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雜詩九十首 其七○
先生義皇上,與物同逶迤。
道伴雜然至,閑情示之希。
蒲團茶味足,明窗情話遲。
一室多入靜,相見亦何時。
先生義皇上,與物同逶迤。
道伴雜然至,閑情示之希。
蒲團茶味足,明窗情話遲。
一室多入靜,相見亦何時。
先生如同上古義皇時代的人,與萬物一同自在從容。道侶們紛紛到來,先生卻將自己的閑情表露得很少。坐在蒲團上品茶,味道十分醇厚,在明亮的窗前與友人慢慢談著心里話。整個屋子都沉浸在寧靜中,真不知下次相見又是什么時候。
義皇上:指上古伏羲氏時代的人,常用來形容人生活閑適、心境淡泊。
逶迤:形容從容自得的樣子。
雜然:紛紛的樣子。
希:少。
蒲團:用蒲草編成的圓形墊子,僧人、道士打坐或跪拜時用。
情話遲:慢慢地說心里話。
《山居雜詩九十首》是南宋詩人曹勛所作。當時社會動蕩,曹勛可能選擇隱居山居以避世。此詩創作于他山居期間,展現了他在山中與友人相聚、品茶談天的生活片段,反映出他在山居生活中追求寧靜、淡泊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居生活的閑適寧靜,突出了詩人淡泊的心境。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不是特別著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山居避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種生活態度和創作傾向。
位正元僚統百官,寵承優詔故鄉還。文章舊價留東閣,猿鶴新盟在北山。疏傅黃金因客散,裴公綠野與云閒。衰遲苦被樊籠系,悵望冥鴻獨厚顏。
三年大比又臨期,每過西風憶舊知。送別官亭寄消息,秋香須折兩三枝。光陰冉冉急如流,回首槐黃又是秋。折得秋香聽捷日,都門翹首候行舟。
誰詠韓家府,建陽劉叔通。是為聞以戒,斯可謂之風。妄矣彼侂胄,哀哉吾魏公。向來歌頌者,豈但劇秦雄。
昨朝官告。一百五年村父老。更莫驚疑。剛道人生七十稀。使君喜見。恰限華堂開壽宴。問壽如何。百代兒孫擁太婆。
調雨為冰,催風做凍,連朝漸漸凝寒。更丹楓秋老,霧鎖蒼煙。信鴻斷續聲相送,動閨人、素淚輕彈。離歌一曲,歸鴉幾點,雁宿沙田。驚暝旅夢懨懨。盡金釵敲遍,數到更殘。試霜毫帶濕,凍墨微乾。吟鞭計歷匝月,謝長涂、穩渡輕帆。蓬窗悄閉,單衾倦倚,吟逗征衫。
春水江門一葉舟,幾人來此看垂鉤。浮云一散無蹤跡,飛盡桃花江水流。昨夜江門把春酒,滿船明月唱陽關。五羊城中消息斷,君去東吳幾日還。四百峰頭白鶴知,老夫八月有幽期。爾家正在羅浮下,莫向春風怨別離。長髯遺我一囊山,鐵橋流水非人間。我今決策山中去,踏斷鐵橋無路還。
小縣千峰底,重闉百仞顛。連橋巖作路,入筧雪成泉。暮靄從江上,春鐙共斗懸。不聞神女佩,新月正娟娟。
文章心印老傳家,閒弄湖霜拭劍花。時事令人添白發,只憑書味養靈芽。天馬流行不見痕,黃鐘吹籥煦乾坤。坎離互處靈根峙,剝復機中碩果存。才記官來早去官,行人驚說路艱難。行藏用舍何關我,時把尼淵出處看。歷盡玄枵十二辰,飽看三十六宮春。才噴一霎掛龍雨,又卷云霓還翠旻。梅艷凌霜帶雪馀,鉛華洗盡玉生膚。東方千騎推人去,聊折春風寄雁湖。絕嗤梁夢誤金甌,又嘆祁征困木牛。只藉人才作元氣,聞公安健百無憂。
讀罷西湖處士詩,紙窗疏影兩三枝。山禽夢著無人見,應是參橫月墮時。
翠羽啁啾半欲棲,玉鱗寂歷未教飛。羅浮管領春無恙,真得金門倦客歸。
南省封疆惟此區,江流環繞壯規模。華旗芝蓋重臨幸,二水三山半畫圖。吏事莫先田野治,民情但愿閭閻孚。不知比歲恩波洽,止聽黃童白叟呼。
匹馬遼疆道路遲,海云東指不勝悲。盧龍古戍笳聲起,孤竹臺邊日暮時。
夫子論文地,重來倍黯然。空階曾種竹,涸沼舊存蓮。大業千秋在,高名四海傳。鐘期今已渺,凄絕伯牙弦。
東風一棹發新河,祖道那堪賦綠波。白發交游嗟我老,青云勛業羨君多。辭榮未許歸盤谷,奏績仍催上玉坡。圣主若詢邊塞事,好將干羽化兵戈。
水窗才起,訝長空一色,江山何處。渺渺茫茫無畔岸,那是溪村煙樹。恍若云騰,紛如雨驟,卻怪蛟龍吐。洛妃妝罷,揚波倩爾遮護。還憶海市凌虛。蜃樓幻影,隔斷紅塵路。曉日無光煙淡淡,猶似晨雞未曙。柔櫓閑聲,征帆莫辨,留我冰壺住。東輪乍轉,輕舟依舊飛渡。