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弟子已攀桂,先生猶臥云。
把得新詩草里論。(干師徐凝,常刺凝云云
枯井夜聞鄰果落,廢巢寒見別禽來。(貽天目中峰客
弟子已攀桂,先生猶臥云。
把得新詩草里論。(干師徐凝,常刺凝云云
枯井夜聞鄰果落,廢巢寒見別禽來。(貽天目中峰客
弟子已經科舉中第,先生卻依舊隱居山林。拿到新詩在草叢里討論。(針對徐凝,常諷刺徐凝說……枯井夜里能聽到鄰家果子掉落的聲音,廢棄的鳥巢在寒天可見別的鳥兒飛來。(贈給天目中峰的客人
攀桂:比喻科舉登第。
臥云:指隱居。
把得:拿到。
刺:諷刺。
由于資料有限,難以確切知曉創作時間和具體背景。推測可能是作者在看到弟子科舉成功,而自己或友人依舊隱居時有感而發,后幾句可能是在山林中居住時記錄下的生活感受。
此詩主旨可能圍繞科舉與隱居的不同人生選擇以及山林生活感悟。以對比和自然景象描寫為特點,雖只是詩句片段,也能體現出一定的情感和意境,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狀態和心境。
花底新聲,
尊前舊侶,
一醉盡生平。
司馬無家,
文鴦未嫁,
贏得是虛名。
當時顧曲朱樓上,
煙月十年更。
老我青袍,
誤人紅粉,
相對不勝情。
曉霧濕人衣,策馬長松下。
山深云更閒,地僻客殊暇。
回首望蒼苔,鐘聲出林罅。
五五二十五,乖龍不為雨。沙石欲生煙,稻麻將槁死。
山僧有個七字頂輪王陀羅尼,能破龍宮。
開蟄戶,斥雷師,驅電母,布慈云而灑甘露。
唵蘇嚕悉哩蘇嚕。
山塘七里春如錦,殘鳥啼花暝。輕帆微雨別金尊,卻恨浮云生長本無根。如今消息長安路,望斷江干樹。樓臺歌舞是誰家,門外春風飛絮,滿天涯。
別離便也清閑住,最是相逢處。思量往事起新愁,卻倚闌干頻喚不回頭。惱人情緒還憐惜,故意憑肩立。嬌嗔偏自遠郎懷,笑指畫樓西畔,有人來。
坐擁芙蓉隔岸浮,
杯涵沆漭吸寒流。
水晶宮里人如玉,
鐵笛飄飄海月秋。
香魂近遠,卻早離枝上,暗黏芳草。為惜清姿全似水,幻作碧膏籠罩。側墜蜂須,半凋珠顆,非被冰霜惱。侵階零亂,素痕未許人埽。
遙想萼綠仙姿,繡妝剪綵,那似晴光好。斜轉回塘清淺里,脈脈相看微笑。凍蝶低飛,疑非疑是,無柰陰寒峭。暄風動后,濃陰任遣鶯鬧。
記曾踏雪銅坑路,
初月昏黃舊崦西。
醉眼倦開香似海,
春風才到玉成蹊。
一枝影雜檀欒好,
片石寒生煙靄低。
今日畫圖重省識,
江鄉宛轉夢凄迷。
無端剡雪阻回舟,香夢隔秦篝。今宵玉樓寒重,鸚鵡可知愁。
思作客,話封侯。總須休。鴛鴦度曲,鹔鹴買酒,且種忘憂。
萬木森寒入翠微,飄然鶴發久忘機。
溪聲畢竟無今古,山色何曾有是非。
澗草自迷游客屐,巖花時落坐禪衣。
問師何代天臺住,手種青松已十圍。
辨才師苦死愛
文皇帝得許癡
溫韜劫陵大盜
蕭翼穿窬小兒
青絲簇饤莼羹味,白雪堆盤縷鲙鱸。我向松江飫鮮美,菜腸今更食新菰。
一舸清風四牡還,垂虹亭上幾欄干。季鷹命駕勞千里,如我清游卻不難。
爽氣深秋徹九霄,
憑高眼界迥寥寥。
凄風但可開黃菊,
零露行應到蓼蕭。
徑響登山屐一雙,
客來訪我綠筠窗。
扇頭索畫吳淞水,
雨雨煙煙剪半江。
客夢東華整十旬,
托君行帳夢中身。
邸樓萬覈風號動,
不受人間一點塵。
擘仙絲,
寫美矉,
依然南國娉婷。
石畔浣紗今在否,
溪流猶為人清。
興亡吳越眉顰上。
鴟夷枉鑄遺像。
日暮百花洲下路,
珊珊步屧馀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