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湘陰驛壁
舍舟湖頭煙水昏,
假榻郵傳猶柴門。
可能濁酒澆客吻,
莫厭明月撩詩魂。
舍舟湖頭煙水昏,
假榻郵傳猶柴門。
可能濁酒澆客吻,
莫厭明月撩詩魂。
離開行船登岸,湖頭煙水朦朧天色昏沉;借宿驛站,簡陋的房舍仍似柴門。或許用濁酒滋潤旅人干渴的嘴唇,莫要厭煩明月撩動詩人的詩興。
舍舟:離開船只。
假榻:借宿。
郵傳:古代傳遞文書的驛站,此處指驛站房舍。
濁酒:未過濾的酒,代指普通粗酒。
撩:撩動、引發。
詩為旅途題壁之作,當創作于詩人經湘水行舟途中。湘陰(今湖南湘陰)為湘水沿岸要地,驛站是古代旅人歇腳處。詩人舍舟登岸后借宿驛站,面對煙水、明月等景,觸景生情寫下此詩,記錄旅途片段與即時感受。
詩以旅宿驛站為背景,通過‘煙水昏’‘柴門’等細節刻畫旅途艱辛,又以‘濁酒’‘明月’轉向對詩意的捕捉,展現詩人于平凡中發現美的情懷。語言平淡卻余味悠長,是宋代題壁詩中貼近生活的佳作。
丹邱壤千里,水旱固所司。吾民實可矜,有守孰不祈。應汝捷影響,樂歲免阻饑。萬民齊叫閽,天子遠亦知。
酌酒風前禱,敷文壁上留。山靈如有識,玉燕定相投。桂菊香將發,云霞翠欲流。辛勤謝使者,欣記此清秋。
田家拚取一春忙,男力菑畬女課桑。隴上黃云機上雪,暫時辛苦樂時長。
望遠皆秋色,向天涯蕭條萬感,頓傷羈客。為問新來南飛雁,應憶青蕪舊國。但滿眼滄桑難識。休吊斜陽高樓外,算長安更在浮云北。誰念我,正悽惻。西風暗送流年急。嘆金仙移盤未久,淚鉛猶滴。漫道銅駝今方醒,還見長眠荊棘。縱蟻夢枯槐何益。化鶴幾時仍歸去,怕人民城郭都非昔。思到此,恨無極。
繞檐點滴如琴筑,支枕幽齋聽始奇。憶在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
是民是賊論紛歧,鑄鼎圖奸始共知。黃帶亦編流寇傳,繡衣重睹漢官儀。自天下降愚黔首,為帝驅除比赤眉。伏劍直臣猶未瞑,料應喜見中興時。
試鐙風細夜潮平,曲岸維舟待月生。垂柳和煙欹水影,亂鴉如雨入林聲。山橋客散車塵定,畫舫鐙紅鼓吹清。卻憶板輿花里過,湖光應識舊時情。
臨窗小榻自然涼,一枕清風覺夢長。睡起夕陽剛欲下,蒲葵扇底藕花香。
逢山未愜意,落日更移船。峽寺緣溪徑,云林帶石泉。鐘聲先度嶺,月色已浮川。今夜巖房宿,寒燈不待懸。維舟谷口傍煙霏,共說前岡石徑微。竹杖穿云尋寺去,藤筐采藥帶花歸。諸生晚佩聯芳杜,野老春霞綴衲衣。風詠不須沂水上,碧山明月更清輝。
游子驚心歲暮歸,篋中時檢舊斑衣。白頭應念齊城客,春動江湖雁北飛。鶴發相輝堂上人,吳天遙望瑞云新。洞庭酒熟梅花發,同醉沙村幾樹春。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熟,散金惟欲會鄉人。明時扈圣廿年余,始得銜恩謝直廬。秀水池臺非舊筑,鈐岡花徑是新除。縣家歲給山公粟,門巷高懸薛氏車。舟泊吳江秋乍冷,野人聊為獻鱸魚。
登山不愁峻,涉海不愁深。中擘庭前棗,教郎見赤心。
前身等是戒禪師,百八鐘聲入妙詞。畫上湖船最風景,荷花國里寫蘇詩。
天子錫榮號,賁我靈宮祠。吾道豈加損,群心自瞻依。峨峨芙蓉冠,劍佩明朱衣。自周迄于今,千載彌光輝。
工部丞昆丘,我生丁巳年。比吾既逾冠,再轉丞金淵。年齡過半百,奏子哦松軒。親見勤小物,如彼少壯然。受輸導行費,略不取一錢。飛糠至瞇目,猶恐勞弗宣。汝方壯有室,行行貳剡川。地近既便親,俸外有圭田。惟當念爾祖,奉職罔不虔。邑無不當問,事亦不得專。退無為避事,進勿至侵權。莊生才不才,其間要求旃。去年苦旱歉,谷熟殊頗偏。未知催科時,何取何當蠲。二十七鄉民,戶口富人煙。去天曾不遠,美惡易以傳。大寧九十馀,父母俱華顛。況子勤干蠱,豈不深愛憐。食祿須盡瘁,毋嘆我獨賢。不應頻往來,恃有檄可沿。時時寄安書,何殊在目前。秋賦已復近,公馀更加鞭。金罍喜接境,一水通鄉船。他時儻少病,尚能催擊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