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雜詩九十首 其四三
小隠世味薄,花飛慘殘春。
明玉剝楚筍,嫩紫庖吳莼。
不覺槃筯闕,但喜志意新。
我惟一廛足,何必問大鈞。
小隠世味薄,花飛慘殘春。
明玉剝楚筍,嫩紫庖吳莼。
不覺槃筯闕,但喜志意新。
我惟一廛足,何必問大鈞。
隱居生活讓世情滋味淡薄,飛花飄零更添殘春的凄慘。剝出潔白如玉的楚地竹筍,烹制出鮮嫩紫綠的吳地莼菜。沒意識到盤中食物匱乏,只欣喜心境有了新變化。我只要有一處居所就滿足了,何必去問命運如何安排。
小隠:即小隱,指隱居山林。
慘:使……凄慘。
明玉:形容竹筍潔白如玉。楚筍:楚地的竹筍。
庖:烹飪。吳莼:吳地的莼菜,是江南名菜。
槃筯:盤子和筷子,代指食物。闕:通“缺”,缺少。
一廛:一處住宅。
大鈞:指天或命運。
作者戴復古一生不仕,浪游江湖,這首詩可能創作于他隱居山林期間。當時他遠離塵世喧囂,在山居生活中感悟人生,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生活態度和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滿足與超脫世俗的情懷。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古代文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一種精神表達。
玉龍十二蓬山頂,寶髻三千漢殿中。
浪把柴扉為客開,揖馀茶速又湯催。應門老走忽解意,放入江西風月來。
六月深叢亂噪蟬,樹腰多系采蓮船。晚來雷雨風如吼,吹損長條太可憐。穿肥鯉,贈行鞭。庾郎憔悴損中年。算來野柳輸宮柳,水閣風清舞袖邊。
宦情何處好,名遂更還鄉。萬里思君意,山高復水長。
繡衣乘馬驄,人好馬亦好。問俗來周南,不踐春郊草。春草春來生,春去愁凋零。愿言縶其馬,使君且莫行。
竹屋已三間,花徑旋一新。芳苞束碎錦,細草鋪柔茵。曾悟順動豫,豈嘆云雷屯。個中足俛仰,世上誰經綸。
西嶺松楸東嶺墳,豐碑華屋漸成塵。惟有青山閒是主,年年插柳度游人。
驚風振四野,回云蔭堂隅。床帷為誰設,幾杖為誰扶?雖非明君子,豈闇桑與榆?世有此聾聵,芒芒將焉如?翩翩從風飛,悠悠去故居。離麾玉山下,遺棄毀與譽。
息業怡神道最孤,藏名匿跡合良圖。冥心難使龍神見,出語須教海岳枯。云駐庵前疑有意,鳥鳴庭際似相呼。資持隨分安排了,最急應須與道俱。
苜蓿花開松粉飄,貧家生計轉蕭條。平原處處無牟麥,山鳥休呼婆餅焦。
黃州遷客氣如虹,夜放扁舟吊兩雄。東下火攻吳卒銳,北來陣戰魏師空。白沙折戟荒涼外,綠酒芳樽感慨中。爛醉不知天地老,江流終古浩無窮。
玉斝久期繁艷至,筠籠先漏暗香來。歌童知我憐芳意,不向尊前唱落梅。
秋風淅淅吹人衣,鳴雨瀟瀟晚細微。萬里賓朋留不數,十年江海愿常違。高城木葉聞先下,客舍流螢見已稀。為報春來鴻雁侶,塞門霜雪好南歸。
十年獨漉走天涯,耗盡流光得鬢華。猶喜此身隨社燕,擬將何面對林花。牢騷續罷文誰讀,塊壘澆平酒自賒。舊隱不須相掉罄,要須歸種邵平瓜。
檳榔蔞葉逐時新,個個紅潮上絳唇。寄語女兒貪黑齒,瓠犀曾及衛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