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孟莼庵
峴首云嵐漢渚煙,
江城景物果堪傳。
眼中不見襄陽老,
釣得槎頭一惘然。
峴首云嵐漢渚煙,
江城景物果堪傳。
眼中不見襄陽老,
釣得槎頭一惘然。
峴首山上云氣繚繞,漢水邊煙霧彌漫,江城襄陽的景色確實值得傳頌。眼前卻見不到襄陽的老友孟莼庵,即便釣得特產槎頭鳊魚,也只余下滿心悵惘。
峴首:山名,位于湖北襄陽城南,為當地名勝。
云嵐:山間流動的云霧。
漢渚:漢水之濱。渚,水中的小塊陸地。
江城:指襄陽,因漢水穿城而過得名。
襄陽老:指作者友人孟莼庵,因其久居襄陽故稱。
槎頭:槎頭鳊,襄陽特產的一種鳊魚,頭部形似木筏(槎),故名。
惘然:失意、悵然若失的樣子。
此詩為懷友之作,當是作者客居或途經襄陽時,見當地勝景與特產,憶起與友人孟莼庵共游的過往。因友人不在身邊,觸景生情,遂作此詩以寄思念。
全詩以襄陽風物起筆,由景及事,借釣得特產卻失友的細節,含蓄傳遞思念。語言平實而情感真摯,是清代懷人小詩的典型之作。
披沙覓山泉,不知泉在師錫端。
借師錫端卓白石,不見師泉見山錫。
須彌芥子本無別,離一離二別胡越。
我師胡越俱一家,一念遍滿恒河沙。
沙河現作天人相,一杯普供人天餉。
小樓秋夜明月底,仰不見天惟見水。
岸巾獨立四無人,白月青天伴陽子。
誰知橫玉作秋聲,一聲吹盡九陌塵。
月輪半仄吾未睡,樓角風生涼殺人。
蒸沙以為城,冶鐵用作限。
未伸彼利害,先為己憂患。
家事席未暖,基址已永嘆。
在德不在險,推類仁者諫。
先生義皇上,與物同逶迤。
道伴雜然至,閑情示之希。
蒲團茶味足,明窗情話遲。
一室多入靜,相見亦何時。
小隠世味薄,花飛慘殘春。
明玉剝楚筍,嫩紫庖吳莼。
不覺槃筯闕,但喜志意新。
我惟一廛足,何必問大鈞。
憶昨從游鄞水邊,星霜荏苒幾經年。
里居梁宋正連接,僑寓海山相后先。
別墅豈堪陪謝傅,后堂那復醉彭宣。
自慚憔悴成疏懶,浪許賡吟池上篇。
區宇半荊棘,干戈猶未休。
屢空無計奈,多病不禁愁。
農具應須辦,朝簪便合投。
全家耕谷口,一飽更何憂。
北郭望西湖,微徑幾尋尺。澹與人意長,云寒正無色。
深尋幽禪居,步轉蒼山側。落葉不可紀,遮盡山下石。
師方無定居,我亦何所適。四海漭無歸,老矣山中客。
百年熟機緣,還此共禪寂。語罷今古分,坐上有陳跡。
一笑視此生,何事非戲劇。開門納遙峰,暮雨一江白。
茲游非世逢,歸路晚蕭瑟。積陰迷曉昏,鐘聲報將夕。
江邊孤寺舊曾經,重枉驪駒當短亭。
落日催人心去住,東風回首淚飄零。
魂歸但覺楓林黑,書就終期汗簡青。
歸隠我無沖斗氣,相思時望少微星。
夜久燈花自吐紅,歲華已盡尚飄蓬。
身游百越風波外,路入千山雨雪中。
失馬舊知無得喪,拂龜那更問窮通。
懶將今古從頭數,幾度邯鄲夢不同。
乍去潭潭府,方多耿耿心。
嘗忘言激切,共嘆老侵尋。
側聽醫方驗,何期訃報臨。
缞麻望神坐,云亦慘愁陰。
野服芒鞋步步同,天寒酒薄客情濃。
身如萍水同千里,路入煙蘿更幾重。
滄海清江共今古,黃花紅葉雜秋冬。
暝云自與千峰合,送我歸鞍寺寺鐘。
病倦扶危坐,起看天雨花。
蹇馿東野句,破屋玉川家。
勇羨穿籬犬,饑憐噪樹鴉。
龍山云壑勝,冰柱憶劉叉。
清曉看田去,乘露衣襟涼。
已有耘夫出,揖我喜非常。
為言苗正好,喜顏笑亦長。
雖有吏在門,視苗端可償。
年來心目昏,稍息文字業。
曉擁臺山云,時讀修禊帖。
稚子來捋須,幼孫每持鑷。
晚來微雨休,幽徑無不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