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籠鳥
蒙君垂盼意,小鳥亦何知。
已破樊籠出,方思性命危。
驚魂棲未穩,覓食意還疑。
毛羽經磨損,飛鳴慎所之。
山林飛不去,罿?已難辭。
彩翮兼殊眾,先鳴詎所宜。
自應隨位置,敢復恨羈縻。
從此垂堂遠,知幾亦未遲。
蒙君垂盼意,小鳥亦何知。
已破樊籠出,方思性命危。
驚魂棲未穩,覓食意還疑。
毛羽經磨損,飛鳴慎所之。
山林飛不去,罿?已難辭。
彩翮兼殊眾,先鳴詎所宜。
自應隨位置,敢復恨羈縻。
從此垂堂遠,知幾亦未遲。
承蒙您垂愛關注的心意,小鳥又怎會知曉其中深意。剛從牢籠中掙脫飛出,才意識到性命仍有危險。驚魂未定難以安棲,覓食時仍心懷疑懼。羽毛已被磨損殘缺,飛鳴時需謹慎選擇方向。山林雖好卻飛不到,捕鳥的網已難以避開。彩色的翅膀與眾不同,搶先鳴叫又怎算適宜?自然應安于自身處境,哪敢再抱怨曾經的束縛。從此遠離危險之地,及時醒悟也不算太遲。
樊籠:關鳥獸的籠子,此處指束縛。
罿(chōng):古代一種捕鳥的網。
彩翮(hé):彩色的鳥羽,代指鳥的翅膀。
詎(jù):豈、怎。
羈縻(jī mí):束縛、牽制。
垂堂:靠近屋檐的地方,因擔心屋瓦墜落而危險,代指危險之地。
知幾(jī):預知事物發展的動向。
此詩或創作于詩人經歷人生轉折之際,以籠鳥自喻,反映其掙脫某種束縛(如官場、世俗)后,面對新環境的不安與對生存智慧的思考,暗含對自身處境的審視。
全詩以‘出籠鳥’為核心意象,通過描寫其掙脫束縛后的心理與遭遇,揭示自由與危機的辯證關系。托物言志手法貫穿始終,語言平實而意蘊深刻,展現了對生命處境的深刻洞察。
無恤營襄國,詭遇樹崇勛。
寶符吞中山,銅斗揮代君。
都邑曜錯繡,戈鋋耿長云。
天道如環運,人事猶玦分。
平原生荿草,邯鄲起煙氛。
一為房陵謳,凄惻誰能聞。
再上峨峰石上眠,青霄皓月枕頭邊。
風生兩腋寧知暑,勢近三臺可問天。
一道泉聲真不俗,千年樹色總成仙。
叮嚀從者非容易,信宿煙霞是勝緣。
瀟灑真如白鷺閑,煙汀翹足對遙山。
慣看雨驟珠跳線,何懼云翻墨滾團。
天欲暮,自驅寒,高梧有鳳不相攀。
興來飛舞如椽筆,勾畫魚龍碧浪間。
河源來積石,天馬涉流沙。
耳目成千古,丹青在一涯。
荒涼都護府,斷絕使臣槎。
安得山河將,收功似漢家。
孤懷入海彌難說,水鳥舟人共此游。
束地巨環迎北小,拍天萬水盡南流。
斜陽大月中宵見,故國新聲一笑休。
忽憶江南黃篾舫,幾時歸去作遨游。
碧紗燈照素屏風,
滿院涼生秋意濃。
誰信人間五六月,
清寒如在玉壺中。
碧玉界中無變異,
虛明地上有雖微。
妙圓一句如何說,
隱顯含融豈間違。
門地榮聽履,夫家世夢松。
初終無一欠,富貴有三從。
疾愈龍宮藥,恩加象服封。
乘鸞期忽至,談笑返仙峰。
送送還牽老衲衣,故山終恨不同歸。
好從瀑水投寒句,又向梅花覓破扉。
冰雪已多曾徹骨,蕨薇雖采未忘饑。
關門不禁南來雁,何日凌空錫更飛。
寶匣龍章御敕開,仙師辭闕返蓬萊。
鳳池劍影隨云化,鶴背松聲帶月回。
火候不須調藥灶,仙名今已著丹臺。
柏枝燒罷應多暇,報我藍田長玉栽。
杏雨新晴春婉娩。柳外高樓,樓外花深淺。
又是薔薇香一院。如何春在人難見。
云影迷離花影亂。極目遙天,不到江南岸。
廿四番風容易換。天涯付與驄嘶斷。
林下春風迥絕塵,天涯舊路獨傷神。
長船載酒官河夜,芳草懷人楚水春。
應學杜陵尋北郭,兼逢小阮作南鄰。
嗟予忝出皇華使,猶向河邊詠伐輪。
識時務者為俊杰,
識俊杰者唯陳初。
兩俱不識垂垂老,
比小夫妻太不如。
許由輕九州,歸休娛穎顏。
共伯棄千乘,結隱巢首山。
漁釣性自適,軒冕憂相關。
澤雉苦樊籠,神龍樂潺湲。
何事子牟心,猶存魏闕間。
建江江上古今流,
只見煙波不見秋。
此日過江看到底,
始知活水有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