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寒山寺 其一一七
池中一土墩,魚日繞墩轉。
人觀咫尺間,魚謂千里遠。
正如躁進人,分寸變眉面。
要在張三前,還落李四便。
池中一土墩,魚日繞墩轉。
人觀咫尺間,魚謂千里遠。
正如躁進人,分寸變眉面。
要在張三前,還落李四便。
池塘中有一個土墩,魚兒每天繞著土墩游動。人在咫尺的距離觀看,魚兒卻覺得是千里之遠。就像那些急于求進的人,一點點小事就改變臉色。想要超過張三,結果卻落在李四后面。
躁進人:急于求進的人。
分寸:指微小的事情。
眉面:臉色。
《擬寒山寺》是宋代詩人釋懷深的作品。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人急于求名逐利、浮躁不安的現象,詩人以佛教的視角和感悟,通過詩歌來勸誡世人,這首詩便是針對那些躁進之人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諷刺急于求進之人,特點是以生動的類比揭示深刻道理。在文學史上,它以獨特的勸誡方式展現了宋代佛教詩的特色,對后世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些兒微妙非常好。猛焰里、自然芝草。玉虎與金龍,密護三田寶。丹成九轉青童報。便授取、紫微宣誥。體掛六銖衣,跨鶴歸蓬島。
東廂撲棗及秋分,露顆風枝喜共君。明歲卻煩君撲棗,可能迢遞寄溪云。
斜陽不到竹陰幽,小徑縈紆傍碧流。行到草深橋斷處,卻乘明月泛歸舟。
鄞江雨過鄞水碧,疋馬驕嘶送行客。客程迢遞竟何之,萬里觀光上京國。東風蕩煖花草香,征帆晴逐云飛揚。沙頭酒盡人繾綣,夕陽度鳥山蒼蒼。曾生久負干將器,燈窗栽展平生志。今朝云路適亨通,海闊天高健鵬翅。佇看較藝冠群英,玉階指日承恩榮。丈夫讀書志遠大,還期竹帛垂芳名。
未瞻魯廟三緘口,且讀曹娥八字碑。較智只爭三十里,楊修誰說是男兒?
白日行天速,青山去國遙。昔年蒼水佩,同駕紫云軺。漢節猶堪牧,虞旌不待招。人生誇氣概,莫遣旅魂銷。
龍天擁護大江西,江上分襟綠草齊。一路藤蘿秋色里,山山樹樹白猿啼。鶴隨金錫忽飛還,踏遍吳云越樹間。一發遠峰斜日外,認來多是九華山。
典盡寒衣未得歸,客囊惟有帶來詩。夜深月照回家夢,怕殺梅花笛又吹。
重陽節后西風來,梨花榴花爛熳開。為憐黃菊真可愧,冷淡含香待雨催。
廿載風塵逐斷萍。漁陽鼙鼓不堪聽。可憐無計留黑發,一番對鏡一番驚。人已老,百未成。孤燈凄雨話生平。國愁家恨難揮淚,且把心情作笑聲。
何代迎仙地,高低復起樓。東明先得日,西爽最宜秋。帆影林梢見,嵐光腳下流。道人吹鐵笛,飛思繞瀛洲。
偶拋魚食水紋圓,水靜云開見碧天。嘹唳長空橫雁影,一番秋思憶從前。
湖水一泓橋九曲,南山影墮煙波綠。臨風我自慕周郎,吊古誰同傷末俗。當日樓船不可尋,云旌拂處夕陽沉。贏來亂世三分業,負盡平生一片心。少小風流性儒雅,歌塵輕繞鴛鴦瓦。朱弦誤拂一回頭,滿座佳人都醉也。中有仙姝號小喬,雪為肌膚柳為腰。幽衷共吐盟蘭契,銀漢雙攜渡鵲橋。點將臺前森劍戟,連云檣擼乾坤坼。運籌帷幄麈頻揮,勃發雄姿神奕奕。武略文韜蓋代英,照人肝膽玉壺清。醇醪飲罷紛然醉,氣度何曾讓孔明。公瑾原非趨附輩,功高反受聲名累。沙場白盡少年頭,閨閣滴殘紅燭淚。霸業空空剩此亭,秋風遙送野花馨。巍巍石像凌霄立,隔岸妝樓慰眼青。野史紛紜真相掩,賢愚一任人褒貶。蕭條異代不勝悲,淚灑滄波千萬點!
采薪松巖下,日暮負盈肩。還思天際鶴,或恐避荼煙。
春朝中酒未曾醒,論吉論兇總不應。還卻豸冠神武去,負他頭上貴人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