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徽南院使太子太保贈司空馮公挽辭三首 其二
清潤慈明玉,汪洋叔度陂。
不憂仁者壽,早作哲人萎。
黃鵠歸無日,青烏葬有期。
陰堂介邢密,相望國僑祠。
清潤慈明玉,汪洋叔度陂。
不憂仁者壽,早作哲人萎。
黃鵠歸無日,青烏葬有期。
陰堂介邢密,相望國僑祠。
您的品德如溫潤明潔的美玉般慈愛光明,胸懷似黃叔度的千頃湖陂般寬廣無邊。本不擔憂仁者該享長壽,卻早見賢哲凋零令人悲嘆。黃鵠一去再無歸期,青烏相墓葬禮將辦。墓室近邢地幽寂,與賢相子產祠堂隔望相伴。
清潤慈明玉:清潤,溫潤清朗;慈明,東漢荀爽(字慈明)以才德著稱,此處喻馮公德才;玉喻品德高潔。
汪洋叔度陂(bēi):典出《后漢書·黃憲傳》,郭泰贊黃憲(字叔度)'汪汪若千頃陂',喻胸懷寬廣。
仁者壽:《論語·雍也》'仁者壽',此處反用,痛惜馮公早逝。
哲人萎:《禮記·檀弓》'哲人其萎',指賢哲離世。
黃鵠:傳說中仙人所乘之鳥,喻馮公離世不歸。
青烏:相墓術,《葬經》載青烏子善相墓,此處指葬禮安排。
陰堂:墓室;介:接近;邢:古國名,代指某地;密:靠近。
國僑:春秋鄭相子產(公孫僑),賢能著稱,喻馮公賢德。
此為挽辭組詩第二首,當創作于馮公(宣徽南院使、太子太保,贈司空)去世后。馮公為北宋官員,作者或與其有交游,故以挽辭悼念其品德才學,寄托哀思。
全詩通過典故意象贊頌馮公品德高潔、胸懷寬廣,痛惜其早逝,以墓室與賢相祠堂相望作結,暗含對其賢能的推崇,是悼亡詩中典雅含蓄之作。
東風濕點小梅妝。何處螺鬟碧渺茫。一抹煙拖綺影長。那堪望。似個人人想玉郎。
背云沖石出深山,淺碧泠泠一帶寒。不獨有聲流出此,會歸滄海助波瀾。
法署才名久擅廳,詞林家學重趨庭。謫官遠向濡須塢,候吏還占貫索星。畿甸晚禾看上壟,閘河新水待揚舲。器成遠大當盤錯,歸及鴛班兩鬢青。
白林山中一句子,大溪為舌日夜說。路人擾擾如不聞,聚等諸人今始瞥。
蕊珠宮闕見毫釐,中有群仙按羽衣。莫訝此圖天地窄,黍珠境界更希微。
閉門不出動十日,雨后憑欄眼倍明。萬樹飛花將欲盡,一池春水漲浮萍。
深林長閉關,歲久欲西還。落日人煙少,秋風梵磬閒。錫飛孤鶴外,衲過斷云間。應嘆無期別,相尋何處山。
塵飛滄海。峻嶺崇山青不改。一代詞仙,千斛明珠續宋賢。叢殘淚墨。離合悲歡誰省得。日夜探尋。天闊云高自暢襟。
雪跨冰懸句盡珍,生前已自外其身。重來不見長安道,猶恐虛空遇若人。
三瑞堂前香燕凝,詩書一脈浸人心。韜峰不露全牛解,振鬣長嘶萬馬瘖。諸縣屢豐公事少,期年未及去思深。減租除粟興三學,人口如碑詠到今。
駿聲華譽滿留都,社稷蒼生望不孤。八座早登南執法,三年兼考大司徒。風傳海甸鯨波息,石固臺城鼠穴無。心是子年身范老,遠從廊廟憶江湖。
躋險遘靈室,賞勝得仙溪。紫泉飛作雨,玉髓積如泥。暫駐心魂爽,重尋巖徑迷。擬結丹霞想,來從靜者棲。
秋色撲帷清,侵晨傍柳行。衣牽朝露濕,花映曉霞明。拙病憐吾道,江湖寄此生。華峰云日近,忻慰倚門情。
王風與運頹,一輊不再軒。消中正有長,冬溫見瓜園。人才氣所鐘,亦如焰后煙。寥寥洙泗心,千載誰共研?龍門有遺歌,三嘆誦微言。意長日月短,持此托后賢。
屋頭明月上,此夕又秋分。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河清疑有水,夜永喜無云。桂樹婆娑影,天香滿世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