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武侯
漢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黃。
群盜伺昏黑,聯翩各飛揚。
武侯當此時,龍臥獨摧藏。
掉頭梁甫吟,羞與眾爭光。
邂逅得所從,幅巾起南陽。
崎嶇巴漢間,屢以弱攻強。
暉暉若長庚,孤出照一方。
勢欲起六龍,東回出扶桑。
惜哉淪中路,怨者為悲傷。
豎子祖余策,猶能走強梁。
漢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黃。
群盜伺昏黑,聯翩各飛揚。
武侯當此時,龍臥獨摧藏。
掉頭梁甫吟,羞與眾爭光。
邂逅得所從,幅巾起南陽。
崎嶇巴漢間,屢以弱攻強。
暉暉若長庚,孤出照一方。
勢欲起六龍,東回出扶桑。
惜哉淪中路,怨者為悲傷。
豎子祖余策,猶能走強梁。
漢朝的國運如夕陽西沉西南,中原大地上一顆星發出微弱黃光(喻指劉備勢力)。各路盜賊趁著暮色昏沉,紛紛飛揚跋扈割據一方。武侯諸葛亮在此時,如臥龍蟄伏內心卻痛苦難當。他掉頭吟誦《梁甫吟》,羞于與那些群盜爭輝逞強。偶然間遇到明主劉備,他便以平民之姿從南陽出山。在巴漢崎嶇的山川間,多次以弱軍進攻強敵。他的光芒如明亮的長庚星,獨自照耀一方。本欲喚醒六龍(太陽),向東升起于扶桑(喻指中原)。可惜中途隕落,令人悲嘆感傷。后輩姜維繼承他的遺策,仍能擊退強敵猖狂。
漢日:喻指漢朝國運,如太陽西落。
中原一星黃:中原大地上一顆微弱的星,喻指劉備的蜀漢政權(漢為火德,黃色或喻其勢弱)。
群盜:指東漢末年割據的群雄。
龍臥:諸葛亮隱居時如臥龍,出自《三國志》'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摧藏:內心悲苦,《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有'阿母大悲摧'。
梁甫吟:諸葛亮隱居時常吟的樂府詩,《三國志》載其'好為《梁父吟》'。
幅巾:平民頭巾,指諸葛亮出山前的布衣身份。
長庚:金星,傍晚出現,喻諸葛亮的卓越光芒。
六龍:神話中太陽的車夫,喻指恢復漢室的大業。
扶桑:神話中日出之地,喻指中原。
豎子:指姜維,含后輩之意。
祖余策:繼承諸葛亮的策略。
強梁:強橫的敵人,指曹魏。
此詩應為后人追懷諸葛亮所作。結合'屢以弱攻強''豎子祖余策'等句,或創作于偏安時期(如南宋),借諸葛亮以弱抗強、志復中原的事跡,暗喻對收復故土的期待。
全詩以歷史視角回顧諸葛亮生平,突出其高潔品格、卓越才能與未竟遺憾,既肯定其'孤出照一方'的歷史貢獻,又通過'豎子祖余策'強調其影響深遠,是一首融史、景、情于一體的詠史佳作。
中臺切云漢,特達羅俊賢。有美吾鄉彥,白璧何娟娟。溫恭君子容,素尚金石堅。高科出奮躍,石渠踰歲年。爰擢司馬屬,聲華日蜚鶱。殷殷職務崇,戔戔簡牘繁。志存行靡渝,道明施罔愆。考績及茲晨,嚴裝起翩翩。維時屆初夏,芳榮被郊原。登艫指清濟,揚舲循廣川。緬懷趨謁馀,周游鳳闕前。倘遇玉堂侶,因寄停云篇。
苦憶君公白發長,墻東依舊水云鄉。漢家男子惟垂釣,楚國騷人正采芳。匏葉浮沉難涉水,菊華甘苦總含霜。何人再拜還床下,知己凋零在白楊。
偶閣蓬苑向草萊,何人指點百花開。春風吹送梅關雨,曾寄南川一榻來。
近海江流闊,臨風意氣豪。昔人俱往矣,我輩亦登高。塵世空千象,微身只一毛。浮生如逝水,回首幾波濤。
功名有念心常醒,更鼓無聲夜更長。天運乾乾同轉磨,鬢毛能不幾時霜。
銅章仍再錫,知我莫如君。果署五湖長,應須十賚文。棲遲寬日月,汗漫足風云。尚有糟丘地,苴茅倘許分。
欲雕佳句累層巒,深愧揮斤斲鼻端。作者七人俱老大,昂藏卻立古衣冠。千年避世朝市改,萬籟入松溪澗寒。我有號鐘鎖蛛網,何時對汝發清彈。
暮雨初收霽。憑闌干、一江新綠,遠山凝翠。漠漠春陰添客思,悵望天涯無際。又猛省、平生行止。楚尾吳頭多少恨,付吟邊、醉里消磨矣。浮世事,只如此。陽關三疊徒勞耳。也何須、琵琶江上,掩青衫淚。一斗百篇乘逸興,要借青天為紙。兒輩詫、龍蛇飛起。今夜月明呼酒處,待明朝、酒醒帆千里。且為我,唱新制。
神龜支床,生理中絕。不如刳腸,逝而見筴。干霄之材,謚曰檉櫸。風雨飄飖,狐鳥托處。縱生而雄,厥名丈夫。安能百年,與飲食俱。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相望早春日,煙華雜如霧。復此佳麗人,含情結芳樹。綺羅已自憐,萱風多有趣。去來徘徊者,佳人不可遇。
衡岳孤且高,亭亭祝融峰。屹立鎮南紀,瞻依世云同。美人居其下,云蘿漫相封。安得一見之,我心則以降。
嗟孝烏,尾畢逋。結巢向高樹,養此黃口雛。一朝雛成毛羽觕,終日返哺鳴嗚嗚。海濱有黃生,適與烏性符。堂上有親垂白顱,此心直欲慕子輿。晨昏竭孝養,親心自怡愉。光陰不留親已殂,白日慘澹天模糊,淚血已竭眼欲枯。高冢峨峨臨海隅,清風足愧梟獍徒。吁嗟黃生孝義俱,至行不但孝烏如。
隴水下隴頭,東西南北流。浮萍逐隴水,一去不復收。
曲徑接山阿,行人說救婆。須知閨室女,識見已爭多。海水有枯竭,喬松易摧折。高名萬古存,地志書英烈。
庾嶺移來傍桂叢。繞花安敢望凌風。癯儒合作孤芳伴,四面相看一笑同。冰照座,玉橫空。雪花零落暗香中。有人醉倚闌干畔,付與江南老畫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