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江朝宗梅花 其二
踏雪歸來水路長
親曾相見白云鄉
風來風去都無那
分付行人一點香
踏雪歸來水路長
親曾相見白云鄉
風來風去都無那
分付行人一點香
踏著積雪歸來,水路漫長;我曾親身在白云繚繞的仙鄉與它相遇。風來風去都無法奈何它,只將一縷清香贈予過往行人。
次韻:和詩的一種方式,指按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順序來作詩。
白云鄉: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此處借指梅花生長的高潔之境。
無那(nuó):無奈、無法。
分付:交付、給予。
此詩為作者與江朝宗相互酬和的梅花詩組作之一(“其二”)。創作背景或為冬日踏雪尋梅后,以次韻形式回應友人,借詠梅抒發對高潔品格的推崇。
全詩以踏雪尋梅的視角切入,通過“白云鄉”的高潔定位與“分付香”的細節,突出梅花不爭不媚、默默奉獻的特質,是一首托物寄情的詠梅佳作,語言簡練而意蘊深遠。
言經朱雀桁,復度白雞年。謝公不可見,廢壘蔓草纒。
三日瞰坰牧,所懷多昔賢。陂陀北城墩,誰可作九泉。
石頭控崢嶸,目盡西南天。定都記孔明,赤壁方凱旋。
惟初鼎足計,用意良已虔。更作長干行,秦淮亂清漣。
殘春掃余花,密葉未有蟬。高臺略四遠,綠野浮芊眠。
午陰久未移,幽景為我延。使君固不凡,況有嘉客先。
老大百念息,爨余豈遺煙。了知塵外心,本自無間然。
祝壽作生日,親朋互相慶。
未燒一爐香,且殺百個命。
奴仆各醉飽,歌舞亂觀聽。
如此望長年,為汝慚諸圣。
君看草頭露,日出還消去。
也似世間人,閻浮暫時住。
愚人尚不知,紛爭求貴富。
只應明眼人,未能笑得汝。
大智圓明,體無向背。
凝然湛寂,彌滿太虛。
覆蓋乾坤,常光獨露。
削蹤滅跡,離相絕名。
又騎弱馬聳吟肩,數點旗尖破暝煙。
曉逕寒生梧葉露,晚風愁入雁行天。
新年事業唯行路,故國生涯只釣船。
早晚徑歸耕莽蒼,任從人笑客無氈。
中年甚畏別交親,況復云山舊結鄰。
澗谷何時同笑語,干戈已老更風塵。
少留對榻聊分坐,多病持杯漫幾巡。
賈傅長沙知健否,洞庭波浪渺無津。
十年在空山,未覺與世殊。再來撫城郭,始悟非吾廬。
豈不有華屋,旌旗拱王都。峨冠坐清旦,百吏前走趨。
而我麋鹿姿,甎然若囚拘。忽看北山岑,突兀當坐隅。
歡言顧之笑,便欲凌崎嶇。似我槿籬間,層巒儼相扶。
瞻不得往,起步空長吁。少年四方志,顧盼略九區。
衰慵一如此,畢愿終田閭。拙艱固應爾,豈但悲老夫。
池中養卻魚,岸上養卻鴨。
瘦者喂教肥,肥者便要殺。
不思身債重,只要口甘滑。
臘月三十日,看你成忉怛。
山頭野梅白玉花,月明弄影紛橫斜。
青天無云萬峰立,下有十畝幽人家。
年年春歸不暇省,但掃雪徑尋寒葩。
老夫已忘少年事,燈火豈念更繁華。
一杯起步遍空谷,破屋歸臥暾朝霞。
陪都復來亦何有,凜凜殺氣浮高牙。
重關深鎻夜漏永,忽記昨夢翻長嗟。
景龍門前一月會,金碗賜酒余雄夸。
神州陸沉近歸我,漢節方議通胡沙。
天翻地覆那得料,忍復更聽漁陽撾。
初秋夏一時,衲僧多欲去。不搭陳梢船,便行泗州路。
橫擔拄杖氣如云,萬水千山都不顧。
昨日通川方上入,隨例茫茫把不住。
把不住,為君說個臨歧句。
枯木巖前差路多,剔起眉毛著眼覷。
一身恍若風中燭,百歲端如水上漚。
未到衲僧平穩處,臨行那得不生愁。
池中一土墩,魚日繞墩轉。
人觀咫尺間,魚謂千里遠。
正如躁進人,分寸變眉面。
要在張三前,還落李四便。
善惡生汝心,汝心宜早戢。
鵝烹語告人,狗死魂猶泣。
警誡甚分明,愚耳終不入。
苦果一朝熟,恐君悔不及。
日暮片云愁,邊廷戰未休。
萬人齊拚命,一將獨封侯。
孫武子兵法,田將軍火牛。
算來成底事,總是百冤頭。
我家近東城,南湖屢嘗游。往時古堤岸,路暗行人愁。棘籬蔽荒圃,貍鼠呼啾啾。
好景豈終廢,發見端有由。張公山西將,帷幄久運籌。晚歲倦征討,雅懷在林邱。
人方棄不取,公乃得所求。除治見佳趣,經營出奇謀。竹窗清景亂,梅軒暗香浮。
中間溪風亭,崢嶸跨碧流。虛簷極宏敞,坐見群山幽。終夜自泠泠,六月長颼颼。
蕩漾月波起,飄急云靄收。曠然天宇間,清思何悠悠。
高朋幾還往,玉斝時勸酬。相從同一醉,庶以消百憂。
羨公強健身,萬事心不留。獨愛池館閑,永日嘗休休。
公才自無雙,何用嘆不侯。試訪舊識中,此樂寧有不。
轉方作圓,輝今耀昔。
龍袖三關,金錘一擊。
五十余年,脇不至席。
逆鱗句,阿誰識,生死觀來如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