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二十五首 其一
開口分明便垛根,
指天指地獨稱尊。
成群作隊隨他轉,
幾個男兒有腦門。
開口分明便垛根,
指天指地獨稱尊。
成群作隊隨他轉,
幾個男兒有腦門。
一開口便分明暴露了根本破綻,(如同佛陀)指天指地自稱獨尊。成群結隊的人都跟著他轉,可又有幾個男兒真正有獨立的主見呢?
垛根:方言,指暴露根本、破綻。
指天指地獨稱尊:佛教典故,相傳釋迦牟尼出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腦門:此處代指獨立的思考與主見。
男兒:泛指出家或學禪者,強調需有剛健獨立的精神。
《頌古二十五首》為宋代禪宗頌古類詩作,作者或為禪僧。頌古是對古代禪宗公案的韻文闡釋,此首針對學禪者易陷入盲目崇拜、缺乏獨立思考的現象而作,旨在引導學人回歸自心、破除執著。
全詩以禪宗典型的機鋒語言,借佛陀典故與日常場景,批判學禪者盲目追隨的弊端,強調獨立思考與自悟本心的重要性,體現了禪宗‘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核心思想。
有司昔者患不公,
糊名謄書今故密。
論才相若子獨棄,
外物有命真難必。
鄉閭孝友莫如子,
我愿卜鄰非一日。
朱門奕奕行多慚,
歸矣無為惡蓬蓽。
觀國五千里,成書一百篇。
人方期遠到,天不與遐年。
事業逢知己,文章有象賢。
未終三圣傳,遺恨掩重泉。
采芝天門山,寒露浄毛骨。
帝青九萬里,空洞無一物。
傾河略西南,晶射河鼓沒。
蓬萊眼中見,人世嘆超忽。
當時棄桃核,聞已撐月窟。
且當呼阿環,乘興弄溟渤。
蹋月看流水,
水明搖蕩月。
草木已華滋,
山川復清發。
褰裳伏檻處,
綠浄數毛發。
誰能挽姮娥,
俯濯凌波襪。
昨登定林山,俯視東南陔。
但見一方白,莫知所從來。
濕銀注寒晶,奩以青培堆。
迢迢晻靄中,疑有白玉臺。
是夕清風興,煩云豁然開。
常娥攀桂枝,顧景久徘徊。
杖藜忽高秋,陳跡與子陪。
壯觀非復昔,平蕪夜莓苔。
漢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黃。
群盜伺昏黑,聯翩各飛揚。
武侯當此時,龍臥獨摧藏。
掉頭梁甫吟,羞與眾爭光。
邂逅得所從,幅巾起南陽。
崎嶇巴漢間,屢以弱攻強。
暉暉若長庚,孤出照一方。
勢欲起六龍,東回出扶桑。
惜哉淪中路,怨者為悲傷。
豎子祖余策,猶能走強梁。
世德公高裔,
家聲相國孫。
飾儒成吏事,
訓子服忠言。
道直躬難進,
流長慶有源。
椎牛方返葬,
納駟已高門。
鄭國欲弊秦,渠成秦富彊。
本始意已陋,末流功更長。
維汴亦如此,浚源在淫荒。
歸作萬世利,誰能弛其防。
夷門筑天都,橫帶國之陽。
漕引天下半,豈云獨荊揚。
貨入空外府,租輸陳太倉。
東南一百年,寡老無殘粻。
自宜富京師,乃亦窘蓋藏。
征求過夙昔,機巧到莛芒。
御史閔其然,志欲窮舟航。
此言信有激,此水存何傷。
救世詎無術,習傳自先王。
念非老經綸,豈易識其方。
我懶不足數,君材仍自強。
他日聽施設,無乃棄篇章。
巫山高,偃薄江水之滔滔。
水于天下實至險,山亦起伏為波濤。
其巔冥冥不可見,崖岸斗絕悲猨猱。
赤楓青櫟生滿谷,山鬼白日樵人遭。
窈窕陽臺彼神女,朝朝暮暮能云雨。
以云為衣月為褚,乘光服暗無留阻。
昆侖曾城道可取,方丈蓬萊多伴侶。
塊獨守此嗟何求,況乃低徊夢中語。
攜僧出西路,日晏昧所投。
循河望積谷,一飽覺易謀。
稚子舉桉出,咄嗟見盤羞。
飯新秔有香,煮菜旨且柔。
暮從秀巖歸,秣蹇得少留。
捧腹笑相語,果然無所求。
皇華幾月案鹽池,
鉤按從來未有知。
隠伏無由逃計最,
勤勞長足儆官師。
事逢錯節皆投刃,
利析秋毫類算棋。
他日朝廷詢北事,
講論風俗待陳詩。
清潤慈明玉,汪洋叔度陂。
不憂仁者壽,早作哲人萎。
黃鵠歸無日,青烏葬有期。
陰堂介邢密,相望國僑祠。
輟學以從仕,仕非吾本謀。
欲歸諒不能,非敢忘林丘。
臨餐恥茍得,冀以盡心酬。
萬事等畫墁,雖勤亦何收。
揚揚古之人,彼職乃無憂。
感子撫我厚,欲言秪慚羞。
紛紛塵事厭煩冥,
何處能令爽氣生。
簿領欲迷頭不舉,
煙霞才望眼偏明。
門臨滄海千重險,
地壓高丘一再成。
若論三山方外境,
須將此地擬浮瀛。
道人少賈海上游,海舶破散身沈浮。抱金滿篋人所寄,吹簸偶得還中州。臝身歸金不受報,秖取斗酒相獻酬。歡娛慈母終一世,脫棄妻子藏巖幽。
蒼煙寥寥池水漫,白玉菡萏吹高秋。夜燃柏子煮山藥,憶此東望無時休。
塞垣春枯積雪溜,沙礫盛怒黃云愁。五更匹馬隨雁起,想見鄮郭花今稠。
百年夸奪終一丘,世上滿眼真悠悠。寄聲萬里心綢繆,莫道異趣無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