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百一詩 其四
無恤營襄國,詭遇樹崇勛。
寶符吞中山,銅斗揮代君。
都邑曜錯繡,戈鋋耿長云。
天道如環運,人事猶玦分。
平原生荿草,邯鄲起煙氛。
一為房陵謳,凄惻誰能聞。
無恤營襄國,詭遇樹崇勛。
寶符吞中山,銅斗揮代君。
都邑曜錯繡,戈鋋耿長云。
天道如環運,人事猶玦分。
平原生荿草,邯鄲起煙氛。
一為房陵謳,凄惻誰能聞。
趙無恤經營襄國,用不正當手段建立功勛。得到寶符吞并中山國,用銅斗擊殺代國君主。都城光彩絢麗如錦繡,兵器閃耀如長云。天道如環般循環運轉,人事卻像玉玦般分離。平原上長滿野草,邯鄲城升起硝煙。一旦唱起房陵的悲歌,那凄惻之情誰能聽聞。
無恤:即趙襄子,春秋末年晉國大夫。營襄國:經營襄國(今河北邢臺)。
詭遇:指用不正當手段行事。樹崇勛:建立大功勛。
寶符吞中山:傳說趙襄子得到寶符后吞并了中山國。
銅斗揮代君:趙襄子用銅斗擊殺了代國君主。
錯繡:色彩絢麗的錦繡,形容都邑繁華。
戈鋋:泛指兵器。耿長云:閃耀如長云。
玦分:像玉玦斷裂分離,指人事離散。
荿草:野草。
房陵謳:指悲傷的歌。
《續百一詩》作者是東晉的應璩,這類詩多是諷喻時事之作。此詩可能是作者看到歷史上的興衰更替,有感于人事無常、天道循環而創作,以趙襄子的事跡為例,借古諷今,反映當時社會的動蕩不安和世事的多變。
這首詩以趙襄子的故事為線索,揭示了歷史興衰的規律。詩歌主旨在于感慨人事無常,其特點是用典貼切,意境深沉。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當時諷喻詩的創作風格,反映了文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
鉛槧生涯二十秋,無依如鵲拙如鳩。胸蟠子美千間廈,眼豁元龍百尺樓。知命豈爭蕉底鹿,興宗要遠夢中牛。壯懷磊落憑誰語,時問東陵謁故侯。
老屋城南倚翠屏,蕭蕭脩竹滿前庭。筍因夜雨侵苔長,枝共春云覆檻青。深處石閒留客坐,隔林鶯囀撫杯聽。故人詩句應題遍,藜杖何時一叩扃。
曉出邯鄲露滿空,武安紅樹起西風。鼓山路向云間落,滏水船從地底通。秋草尚疑曹氏冢,野花無復趙王宮。古來富貴皆黃土,莫笑行人憶夢中。
江南憶,十里蓼花溝。問路無多逢翠袖,含嬌欲語弄清流。風送小菱舟。
窗前松竹翠連山,窗下弦歌晝掩關。雪里忍看梅欲吐,煙中遙認鳥知還。
本非耽酒客,何事亦清狂。塵海波千劫,桃源水一方。沉沉天已醉,耿耿夜猶長。誰喚騷魂起,蘭皋賦九章。
肸蚃無靈鬼道窮,獝狂夜泣答悲風。孱魂應被刑天笑,舞戚猶堪作鬼雄。
妙淂岐黃術,長存利濟心。懸壺曾近市,賣藥不論金。泉溢蘇耽井,花明董奉林。故園從此去,種術白云深。
游魂非鬼亦非仙,憑附梅花度歲年。欲向姮娥訴孤另,浪中亦自少團圓。
絲絲梅雨濕榴花,處處釵符裊鬢鴉。醉聽畫樓思遠曲,艾枝簪滿碧巾紗。
村莊花鳥媚春晴,畫舸將筵任意行。嬴得身閒伴觴詠,乾坤隨處是蘭亭。
小屋深深墐北房,享荼煨芋地爐香。主人暴背書軒下,一卷羲經至夕陽。
暑氣連日惡,坐甑有此語。庭除日已滿,況復少茂樹。清風呼不來,灑汗欲成雨。喘熬但狂奔,棲鳥亦刷羽。寒思冰在咽,渴望露澆腑。誰能起秦青,高歌木葉舞。暫與豁塵煩,坐我澄江滸。
盆池花照粉墻東,不數峰頭十丈紅。雅韻獨超塵壒外,新妝初試月奩中。底須瑞露分金掌,共取清香注碧筒。良會一時真不偶,擬開佳兆為諸公。
劇暑逢添閏,微涼忽值秋。年爭飛鳥疾,云共此生浮。多難仍懷古,他鄉獨倚樓。可能天下慮,政有一身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