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仲夏重游祥云巖示印期印超印致諸子
再上峨峰石上眠,青霄皓月枕頭邊。
風生兩腋寧知暑,勢近三臺可問天。
一道泉聲真不俗,千年樹色總成仙。
叮嚀從者非容易,信宿煙霞是勝緣。
再上峨峰石上眠,青霄皓月枕頭邊。
風生兩腋寧知暑,勢近三臺可問天。
一道泉聲真不俗,千年樹色總成仙。
叮嚀從者非容易,信宿煙霞是勝緣。
再次登上峨峰,我在石上入眠,青天上的皎潔明月仿佛就在枕頭旁邊。清風吹拂兩腋,哪里還知道這是暑熱天氣,地勢靠近三臺星,仿佛可以與天對話。一道泉流的聲音真是不同凡俗,千年古樹的景色都像是成了仙。我再三叮囑隨從這機會來之不易,能連宿兩日親近煙霞真是難得的緣分。
庚午:干支紀年,具體年份需結合詩人情況確定。仲夏:夏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五月。祥云巖:地名。印期、印超、印致:可能是作者在祥云巖結識的僧人。峨峰:山名。青霄:青天。風生兩腋:形容清風拂動。三臺:星名。信宿:連宿兩夜。勝緣:佛教語,善緣。
由于缺乏更多背景信息,難以確定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推測詩人在庚午年仲夏再次游覽祥云巖,被此地美景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心境應是閑適愉悅,對自然充滿熱愛。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祥云巖的美景,突出其清幽超凡的特點。語言自然,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雅的情趣和對自然的敏銳感知,在描繪自然山水的詩詞中具有一定特色。
幾降真官授隱書,洛公曾到夢中無。
眉間入靜三辰影,肘后通靈五岳圖。
北洞樹形如曲蓋,東凹山色入薰爐。
金墟福地能容否,愿作岡前蔣負芻。
病來縣著脆緡絲,獨喜高情為我持。
數幅尚凝煙雨態,三篇能賦蕙蘭詞。
云深石靜閑眠穩,月上江平放溜遲。
第一莫教諳此境,倚天功業待君為。
帆檝衣裳盡釣徒,往來蹤跡遍三吳。
閑中展卷興亡小,醉后題詩點畫麤。
松島伴譚多道氣,竹窗孤夢豈良圖。
還須待致升平了,即往扁舟放五湖。
早云才破漏春陽,野客晨興喜又忙。
自與酌量煎藥水,別教安置曬書床。
依方釀酒愁遲去,借樣裁巾怕索將。
唯待數般幽事了,不妨還入少年場。
橘齋風露已清余,東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為蛩破夢,短簷難得燕傳書。
廣云披日君應近,倒影裁花我尚疎。
唯羨羽人襟似水,平持旄節步空虛。
狂霖昏悲吟,瘦桂對病臥。
檐虛能彯斜,舍蠹易漏破。
宵愁將琴攻,晝悶用睡過。
堆書仍傾觴,富貴未換個。
樊榭何年筑,人應白日飛。
至今山客說,時駕玉麟歸。
乳蔕緣松嫩,芝臺出石微。
憑欄虛目斷,不見羽華衣。
怡神時高吟,快意乍四顧。
村深啼愁鵑,浪霽醒睡鷺。
書疲行終朝,罩困臥至暮。
吁嗟當今交,暫貴便異路。
倩人醫病樹,看仆補衡茅。
散髪還同阮,無心敢慕巢。
簡便書露竹,尊待破霜匏。
日好林間坐,煙蘿近欲交。
橫笛喝秋風,清商入疏越。君居不夜城,肯怨孤戍月。
吳兵甚犀利,太白光突兀。日已費千金,厪聞侵一撥。
豈無惡年少,縱酒游俠窟。募為敢死軍,去以梟叛卒。
豈無中林士,貫穿學問骨。兵法五十家,浩蕩如溟渤。
高懸鹿皮睡,清澗時依樾。分已諾煙霞,全遺事干謁。
既非格猛獸,未可輕華髪。北面師其謀,幾能止征伐。
何妨秦堇勇,又有曹劌說。堯舜尚詢芻,公乎聽無忽。
縈云鳳髻飄然解,玉鉞玄干儼先邁。
朝真弟子悄無言,再拜碧杯添沆瀣。
火{金靈}跳躍龍毛蓋,腦髪青青赮綷綷。
萬象銷沈一瞬間,空余月外聞殘佩。
聲利從來解破除,秋灘唯憶下桐廬。
鸕鶿陣合殘陽少,蜻蛚吟高冷雨疎。
辯伏南華論指指,才非玄晏借書書。
當時任使真堪笑,波上三年學炙魚。
火景應難到洞宮,蕭閑堂冷任天風。
談玄麈尾拋云底,服散龍胎在酒中。
有路還將赤城接,無泉不共紫河通。
奇編早晚教傳授,免以神仙問葛洪。
羇棲愁霖中,缺宅屋木惡。
荷傾還驚魚,竹滴復觸鶴。
閑僧千聲琴,宿客一笈藥。
悠然思夫君,忽憶蠟屐著。
荒池菰蒲深,閑階莓苔平。
江邊松篁多,人家簾櫳清。
為書凌遺編,調弦夸新聲。
求歡雖殊途,探幽聊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