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七日德宗皇帝孝定皇后奉安崇陵泣紀
落落周民嘆孑遺,春秋書葬已逾時。
未終惕歷憂勤事,誰補神功圣德碑。
七恨至今無可說,重泉相待有馀悲。
奉安泣告諸陵日,凄絕靈禽樹上枝。
落落周民嘆孑遺,春秋書葬已逾時。
未終惕歷憂勤事,誰補神功圣德碑。
七恨至今無可說,重泉相待有馀悲。
奉安泣告諸陵日,凄絕靈禽樹上枝。
像周朝遺民般孤獨悲嘆,記載葬禮已過了時間?;实畚赐瓿汕诿阒拢l來補寫神功圣德碑。心中諸多遺恨無法言說,黃泉下等待充滿悲痛。奉安儀式泣告各陵之時,樹上靈禽的叫聲無比凄絕。
落落:孤獨、落寞的樣子。
孑遺:指遭受兵災等大變故后遺留下來的少數人。
惕歷:亦作“惕勵”,警惕謹慎,奮發自勵。
七恨:這里可能指諸多遺恨,具體所指需結合當時背景。
重泉:指地下,黃泉。
奉安:舊稱安葬皇帝或后妃。
德宗皇帝和孝定皇后去世后舉行奉安儀式,當時清朝已面臨內憂外患,國力衰微。詩人在此情境下,對皇帝和皇后的離世表達哀傷,也流露出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此詩主旨是哀悼德宗皇帝和孝定皇后,突出特點是情感深沉、意境悲涼。它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詩人的心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時代的哀傷情緒。
紫貂寒擁鼻,
綠蟻細侵唇。
蓮燭當時事,
壺頭此日春。
桃李花開人不窺,
花時須是牡丹時。
牡丹花發酒增價,
夜半游人猶未歸。
前王詔多士,咸以德為先。道從仁義廣,名由忠孝全。美祿報爾功,好爵縻爾賢。黜陟金鑒下,昭昭媸與妍。
此道日以疏,善惡何茫然。君子不斥怨,歸諸命與天。術者乘其隙,異端千萬惑。天道入指掌,神心出胸臆。聽幽不聽明,言命不言德。
學者忽其本,仕者浮于職。節義為空言,功名思茍得。天下無所勸,賞罰幾乎息。
陰陽有變化,其神固不測。禍福有倚伏,循環亦無極。前圣不敢言,小人爾能臆。裨灶方激揚,孔子甘寂默。六經無光輝,反如日月蝕。
大道豈復興,此弊何時抑。末路競馳騁,澆風揚羽翼。昔多松柏心,今皆桃李色。愿言造物者,回此天地力。
清口潮來似接人,
放船聞在楚江濱。
茂林高下閒行客,
卻到吳山入夢新。
故人拔幟已先登,
我念君猶未共升。
運筆天機真爛漫,
立言風度最端凝。
莫云造化能為幻,
所信文章自有憑。
六月北溟看暫息,
行將九萬待云鵬。
飲酒成詩二十篇,
詩成多在菊花邊。
秋英掇取枝頭露,
想見朝朝起卯前。
綠葉鶯啼卵色天。
柳絲金老漾殘煙。
遙峰缺處亂云聯。
山腳草香低嫩蝶,灘頭風緊鬧漁船。
小橋茅店酒旗偏。
野堠斜明遠樹間。
幾家村屋嵌孱顏。
筍輿看近小城灣。
苦竹鳥聲流水寺,短蘆牛背夕陽山。
天公著意做荒寒。
策士董江都,騷人屈左徒。名高自張楚,才大欲吞吳。一字心堪死,千秋意未孤。好將疏越調,結鯉向姑蘇。
吾憐郭景純,新賦美無倫。官閣紬青史,師門得素臣。去裁郢里雪,歸問武陵春。莫結王生襪,虛名恐未真。
建安才子舊知名,日日西園載酒情。試問當年爭授簡,座中誰不讓劉楨。
自昔云霄典石渠,家傳中疊業寧虛。青春彩筆君殊健,不特扶風續漢書。
諸子虹岡結隱淪,東林社事歲時新。一從書劍游燕去,尚憶茱萸故國人。
玉女能歌雉子斑,三城佳麗美紅顏。朝朝乞醉君家酒,盡日高眠晝掩關。
劉家兄弟雅臨池,況及朱郎并駕時。片字直將南海貴,何人能復道羲之。
流水高山總有情,君家夙擅刺桐聲。憑揮一曲離鸞操,奏入南薰答圣明。
自折長條綰別離,西風瑟瑟雨如絲。永豐坊里千條綠,不及河橋贈一枝。
漢家賓客滿容臺,作者千秋大雅開。露表金莖承宴后,至今猶頌柏梁才。
龍泉三尺贈夫君,向日雌雄尚未分。自是別離關氣象,醉來休訝七星文。
昭王臺畔朔風高,萬馬鳴雕夜夜號。是處向多游俠客,豈堪重贈呂虔刀。
浪說吹噓送上天,丈夫元不受人憐。縱無狗監能知己,豈有相如賦不傳。
與君相見即相親,肝膽千秋此具陳。莫說知希還我貴,即看誰是眼中人。
邊城風勁嚴冬及,厚坤凍裂鳶嘯急。
猛虎乘時肆吞噬,攫人不得作人立。
瞋目狋狋兩杯凸,利爪怒搏石深入。
跠身妥尾舌甜?,腥風上厲星辰濕。
君侯作畫筆如刀,物丑纖巨胸中包。
世間描摹祇類狗,始識君侯家法高。
君侯計慮窮毛發,才橫更欲撻戎羯。
身郁奇能不見收,想當下筆目眥裂。
余自喜遭時泰然,異類慄詟伏窮邊。
井里樂愷無苛政,學堂高大恣嬉眠,不憶將軍射獵年。
林禿山髡,掃木葉一空,似頭新沐。蠣墻薜荔,凌亂詩人吟屋。未歲寒、松柏先凋,豈梅花五月,笛聲飛玉。橫汾帆亂,又唱大風一曲。
更傷揀枝旅雁,當月昏水闊,冷餐寒宿。許教壘完檐幕,焰支窗燭。問塵襟、滌除幾斛。身世淚、真盈一掬。梁月照色,荒三徑、多少余綠。
兩兩紅閨理繡針。綠窗香篆畫簾深。眼前花鳥描成譜,耳底松風寫入琴。
人遠近,信浮沉。天涯蹤跡故園心。五更歸夢三秋恨,付與寒蟲一夜吟。
遙賁珠璣照眼明,
每因小極寄深情。
何須藥石投衰體,
一讀貽篇一韻清。
峨峨楚南樹,
杳杳含風韻。
何用八千秋,
騰凌詫朝菌。
天告自丁寧,人多不肯聽。
四時皆有景,萬物豈無情。
禍福眼前事,是非身后名。
誰能事閑氣,浪與世人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