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寒山寺 其五四
池中養卻魚,岸上養卻鴨。
瘦者喂教肥,肥者便要殺。
不思身債重,只要口甘滑。
臘月三十日,看你成忉怛。
池中養卻魚,岸上養卻鴨。
瘦者喂教肥,肥者便要殺。
不思身債重,只要口甘滑。
臘月三十日,看你成忉怛。
在池塘里養魚,在岸上養鴨。把瘦的喂肥,肥了就殺掉。不想想自身罪孽深重,只圖口腹之欲。到了年關,看你如何痛苦悲傷。
卻:語氣助詞,無實義。
喂教肥:喂養使其變肥。
口甘滑:指滿足口腹之欲。
臘月三十日:指一年的最后一天,這里有到了報應之時的意思。
忉怛(dāo dá):痛苦悲傷
《擬寒山寺》是宋代詩人釋懷深所作,其創作目的是勸誡世人,宣揚佛教因果報應、不殺生等思想。此詩創作于宋代佛教盛行時期,詩人可能看到社會上人們殺生吃肉的普遍現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戒殺,突出特點是用日常養殖與宰殺場景揭示因果報應。在文學史上,它以通俗的語言宣傳佛教教義,對勸誡世人有一定影響。
夭天原上桃,濯濯園中柳。商飆颯然至,榮華變衰朽。青年不努力,白發倏盈首。身后千載名,生前一杯酒。歸與東曹掾,還為莼鱸否。
曾從小阮知名久,莫怪相逢發浩嘆。一介尚能嚴取與,半生那得免饑寒。詩為性命吟來易,舌作生涯老去難。三尺瑤琴一杯酒,為君沉醉為君彈。
斗大梧桐樹,當檐引晚風。半留山月到,更與野禽通。子落知秋老,枝疏惜歲窮。衰榮看欲盡,獨立意誰同。
玉龍行處夜無聲,北面峰巒失翠屏。天上白榆寧有種,人間瑤草不知名。青燒獵火朝煙濕,紅露仙樓夕照橫。記得塞天曾見慣,薰風時節到遼城。
不作尋詩計,沉情日閉關。牛車載上乘,錫杖拄空山。玩世風塵外,放身花鳥間。秋齋食橡栗,見爾好容顏。
客路兼寒食,千林雨雪霏。俱言仲春盡,怕是落花飛。禁火柴門掩,穿云獵騎歸。向君需社酒,還復理冬衣。
十分春色在鄰家,我獨傷心感物華。君若此時辭痛飲,也應辜負后園花。
門掩危欄,殘照里、塵封魏闕。提望眼、仰瞻遺像,英靈難滅。秋薊繞墻祠宇冷,荒苔滿砌英雄歿。歷千秋、幽恨不曾銷,思人杰。懷古國,傷忠烈。談往事,空悲切。威風如虎,命宮磨蝎。三字沉冤難雪恨,五年平虜徒饒舌。到今朝,憑吊謁孤忠,腸千結。
稽首玄真像,當年助我軍。龜蛇裨圣武,龍鳳煥奎文。劍聳燒空焰,旗翻渡海云。上公傳琬琰,分惠感慇勤。
雨過貓兒峽,因風暫系船。沙深留豕跡,石蠹帶蝸涎。蒼壁瀕江立,青氈趁晝眠。無窮涼瑟縮,一聽永如年。
華岳萬年松,盤盂小可容。清泠一勺水,蒼翠起蛟龍。
月下相攜興漸酣,笑沽美酒佐傾談。淺斟慢酌深知味,花影分香玉露甘。
河畔牽牛織女星,東西相望幾千程。乘槎我欲機邊坐,應解停梭問姓名。
亦知相別在相逢,無那殷勤意萬重。若過延津曉離合,古來雙劍是雙龍。
一時冠冕競加鞭,誰似先生晚節賢。鬢雪自因憂國選,顏丹端為省塵緣。山林喜近生申日,海宇爭期致主年。聞道相看起安石,寧容高臥樂詩禪。靈峰高映玉溪光,花草時薰知見香。未用胡麻金椀飯,且浮昌歜碧霞觴。松欞照北塵埃遠,澗水流南氣象長。舞鶴獨知千歲永,風云猶欲會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