。
君如快馬捷先鳴,上便追風不計程。
楊監西江推格律,陸郎東海服才情。
栽培花木心無事,彈壓湖山句有聲。
如許清名剛不惜,苦來蠻角建愁城。
三十六峰當郡前,世間無此好山川。
辭家上馬消一日,去蜀題橋今七年。
草奏南宮文似錦,?書東觀筆如椽。
批風判露名花里,正是彭州二月天。
嬾龍入戶養慵枝,罷聽風雷卻聽詩。
頭角不爭云雨會,精神如畏雪霜欺。
莫教畫手流傳去,生怕時人取次知。
此腹可憐終不負,瑯玕朝暮為君披。
依環倣磬作園池,戛玉鏗金出好詞。
世擅文章從魏氏,家傳仁義見韓碑。
抱關碌碌卑飛日,去國遲遲獨往時。
相值兩窮方有味,短牋朝暮送新詩。
去歲親前捧壽杯,如今萬里獨西來。
遙知此日憐兒婦,應撫南枝問雪梅。
百尺燈山初轉眼,一卮春酒欲酡腮。
愿言尊幼俱彊健,歸著斑衣伴老萊。
病里牽船去趙沱,醉中題字寄曹皤。
臥聽別語心難遣,起看家山路不多。
晴日上江卿大好,北風吹浪汝云何。
早知七日桃花峽,且可千鐘竹葉波。
壯年往贊海陵公,切莫哦詩嘆負儂。
妻子父兄皆上祿,民人社稷盡天工。
稅存產去須勤割,陂壞田荒與細通。
日暮歸來念此哲,尚應無面著慚紅。
藥鼎無時手自煎,萬囊長在枕頭邊。
罪今脫矣從頭白,病已安之用涕漣。
始悟舊詩成卦影,只消崇道了天年。
故人讀罷知余喜,遙舉真珠百斛泉。
我行熊繹故王都,十里南墻俯赤湖。
想見當時寧有晉,那知此地更逃吳。
宮門自昔通城北,墓碣多年立路隅。
欲仗青煙詢白鳥,背人飛去不容呼。
沈沈寒甃綆千尋,澹澹疎弦瑟五音。
讀罷自今三太息,個中應有一生心。
君真骨相超凡馬,我已情懷學展禽。
肯為明時當許事,科場文字未須深。
霏霏寒露濕檣竿,耿耿明星動玉灣。
夜久暗塵無一點,心閑遠念忽相關。
天街月色中秋近,海岸濤頭數日間。
正是錢塘好時節,只愁風雨自闌珊。
三載鳴弦宓不齊,姓名飛動玉宸知。
從來蘭省絲綸署,夢入梔林草木詩。
我亦放言聊爾耳,君真施手事于斯。
為寮況是張公子,錦筆淋浪日對持。
已傳春日在春前,誕日欺春又占先。
百面玉盤檠菜縷,兩行紅燭罩沉煙。
自從梅里迎王母,直到荷時慶老仙。
攔住東風頭與尾,中間和氣一千年。
天教槐輔撫藩州,人道梅仙百不愁。
倚閣才情翻作苦,留連詩卷不成酬。
我方設棘搜芹水,渠自張蒲去荻洲。
二十四瀧高浪里,臥敲船板醉吟休。
百折榴花照畫筵,八千椿歷記遐年。
東公西母朱顏老,玉女金童彩服鮮。
梅雨漲添春色酒,麥秋黃起壽爐煙。
銅壺未下三更水,猶是清和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