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陜西圖三首 其三
河源來積石,天馬涉流沙。
耳目成千古,丹青在一涯。
荒涼都護府,斷絕使臣槎。
安得山河將,收功似漢家。
河源來積石,天馬涉流沙。
耳目成千古,丹青在一涯。
荒涼都護府,斷絕使臣槎。
安得山河將,收功似漢家。
黃河源頭來自積石山,神馬穿越過茫茫流沙。耳聞目睹之事歷經千古,畫作卻在遠方留存。都護府如今一片荒涼,使臣的船只也已斷絕往來。怎樣才能有像漢朝那樣的良將,收復山河建立功勛。
河源:黃河源頭。積石:積石山,古人認為是黃河源頭。
天馬:指西域的良馬。涉:穿越。流沙:沙漠。
丹青:指繪畫,這里指描繪陜西的圖。一涯:一方,指圖所在之處。
都護府:唐朝在邊疆地區設立的軍事行政機構。
使臣槎:使臣乘坐的木筏,這里指使臣的往來。
山河將:能收復山河的將領。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可能邊疆局勢不穩定,邊疆地區荒涼破敗,作者看到描繪陜西的圖,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國家邊疆問題的關注和對收復失地的期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邊疆現狀的憂慮和渴望收復山河的心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
駻突羈縻肯受鞿,申椒狼藉恥充幃。
屠龍伎倆殫家授,射虎功名論贖歸。
郊外三年宜以玦,墻陰七日感無衣。
篋中職貢殘圖在,黑水驚湍觸物非。
作意清游未肯孤。半隱晴候嫩寒初。點波雙槳倩鷗扶。
漸老菱枝經雨瘦,未凋楓葉保霜腴。鶯波橋下是南湖。
車騎行邊筆作籌,光搖五色度中流。斜陽有意杯仍劇,危堞無烽洞轉幽。
誰謂風沙通朔漠,共疑形勝是南州。關前不筑三城在,能使山靈識壯游?
塞垣風色易凄凄,柞子城頭烏夜啼。漢節蹉跎仍薊北,文星錯落復遼西。
烽明飛閣三千迥,角起連營十萬齊。眼底戎機君自見,逢人不必說羈棲。
何地飛花雨,晴空無片云。
江山恣遐矚,草樹出清芬。
城郭參差見,樓臺遠近分。
人家百萬戶,煙火盡氤氳。
五更喧爆竹,窮鬼想潛蹤。
傳菜忙中婦,延賓及下舂。
云開驅屏翳,冰泮露鰅鳙。
怪底兒童笑,銀幡映老容。
文印親持走傳車,七經教授似相如。
每從北面爭傳業,何但西游強著書。
鳷鵲月華臨古甸,芙蓉岳色滿精廬。
可堪玉署回翔客,一出承明十載馀。
離恨隨秋渺渺深。風透疏林。寒透重衾。
金錢夜夜卜歸音。燈也無心。鵲也無心。
四壁殘蛩催短砧。別樣愁侵。一樣哀吟。
如絲幽夢斷難尋。月又將沉。漏又將沉。
攜愁帶病強吟哦,
自恨紅顏薄命多。
一夜詩成無數淚,
從今休想對君歌。
茅檐元未覺,竹瓦偶先知。
被冷渾忘寐,窗明得屢窺。
雞鳴因誤早,犬吠極驚疑。
我亦胡為者,侵寒要索詩。
司勛胸臆在孤行,浮世傳詩亦強名。
仍歲江湖疑中酒,幾人霄漢肯論兵。
能容兩黨非無術,不作三公為有情。
莫舉前身江總例,鬢絲心鐵感平生。
訪衲登危巘,
聽泉倚臥松。
回看山下路,
已有白云封。
絳帷一紀設東城,接席傾談倍有情。
甫送慈輀安宅兆,忽嬰末疾輟書聲。
仙方不救沈疴起,噩耗俄聞舉室驚。
執紼未能心耿耿,人琴抱痛隔幽明。
風檣拗欲折,五月瞿塘過。何如此庵中,紅日抱膝坐。
張帆海上回,帆掛鐵橋樹。驚起白蝦蟆,跳上飛云去。
愁云欲雪紛來族,微霰錚鏦先入竹。
舞空蛺蝶殊未下,迸瓦明珠正相逐。
仆夫無事困薪蘇,烏鳥不鳴依室屋。
肺病惡寒望勸酬,桔梗作湯良可沃。
有酒不得飲,呼船過溪南。
溪南亦何好,古寺依晴嵐。
上有百尺樓,下有千丈潭。
城闉一目盡,晚山日相銜。
烹茶吊陸子,蠟屐登巉巖。
相逢作行樂,猶勝空坐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