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歲過廣陵值早春嘗作詩云春風十里珠簾捲彷佛三生杜牧之紅藥梢頭初繭栗揚州風物鬢成絲今春有自淮南來者道揚州事戲以前韻寄王定國二首
淮南二十四橋月,馬上時時夢見之。想得揚州醉年少,正圍紅袖寫烏絲。
日邊置論誠深矣,圣處時中乃得之。莫作秋蟲促機杼,貧家能有幾絇絲。
淮南二十四橋月,馬上時時夢見之。想得揚州醉年少,正圍紅袖寫烏絲。
日邊置論誠深矣,圣處時中乃得之。莫作秋蟲促機杼,貧家能有幾絇絲。
淮南二十四橋的明月,我在馬上時常夢到它。料想那揚州城中醉酒的少年,正被一群紅袖佳人環繞著揮毫書寫。在朝堂上發表議論誠然是深刻的,但只有在圣人之道中時時做到恰到好處才能有所得。不要像秋蟲催促織布機那樣急切,貧窮人家能有多少絲線呢。
二十四橋:揚州著名景點。
烏絲:指烏絲欄,一種有墨線格子的紙。
日邊:指朝廷。
圣處時中:在圣人之道上時時做到恰到好處。
機杼:織布機。
絇(qú)絲:成束的絲。
蘇軾曾到過揚州,寫下舊作。此次聽聞淮南人講述揚州之事,便以前韻作詩寄給王定國。當時蘇軾在仕途上經歷諸多起伏,對人生和官場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這首詩前半部分回憶揚州美景和想象揚州少年的生活,后半部分發表議論,勸誡人們行事不要急切。體現了蘇軾詩歌既有浪漫想象又有深刻哲理的特點。
巖居應不羨時名,笑倚玫瑰物外情。
興在竹林因小阮,人傳杜句識徐卿。
孤峰半插秋云白,邃谷平臨夜月清。
已種千頭饒橘樂,定栽三樹看槐生。
山行殊跋涉,急雨況紛紛。
澗水橫侵道,墟煙重積云。
馬羸鞭不起,雞遠聽微分。
數問郵亭憩,應憐仆從勤。
北地花開南地風,寄根還與客心同。
群芳盡怯千般態,幾醉能消一番紅。
舉世秪將華勝實,真禪元喻色為空。
近年明主思王道,不許新栽滿六宮。
法法知無我,
坐卻圣凡個。
德山拄杖親,
要打劉鐵磨。
甌駱舊游留玉尺,
芻尼吉語協金錢。
新來瘴嶺千層翠,
回首江山九姓船。
楓葉夜舷同瑟瑟,
藕花朱蓋共田田。
遙知羈旅兼懷古,
立馬苴蘭起暮煙。
紫宸班列曉鐘初
拜進緗編上玉除
禹貢九州經制法
周官六典太平書
重瞳日月垂明鑒
三殿云霞映卷舒
文武憲章應有在
致君堯舜復何如
畫船鼓吹載涼州,
不到三更枉出游。
忽有歌聲出霄漢,
誰家開宴五云樓。
石刻燒殘宴集辭,
雄樓杰觀想當時。
只應畫戟清香地,
多欠韋郎五字詩。
猶憶當年曠日持,河山恢復屢愆期。
國無嚴譴官多怠,將不窮追寇易滋。
竟使羊亡機早失,豈知烏合勢終離。
即今幾處援軍集,可慰憂勤圣主思。
舍舟湖頭煙水昏,
假榻郵傳猶柴門。
可能濁酒澆客吻,
莫厭明月撩詩魂。
相傳禮樂太常家,市隱城南靜不嘩。兄弟怡怡自和輯,春風庭院紫荊花。
廬墓三年孝行全,姓名已達九重天。蓼莪應念劬勞德,彤管當書史一編。
教子傳家守一經,百年文獻舊氈青。雄辭妙畫南金價,磨石當鐫太史銘。
臨池苫蓋釣魚庵
卻笑溫生起水南
林下休官誰見一
歲寒取友不過三
點黃豈有眉間喜
堅白都無舌本談
柱下首陽孰工拙
東方元未識夷聃
引袂天風幾席傍,
滿城無處不甘棠。
定知丹雀銜書近,
趣擁弓旌入帝鄉。
靈峰出云晝濛濛,秀色不與他山同。
望之紫翠拂天起,宛轉數疊青屏風。
單車飄飄轉山麓,寒水盈盈帶冰綠。
冠纓相傍塵自清,十里搴帷意難足。
靈藥定隱韓伯康,白石或放初平羊。
待余捐佩游五岳,此地愿借開丹房。
鳴榔西上覺凌寒,
應為時清好做官。
有子已堪書籍付,
結交頻把佩刀看。
離程雪意催河柳,
故國秋聲長澤蘭。
欲寄舊游倍秋思,
非關無雁到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