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明日復同惇立總領吳德素運使章思臺過天禧寺登雨花臺再用前韻
言經朱雀桁,復度白雞年。謝公不可見,廢壘蔓草纒。
三日瞰坰牧,所懷多昔賢。陂陀北城墩,誰可作九泉。
石頭控崢嶸,目盡西南天。定都記孔明,赤壁方凱旋。
惟初鼎足計,用意良已虔。更作長干行,秦淮亂清漣。
殘春掃余花,密葉未有蟬。高臺略四遠,綠野浮芊眠。
午陰久未移,幽景為我延。使君固不凡,況有嘉客先。
老大百念息,爨余豈遺煙。了知塵外心,本自無間然。
言經朱雀桁,復度白雞年。謝公不可見,廢壘蔓草纒。
三日瞰坰牧,所懷多昔賢。陂陀北城墩,誰可作九泉。
石頭控崢嶸,目盡西南天。定都記孔明,赤壁方凱旋。
惟初鼎足計,用意良已虔。更作長干行,秦淮亂清漣。
殘春掃余花,密葉未有蟬。高臺略四遠,綠野浮芊眠。
午陰久未移,幽景為我延。使君固不凡,況有嘉客先。
老大百念息,爨余豈遺煙。了知塵外心,本自無間然。
說經過朱雀橋,又到了白雞年。謝安那樣的賢才已不可見,廢棄的營壘被蔓草纏繞。三天來俯瞰郊外的牧場,心中懷念著許多古代賢才。那傾斜的北城墩,誰能從九泉之下起來呢。石頭城地勢高峻險要,極目望盡西南的天空。諸葛亮曾有定都此地的記載,那時他剛從赤壁凱旋。當初定下鼎足三分的計策,用心實在是很誠懇。又漫步在長干里,秦淮河清波泛起漣漪。暮春時節掃去殘余的花朵,茂密的樹葉中還沒有蟬鳴。登上高臺眺望四方,綠色的原野一片芊綿。中午的樹蔭很久都沒移動,清幽的景色為我而延長。使君本來就不同凡響,何況還有嘉賓在前。年紀大了各種念頭都已平息,爐灶里哪還有余煙。深知超脫塵世的心境,本來就沒有什么隔閡。
朱雀桁:即朱雀橋,在今南京市南。
白雞年:古人以十二地支與十二生肖相配,白雞年指酉年。
謝公:指東晉宰相謝安。
廢壘:廢棄的營壘。
坰牧:郊外的牧場。
陂陀:傾斜的樣子。
石頭:指石頭城,在今南京市西清涼山。
長干:古里巷名,在今南京市南。
芊眠:草木茂密的樣子。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游覽天禧寺、雨花臺等地時,面對歷史遺跡和眼前景色,有感而發。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變革的時期,詩人可能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在游覽中回顧歷史、感慨自身。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景懷古,抒發對歷史和人生的感慨。其特點是將歷史典故與眼前景色巧妙融合,展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體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和對歷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生小不知愁,底是愁來處。釵朵鳳凰棲,裙衩鴛鴦住。飽看臉邊霞,偷吮唇中露。驚夢不成云,化作梨花雨。
四更里,云收徹。海底星龜弄明月。處處瓊花結。火候抽添按時節。子午氤氳降紅屑。猛把天機泄。
智者尚明察,不為物理宥。吾儒任學術,精力事研究。至人邈難繼,得亦瞠乎后。庸盲終溟漠,全天亦自厚。大化無殊途,何事樸與秀。
君上蓬菜閣,何如躡五城。霜威消蜃氣,月彩傍窗明。貝闕層波隱,瑯璈半夜迎。將無生羽翰,汗漫友盧生。
夭桃艷杏豈相同,紅潤姿容冷淡中。披拂輕煙何所似,動人春色碧紗籠。
倡道東來欲訂頑,昌黎一脈可躋攀。青藜光照清華地,玄草聲傳霄漢間。鳳渚莫緣開虎觀,龍池自是接龜山。歸與定作千年計,豈肯浮生半日閒。
合從龍首便黃扉,盡謂登庸十載遲。自是袖中霖雨手,肯令勛業頌皋夔。
屋后茳蘺與水平,屋頭很石列為屏。捲簾帳下云先去,步月庭前樹欲行。白雨侵階渾是綠,黃童食柏久成青。如何庭下朝陽影,盡在少微巖上明。
山陵功已奏,儀衛出都城。萬姓驚相吊,千官泣從行。云寒移羽葆,風慘雜金鉦。天道憑誰問,人方倚太平。
撫髭髯。青陽老我費齏鹽。費齏鹽。薄寒鈍刃,春懶新蠶。樹猶如此人何堪。層波遞遠江空涵。江空涵。高樓鱗比,身影沈帆。
田家桑柳蔭柴扉,誰道兵戈有亂離。住舍尚存萱草地,生兒不及木蘭時。鳳釵一折悲誰語,鶴表重歸樂自知。想見鄉閭歡會處,萊衣起舞對齊眉。
堂堂翰苑三君子,侃侃伊用一輩流。日月當天容直道,雷霆震地肯低頭。衡湘路遠何須惜,州縣官閒且自由。寄語南閩舊提舉,此生端不愧同游。
家住番水上,從軍向遼陽。代父遠行役,日寓刁斗傍。時陳俎豆容,絕學驚殊方。坐令先軫徒,摳衣進中堂。歸來迫遲莫,喜有名家郎。封君謝恩寵,居然事冠裳。春陽澹暉暉,顏色忽已藏。人生首丘愿,浪蹤安可常。偉哉全歸子,宿草今蒼涼。我欲奠雞絮,渺渺川途長。
近來禪子好長句,才寫短句便不喜。句有短長理則一,何故于中分彼此。長者不知長幾何,短者不知短幾許?若能直下究根源,長短皆由妄心起。阿呵呵,羅羅哩。須彌為筆虛空紙,寫出贈行一句子。此去從君較短長,莫教打失自家底。
花事凋殘,弦聲寥寂,羈人姑此徘徊。曾記馬卿,長門賦罷初回。琴心懶把文君約,卻聽歌、呼鳳相偕。到于今、風冷良豐,夢斷漓隈。多情奉倩招要夜,說從來桂勝,未抵玫瑰。唱到桃紅,羞成月魄難裁。誰家白玉桐花似,認枝頭、小小雀喈。曲終時、青盡江峰,落盡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